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编制单位: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日期:二一二年六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南朗镇榄边村(N223149.66,E1133128.30),该厂属于内资民营企业,占地面积为33333.3m2,建筑面积为36000m2。项目在中山市的位置比例尺1:86000项目所在地经纬度:N223149.66,E1133128.30项目在南朗镇的位置图1.11项目地理位置1.1.2 建设背景为把握新能源及电动车产业市场机遇,满足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及可再生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电池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建设单位拟建设中山市南朗镇朗进电子厂。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公辅工程等,见表1.2-1。表1.21工程项目组成类别车间主要设施主体工程车间1锂电池和充电器生产设备车间2仓库车间3仓库公辅工程供电系统市政电网供给,年用电量预计约为150万度。给水系统由南朗镇自来水公司直接供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宿舍2栋食堂1栋办公楼1栋1.2.2 生产工艺拟建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分为锂电池和充电器的生产工艺。 锂电池生产工艺工艺简介:配料:根据正负极原料要求,选择对应的原料进行配料,配料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定的配方进行。搅拌:将PVDF和水按比例在常规状态下搅拌成胶水状态。真空搅拌:将各种电池材料在真空状态(真空度为-0.09MPa)下均匀的搅拌成浆状。涂布:搅拌后的浆料均匀涂膜在金属箔片上,浆料涂覆后再进行烘干(涂布机自身带有烘箱)。压片:对涂布后的极片进一步压实,降低极片厚度,提高电池体积利用率,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冲片:按照工艺要求将压实好的正负极材料成型。叠片:将正负极中间用隔膜隔开叠在一起。焊接:将叠好后露出的金属部分连接极耳。成型:将铝塑膜按照规定的尺寸冲压成型。顶侧封装:将焊好极耳的外包铝塑膜进行顶封、侧封。注液:保证高精度的流水化将电解液真空注入电池包装材料内。化成:将做好的电池充电活化,产生电压,同时测试电池的容量。真空封装:将化成好的产品进行抽真空封装。分容:通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将电池按容量分类。烘烤:将极片放入真空烘箱内,在80、-0.08MPa条件下进行烘烤,以去除极片中带入的微量水分。 充电器生产工艺图1.22充电器生产工艺流程图1.2.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建设投产后,预计生产200万只/年10AH锂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30万只/年30AH锂电池,用于轻型电动车,电动汽车;12万只/年8.5AH锂电池,用于储能系统;充电器50万只/年。1.2.4 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建设进度预计6个月。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使用了清洁能源,能耗也不大,不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生产锂电池及其充电器,比一般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小。因此,项目的选址符合中山市和南朗镇以及榄边村的有关规划要求。另外,根据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和中山市华南现代中医药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所在地的用地性质均为高新产业用地。而本项目定位于高附加值类的产品生产,因此,可以认为符合高新产业的要求。因此,可认为项目选址是符合相关规划的。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目前评价区域内各测点SO2、NO2、PM10、非甲烷总烃指标的监测值基本达到相应标准。总体来说,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涌口门上涌的全部断面的水质指标全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北部排洪渠上断面的溶解氧、氨氮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溶解氧的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1.301.90,氨氮的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1.381.41,其他水质指标全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综上所述,涌口门上涌总体水质良好,而北部排洪渠则有轻微污染。从北部排洪渠的污染状况来看,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根据现场调查,导致北部排洪渠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从现场调查来看,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的影响。由于南朗镇生活污水管网的并不完善,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仅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或直排,对该地区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导致内河涌水体出现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区域内现还存在大量的农田,农田在耕作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通过无组织排放对周围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2.1.3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拟建厂界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各边界昼、夜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2.2.1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半径为3km的圆形。2.2.2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排污口入涌口门上涌上下游3000m范围。2.2.3 噪声环境评价范围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边界200m范围内,特别是对周边居住区的影响。2.2.4 风险评价范围以项目仓库区为中心,3km为半径的圆为区域。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污染。(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源主要为粉末状物料在称量后倒入搅拌桶过程产生的粉尘、涂布机涂布过程产生的NMP有机废气和食堂煮食产生的油烟和燃气废气。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产废水和施工点生活污水。(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纯水机制备纯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浓水以及厂区生活污水。 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土石方阶段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为移动式声源,无明显指向性;打桩阶段噪声主要有各种打桩机、移动式空压机和风钻等,属固定声源,具有明显指向性;结构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振捣机、吊车等,多属于撞击噪声,无明显指向性。