《中国法制史》综合复习资料2017.docx_第1页
《中国法制史》综合复习资料2017.docx_第2页
《中国法制史》综合复习资料2017.docx_第3页
《中国法制史》综合复习资料2017.docx_第4页
《中国法制史》综合复习资料2017.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史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1、商朝实行神明裁判,其主要方是( )。A神水裁判 B神蛇裁判 C捞油锅 D占卜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律刑 B九章律 C被庐之法 D法经 3、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 )。A傅别 B质剂 C红契 D束矢 4、秦代官吏选任实行( )。A什伍连坐 B.亲属连坐 C邻里连坐 D保任连坐5、唐代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会审重案的制度称( )。A圆审 B三司推事 C三司会审 D朝审6、( )将八议之制首次载入律文。A汉律 B晋律 C北齐律 D曹魏新律7、奸党罪创置于( )。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明律8、宋朝中央设立的审刑院是( )。A审判复核机关 B军事机关 C监察机关 D宗教审判机关9、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大宗正府 D中书省10、刺配刑是作为赦免某些( )的代用刑。A流罪 B徒罪 C死罪 D笞杖11、西周民事诉讼称( )。A质剂 B傅别 C狱 D讼12、春秋时邓析私造刑书,称为( )。A竹刑 B刑鼎 C吕刑 D禹刑13、法经六篇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贼盗具杂囚捕A B C D14、中国古代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A战国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5、“殊死”这一刑名最早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16、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 ( )。A不孝 B恶逆 C大不敬 D不义17、汉代立法活动始于( )。A九章律 B约法三章 C傍章 D越宫律18、 最早创设行省地方机构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9、诉讼在法典上独立成篇始于( )。A北宋 B南宋 C唐朝 D元朝20、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清律 B大清律集解 C大清律例 D大清律集解附例21、秦代的“廷行事”是( )。A. 朝廷就某一专门事项正式颁布的法律B.判案成例,是秦代的重要法律形式C.各级官吏在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D.朝廷统一颁布的规定官吏审理案件的准册22、汉武帝为了削藩,规定诸侯在酎祭时贡金质量不符合标准要夺爵的法令是( )。A.左官律 B.阿党附益之法 C.事国人过律 D. 酎金律23、在中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定法典十二篇的是( )。A.开皇律 B.永徽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24、唐朝法律形式中,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典称( )。A.律 B.令 C.格 D.式25、在唐代新创立的离婚制度是( )。A.“七出” B.“三不去” C.“和离” D.“义绝”二、多项选择1、春秋时反对公布成文法的人有( )。A子产 B邓析 C孔子 D叔向2、根据法经的精神,国家重点打击的犯罪行为是( )。A谋反 B谋大逆 C盗 D贼3、以下反映汉朝司法制度中法律儒家化特征的是( )。A “五听” B“非公室告” C春秋决狱 D秋冬行刑4、“官当”制度从其起源到正式定名是在以下哪几部律典中( )。A魏律 B晋律 C北魏律 D陈律5、中国古代司法机构中的大理寺和刑部职能有所交替,其中刑部掌中央审判权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三、判断题1、“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不受刑法的制裁。2、法经的指导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3、名例列于篇首,这种形式是魏律的一种创新,后一直为封建法典所沿用。4、唐律疏议的“疏”和“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是从明朝开始的。6、封建法典法经的编撰体例基本上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7、汉文帝、景帝时,是以黄老思想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8、昏、墨、贼中的贼是指盗窃。9、晋武帝泰始四年颁行泰始律,即新律。10、康熙时,翰林院修戴名世著 南山集 ,有“大逆”等语,被斩首。11、明朝的会审包括三司会审、圆审、秋审、大审和热审12、明朝中央司法机关为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3、明代充军按期限分为终身和永远。14、秦朝的民间相诉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15、秦代官吏在执法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称法律解释。16、清朝统治者一脉相承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参汉酌金。17、清律中以 笞 、杖、 徒 、 流 、死五刑为正刑。18、商朝后期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19、商朝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20、宋朝主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是编例。四、名词解释1、昏、墨、贼,杀2、春秋决狱3、充军刑4、编敕5、七出三不去6、准五服以治罪7、刺配刑8、唐六典9、亲亲得相首匿10、鞠谳分司五、简答题1、简述礼与刑的关系。2、简述魏晋时期官僚贵族特权法的具体表现。3、简述明朝的会官审录制度。4、简述秦朝的刑罚制度。5、简述唐朝官员贵族减免的刑罚原则。6、简述公布成文法的意义。7、简述开皇律的立法成就。8、简述汉朝的法律形式。9、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10、简述明大诰六、论述题1、试述西汉刑罚改革的内容和意义。2、试述宋朝的财产继承制度。3、试述唐朝的中央政权体制。4、试述法经的内容和地位。5、试述唐朝法制的特点和影响。