(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冲片机、搅拌机等生产设备。另外,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约8590 dB(A)的交通噪声。 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有建设施工中开挖出的土方,产生的碎砖、水泥、木料等。施工期间大量施工人员工作生活,必定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建设项目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一般固体废物包括员工生活垃圾、一般包装物、边角料。危险废物包括滤芯、NMP包装桶、电解液包装桶、废活性炭、NMP回收液、不合格产品。 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如表3.11所示。表3.1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类别污染物名称产生量排放量投料粉尘粉尘0.230.002254NMP有机废气TVOC1000.2475食堂燃气废气废气量(立方/年)47250004725000SO20.0450.045NO20.2840.284烟尘0.1080.108生活污水废水量2025020250CODCr5.065.06氨氮0.510.51生产废水废水量3030日常生活生活垃圾4545生产过程边角料55一般包装物33NMP包装桶1500个1500个电解液包装桶500个500个不合格产品3万只3万只NMP回收液94.0594.05废活性炭2525纯水制备滤芯3个3个3.1.2 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排放途径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及排放途径汇总情况见表3.12。表3.12污染物排放方式及途径项目类别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和途径达标情况大气污染物投料粉尘粉尘建议在投料口设置集气罩,安装布袋除尘器,最后经15m排气筒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NMP有机废气TVOC建议加装铝合金密闭罩,并安装抽气系统,将涂布机机头挥发的NMP溶剂抽入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尾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最后经15m排气筒排放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食堂燃气废气废气量(立方/年)建议燃气废气收集后高空排放,排气筒高度不低于8m。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SO2NO2烟尘食堂煮食油烟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废水量建议经市政管网排入南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涌口门上涌。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排放标准CODCr氨氮生产废水废水量建议回用于卫生间冲洗固体污染物日常生活生活垃圾建议交环卫部门处理达标排放生产过程边角料建议外售给其他公司回收利用一般包装物NMP包装桶委托相应的原料供应商统一回收利用电解液包装桶不合格产品建议交有资质单位处理NMP回收液废活性炭纯水制备滤芯噪声污染搅拌机等噪声建议厂房车间处加设隔音玻璃,同时加强车间外围以及厂界绿化工作等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本次评价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区、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管理处为主要的大气保护目标;涌口门上涌、北部排洪渠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图2.2-1。表3.21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性质人数方位距离(m)保护内容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管理处办公40东784大气保护目标南塘村居民800南1100濠涌村居民900东南1500岐山村居民1000东南2706茶西村居民800西南1640茶东村居民800西南1687西江里村居民500西南2136榄边村居民500西南2325南朗镇中心区居民、商业、办公2000西南2385涌口门上涌-南2100类水体北部排洪渠-东50类水体大泉水库-西北550类水体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则更为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100米以内。本项目最近敏感点为东面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管理处,距离项目边界为784m,同时中山市常年的主风向为东北偏北,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产生的扬尘对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管理处的影响不大。但为了更好的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针对扬尘产生的主要环节,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场地周围必须设有高度围栏围挡,采取抑制扬尘措施,如洒水等,大风天气时(4级以上)禁止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采取混凝土地坪;建筑工地所有出入口要设置清洗车轮的设施,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轮不带泥土上路;建设工程现场必须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清扫制度,施工期间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根据主导风向和居民区的相对位置,对现场合理布局;堆放料场地应尽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对易扬尘的材料实行库存或加盖蓬布;使用商用混凝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暂存点,并及时回收、清运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施工外脚手架一律采用密目网围护。对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在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米范围内,这样对附近的环境影响得到进一步减少。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受作业时风速的影响,因此,禁止在风天进行此类作业,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另外,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愈快,其扬尘量势必愈大,所以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一方面是减少扬尘发生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施工安全的考虑。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输送系统冲洗废水;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厕所冲刷水;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弃土等,会夹带大量泥沙。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道进入南朗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地表径流和施工废水经过隔油池和沉淀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预测计算结果,施工期间其施工场界的噪声将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对项目周围环境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建设期间,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特别是避免对敏感点造成噪声污染,项目施工时,需合理配置各种机械的摆放位置,尽量分散摆放。噪声量大的机械摆放尽量远离项目边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改进高噪声设备,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如液压打桩机,在距离15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分贝。空气动力机械在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后,也能有效地降低噪声。改进或改变高噪声的施工方法。如采用噪声比较小的振动打桩法和钻孔灌桩法等。另外,可以采用柔爆法,以焊接代替铆接,用螺栓代替铆钉等。在项目边界设置临时的隔声围护结构或吸声的隔声屏障、隔声罩等。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和调整高噪声施工的时间,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严格按照施工期时间段限制,把对敏感点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垃圾站用于存放施工垃圾。对于建筑垃圾应有专门的处置或处理方式:开挖出的土方应根据建筑需要及时进行回填或铺垫场地,对于填方后的余土及建筑垃圾,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清运消纳。清理施工垃圾时必须搭设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禁随意抛撒。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运往环保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方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排放的粉尘、TVOC的最大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粉尘、TVOC。主要预测内容如下:正常排放下风向污染物预测浓度及占标率;卫生防护距离设置(2)预测结果与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粉尘、TVOC,采用估算模式浓度预测结果可知:(1)项目粉尘、TVOC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1096mg/m3(100米处)、0.004992mg/m3(276米处),占标率分别为0.2436%、0.832%。(2)项目粉尘、TVOC,在下风向3000米处的落地浓度分别为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00025 mg/m3、0.001826 mg/m3,占标率分别为0.0056%、0.304%。(3)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拟建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拟建项目只要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尽量减少或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就能保障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大。综上,在达标排放情况下,落地浓度占标率均未超过10%,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分级判据,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大气污染物只要能保证达标排放,在污染源下风向3km区域内,污染源对环境影响比较小。(3)大气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导则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全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由计算结果可知,无组织排放TVOC到达厂界无组织浓度限值均满足相应标准中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要求,采用推荐模式计算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没有超出厂界外的范围,因此,建设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各污染物满足环境控制要求。(4)卫生防护距离设置本项目的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是生产车间1,主要污染物为TVOC。根据计算公式可得,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卫生防护距离详见下表。经计算,建议整个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取为50米。表3.3-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所在车间车间参数m(长宽高)等效半径m污染物排放量kg/h空气质量标准(mg/m3)计算距离m提级后防护距离m车间1首层12030534TVOC0.4170.632.9950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生活污水约67.5吨/日,而南朗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项目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的0.3%,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之内;项目外排生活污水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满足南朗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要求,具备纳污可行性。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属饮用水源保护区,也不属饮用水源保护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外的径流补给区,因此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项目生产运营过程不抽取地下水、而项目少量的生产废水为清净水,水质简单,可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则经厂区“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南朗污水厂,项目排水规模小于1000t/d,且污水的污染物均为普通易降解的污染物,浓度不高,不含重金属之类的污染物。厂区通过硬底防渗措施,保证不会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项目的运营对项目周围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3.3.3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由预测可知,对90dB(A)的噪声源经过20米几何衰减(忽略空气、地面、建筑物等因素影响),声级下降为59分贝,在100米远下降为50分贝。同时,由于项目附近没有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生产车间距离最近的华南中医药成管理处约784m),项目的生产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大。虽然如此,建设单位应注意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尽量选购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并对高噪声源进行必要的治理,确保区域声环境达到3类标准。3.3.4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版),其中的滤芯(HW49其他废物)、NMP包装桶(HW49其他废物)、电解液包装桶(HW49其他废物)、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NMP回收液(HW42废有机溶剂)、不合格产品(HW49其他废物)为危险废物。