中国法制史课程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目12345678910答案DDBDBDDADC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CBBBBBDC题目2122232425答案BDDBD二、多项选择题目12345答案CDCDCDBCDCD三、判断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错误正确错误正确正确正确正确错误错误正确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错误正确正确正确正确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四、名词解释1、昏、墨、贼,杀参考答案:夏时刑罚,昏、墨、贼是3种犯罪行为。昏指“恶而掠美”,墨是“贪以败官”,贼指“杀人不忌”。犯这3种罪都要处以死刑。2、春秋决狱参考答案:汉朝法律形式之一。它赋予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中的经义以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作为审判的依据。3、充军刑参考答案:明代刑罚,是强制犯人到边远地区屯种或充实军伍的刑罚,次于死刑而重于流刑,刑期分终身和永远两种。4、编敕参考答案:宋一项必要且经常的立法活动。赦是皇帝在特定的时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所发布的命令。因其不具有普遍和长期的适用性,故而需要整理、删定,分门别类汇编在一起,颁行于天下,使之成为具有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的法律形式。这种活动叫编赦。5、七出三不去参考答案:西周婚姻关系解除的规定。七出是丈夫休妻的借口: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是对丈夫休妻的限制。是维护夫权和男尊女卑的婚姻原则。6、准五服以治罪参考答案:西晋定罪量刑的原则,对九族内亲属之间相互侵害的犯罪行为,根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和尊卑关系定罪量刑,是引礼入律的产物。7、刺配刑参考答案:宋朝刑罚,是将杖刑、刺面、配役同时施加于一人,刑罚苛重,引起了严重后果。8、唐六典参考答案:是有关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法规大全,分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它开启了中国古代行政立法法典化的先河9、亲亲得相首匿参考答案:汉朝的司法原则。它规定亲属之间可以隐瞒对方的犯罪行为,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10、鞠谳分司参考答案:宋朝非常有特点的司法制度。在中央和州设专门的官员分管审和判两个环节,能够有效防止司法黑暗和腐败。五、简答题1、参考答案:礼与刑是西周奴隶主贵族实现其统治的重要手段,二者互为表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首先礼与刑有相同的一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礼是刑的基础和渊源;礼同样发挥着法的功能和作用。二者又有区别的:礼与刑作用不同;适用原则不同。2、参考答案:、“八议”制度入律;、“官当”制度出现;、九品中正制产生;、官品占田荫亲制确立。3、参考答案:、三司会审与圆审;、朝审;、大审;、热审。4、参考答案:、死刑;、肉刑;、劳役刑;、流刑;、耻辱刑;、财产刑;、连坐刑。5、参考答案:、议;、请;、减;、当;、赎。6、参考答案:摧毁了奴隶主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法律制度公开化;动摇了奴隶制度的政治基础,为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7、参考答案:、确定法典的篇目体例;、确立封建五刑制度;、“十恶”重罪正式列入名例律中;、贵族官员法律特权扩大化。8、参考答案: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是较为稳定的法律形式,它所调整的对象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令是皇帝于法律之外所发布的文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修律、改律、补律、代律,“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科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事条或科条,具有单行法规的性质。比是以典型的案例作为判决的依据,亦称决事比,它是秦廷行事的发展,是一种灵活的法律形式。9、参考答案:“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指,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罪以外,均可以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能得到减免刑罚的待遇。其中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是孔子,他曾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该原则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影响深远,在封建法发展过程中,此原则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一个表现,说明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特征。10、参考答案:明大诰是朱元璋亲自主持编纂的重要立法。朱元璋根据古代法家“刑乱国用重典”的思想,主张“重典治吏”、“重典治民”,他尤其强化对国家各级官僚的严格控制,同时也严格训诫普通臣民。“大诰”之名来自尚书大诰篇,本为周公东征时训诫殷商遗民的话语。朱元璋取之,来制造自己的特别刑事法规。大诰一共四编:御制大诰74条,大诰续编87条,大诰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共计236条。明大诰在实施期间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内容多为法外酷刑,很多地方超出了大明律的规定。他统治期间,“大诰”家喻户晓,科举考试也要列入必考内容。朱元璋死后,“大诰”束之高阁。六、论述题1、参考答案:内容:文帝时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代替黥、劓、斩左右趾三种肉刑;景帝时进一步减少笞刑的数目,并对刑具和执行方式作了具体规定。意义: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保护社会生产力;使刑罚手段由野蛮残酷变得较为人道,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重要标志。2、参考答案:一般财产继承;户绝资产继承;遗嘱继承;中外客商死后钱物的继承。3、参考答案: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及各自职责;尚书省下设六部二十四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及各自职责。4、参考答案:内容:分六篇,第一部分前四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是惩治盗贼罪的法律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