滤芯、NMP包装桶、电解液包装桶、废活性炭、NMP回收液、不合格产品属于危险固废,要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理,其中NMP包装桶和电解液包装桶属于可重复利用物质,可委托相应的原料供应商统一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则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要求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前落实危险废物处理协议及危废转移相关手续。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如能按此方法处理,并加强监督管理,则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的影响。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粉尘原料粉尘较细,投料中容易扬尘,为改善职工操作环境,在投料口设置集气罩,安装布袋除尘器,收集效率为98%,处理率可以达到99%以上,处理后粉尘通过1根H15m,出口直径0.5m,风机排放量为2000m3/h的排气筒排放。同时加强车间的通风,加强职工安全保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防尘工作服等个人防护用品。2、NMP有机废气涂布机自身带有密闭式烘箱,利用电热循环热风烘干极片,烘干过程中,使NMP溶剂完全挥发出来,产生NMP溶剂废气,项目配套NMP溶剂回收系统,对NMP进行回收。设备厂家提供的涂布机,机头是裸露的,涂布时会有NMP废气挥发,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装铝合金密闭罩,并安装抽气系统,收集率99%,将涂布机机头挥发的NMP溶剂抽入回收系统进行回收。NMP回收系统回收效率可达95%以上,回收后的尾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处理效率95%,最后经出口直径0.5m,高度15m排气筒排放。3、食堂油烟对于食堂油烟,建议安装油烟综合处理装置净化后,引至楼顶3m高处排放,油烟净化装置的除油效率应在85%以上。4、食堂燃气废气项目本着节能环保的目标,食堂烹食全部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建议燃气废气收集后高空排放,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 /765-2010)中燃气锅炉的烟囱高度要求,排气筒高度不低于8m。经以上措施进行处理后,项目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较小。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3.4.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生活污水本项目员工人数300人,均在项目内食宿。生活用水约75t/d,产污系数按照0.9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约为67.5t/d,生活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南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涌口门上涌。2.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纯水机制备纯水的过程中,制作纯水用水约0.3t/d,制得纯水0.2t/d,产生浓水0.1t/d,该部分浓水为清净下水,回用于卫生间冲洗。项目生产设备不需要定期清洗,因此不产生清洗废水。3.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来自搅拌机等生产设备。另外,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约8590dB(A)的交通噪声。建议厂房车间处加设隔音玻璃,对噪声进行阻隔,使噪声的影响大大减少,同时加强车间外围以及厂界绿化工作等,可起到更强的降噪以及吸尘的作用。此外,对于长期在高噪声车间内作业的员工,应加强听觉保护,减少对员工身体的损害。通过采取以上必要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排放,而且项目附近并无居民区等敏感点,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弱,在可控制范围内。3.4.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版),其中的滤芯(HW49其他废物)、NMP包装桶(HW49其他废物)、电解液包装桶(HW49其他废物)、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NMP回收液(HW42废有机溶剂)、不合格产品(HW49其他废物)为危险废物。滤芯、NMP包装桶、电解液包装桶、废活性炭、NMP回收液、不合格产品属于危险固废,要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理,其中NMP包装桶和电解液包装桶属于可重复利用物质,可委托相应的原料供应商统一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则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边角料、一般包装物外售给其他公司回收利用。要求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前落实危险废物处理协议及危废转移相关手续。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如能按此方法处理,并加强监督管理,则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明显的影响。3.5 环境风险预测评价3.5.1 风险识别1. 物质危险性识别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表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对本项目生产原料、生产工艺、贮存、运输、“三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物料进行识别:主要危险化学品为电解液,由于电解液成分主要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具体判定结果见表3.5-1。表3.5-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分类序号危化品名称UN号危险性类别1电解液碳酸二甲酯(DMC)32157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2碳酸二乙酯(DEC)33608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2. 过程危险性识别表3.5-2 生产过程风险识别一览表系统名称主要设施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风险物质影响环境配料工序布袋除尘器除尘系统失效含粉尘废气事故排放粉尘大气涂布工序NMP回收系统+活性炭吸附装置回收系统效率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失效含NMP废气事故排放NMP大气电解液注液工序电解液储存桶储存桶泄露电解液泄漏,遇明火将引发火灾热辐射大气、水体危险废物堆放厂内临时堆放场未设防渗和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泄漏渗滤液土壤、水体3.5.2 风险分析1. 电解液泄漏事故影响分析(1)事故影响分析本工程电解液由桶装入厂,进厂后送厂区内危险品仓库内储存,储存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等事故,在遇到明火的情况下易发生火灾,但由于厂区内储存量较小,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电解液即使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亦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影响。(2)火灾后产生的烟气的影响电解液泄漏发生火灾事故,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刺激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环境将造成污染后果。一氧化碳为毒性物质,CO经人呼吸进入肺部,被血液吸收后能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大250倍。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一经形成,离解很慢,容易造成低氧血症,用而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当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70-80ppm以上时,人在接触几小时后,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为20%左右时,就会引起中毒,当含量达到60%时,即可因窒息而死亡。二氧化硫吸入后,在呼吸道粘膜表面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再经氧化而成硫酸,它对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大量高浓度二氧化硫后,可使深部呼吸道和肺组织受损,引起肺部充血、肺水肿或产生反射性喉头痉挛而导致窒息致死。2. 除尘系统和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故障事故影响分析表3.5-3 厂区废气事故排放排气筒编号污染物烟气量Nm3/h烟囱几何高度(m)烟囱出口内径(m)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排放速率(kg/h)1TVOC5000150.52541.72粉尘2000150.5250.77事故工况指:NMP回收系统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同时失效; 布袋除尘器失效。由表3.5-3可知,本项目废气事故排放浓度预测结果如下:(1)项目粉尘、TVOC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770mg/m3(191米处)、7.3130mg/m3(255米处),占标率分别为17.11%、362.65%。(2)项目粉尘、TVOC,在下风向3000米处的落地浓度分别为0.0146mg/m3、2.1570 mg/m3,占标率分别为3.24%、107.85%。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事故排放状态下,在评价范围内,粉尘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相反,有机废气浓度在评价范围内不能达标,最大超标率为350.33%,在3900m处才能符合标准。因此,本项目事故排放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是有机废气,建议拟建项目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尽量减少或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发生。3.5.3 风险防范措施(一)泄漏事故的应急措施根据事故级别启动应急预案;根据装置各高点设置的风向标,将无关人员迅速疏散到上风向安全区,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并严格控制出入,切断火源;根据需要疏散周围居住区人群。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渠等限制性空间;少量液体泄漏时,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利用或运至有资质单位处理。(二)装置或仓库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根据事故级别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切断着火设施上、下游物料,尽可能倒空着火设施附近装置或罐装的物料,防止发生连锁效应;采用干粉灭火器迅速灭火,防止引发继发事故;立即通知居民集中的管理部门和厂区的负责部门,要求其最短时间内通知配合,疏散下风向的居民和企业人员,对已受影响的人群要采取救护;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的要求规范整个电解液使用、贮存及管理过程,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电解液储存区设置一定范围的禁止明火作业区,并采取妥善的防雷措施,以防止直接雷击和雷电感应。电解液储存区灭火器等消防应急设施,按照国家有关防火防爆的规范、规定设计消防通道。电解液储存区附近,设置感温感烟火灾报警器,报警信号送到控制室和消防部门。(二)废气处理系统故障的防范措施加强除尘器、NMP回收系统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维护管理,保证除尘器、NMP回收系统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在设计工艺参数条件下运行。3.5.4 事故风险应急预案(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2)设置事故报警通知机制;(3)常备应急器材和应急资料;(4)设立应急监测与救护机制;(5)设立危险警报的解除与生产复原机制;(6)设立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3.5.5 结论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设立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可以较为有效的最大限度防治风险事故的发生和有效处置,并结合企业在下一步设计、运营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项目所发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3.6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项目采用环保措施后,污染物均达标排放。项目建设投资9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9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1%。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预计年纯利润1200万元。经计算,本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可达13.3%,同时本项目建成后将缴纳相应税务。由此可见,本项目的设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费用包括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维修费、设备折旧费、人工费及其它环保费用如绿化维护费等。该项目的环保支出不多,主要用于废气处理、生活污水和噪声防治措施的维护等,每年不超过0.5万。环保支出只占总利润的一小部分,所以环保设施的运行不会对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收益造成明显影响,企业有维护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的能力。3.8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3.8.1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为了有效地保护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减轻本项目施工期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在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和监控制度。(一)环境管理计划(1)建设单位应与本项目施工单位协商,将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列入合同文本,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2)施工单位应执照工程合同的要求,并遵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环保法规组织施工,并切实落实本报告建议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真正做到科学文明施工。(3)委托具有相应的资质的监理部门,设专职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施工期应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4)施工单位应在各施工场地配环境管理人员,负责各类污染源现场控制与管理,尤其对高噪声、高振动施工设备应严格控制其施工时间,并采取一定防治措施。(5)做好宣传工作。由于技术条件和施工环境的限制,即使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施工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仍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向施工场地周围受影响对象做好宣传工作,以提高人们对不利环境影响的心理承受力,取得理解,克服暂时困难,配合施工单位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二)环境监测计划监控计划包括监督控制措施、考核手段和控制目标。(1)大气污染a: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在施工队伍进驻前,必须进行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教育,主要包括了:有关的环保法规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扬尘和尾气排放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施工作业中应采取的减少和避免扬尘的措施;作业场地和运输线路周围情况的介绍;b:配备现场环境监督员,负责监控检查各作业场所物料的堆放、装卸、工地的洒水、运输时车辆的防尘措施及清洗情况等。c:监测点:建设项目辖区南边界外、西边界外、北边界外、东边界外。监测项目:TSP。监测频率:每月监测一次,每日连续监测12h。(2)噪声污染在工程开工15天以前,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局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地范围和施工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水平和所采取的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并接受环保管理机关的检查。建设单位上报的内容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到的,若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外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操作必须提前向环保局申报,若没有采用上报的措施或施工噪声超出规定要求,环保局将对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进行处罚。环境监督小组负责检查、监督上报内容的实施。在施工期各个施工阶段,根据设备使用位置设置场地内和场界噪声测点,测量等效声级Leq。监测频率每月一次。噪声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监测。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评估施工场地地界噪声的水平。监测点:建设项目四周边界。监测项目:噪声。监测频率:每月监测一次,选择在无雨、风速小于5.5m/s的天气进行监测,每次分昼间和夜间进行。当测点噪声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时,环境监督小组将检查噪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确认责任方,若属于措施不利,有关人员修改和制定补充措施,保证噪声达标。3.8.2营运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一)环境管理计划一、机构设置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项目“三废”排放实行监控,确保建设项目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协调地方环保部门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保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加强严格管理,项目物业管理部门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并尽相应的职责。(1)机构组成工程投入运营后,环境管理机构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下设环境管理小组对该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负责,并受项目主管单位及环保局的监督和指导。(2)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1)贯彻、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制定本小区的环保管理制度、环保技术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3)定期进行环保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转。4)负责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定事故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组织污染源调查及控制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5)负责对项目环保人员和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二、管理计划1)根据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及环境监测要求,制定该项目运行期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2)对项目内的公建设施和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公建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3)确保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4)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的收集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对分散布置的垃圾桶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对生产废物应定点存放;外运时,应采用封闭自卸专用车,运到指定地点处置。5)绿化能改善区域小气候和起到降噪降尘的作用,工厂管理部门应派园艺师对绿地进行管理、养护。(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从保护环境与人群健康出发,针对项目产生的环境问题,配备环境监测人员和设备,掌握营运过程的环境质量动向,提高环保效益,积累日常环境质量资料。工程建成投产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承担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每季度向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呈报一次。监测重点为水质、环境空气和噪声。1. 废水监测监测点位:厂区废水总排放口监测项目:pH值、SS、CODcr、BOD5、DO、NH3-N、水温和排水量监测方法:按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规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方法执行监测频率:每季度1次2. 废气监测(1)有组织排放测点位:厂区各车间排气口;监测项目:PM10、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监测方法: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规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方法执行;监测频率:每季度1次。(2)无组织排放测点位:厂界四周;监测项目:PM10、臭气浓度、非甲烷总烃;监测方法: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中规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方法执行;监测频率:每季度1次。3. 厂区及环境噪声监测监测监测布点:在厂界外四周1m包络线处布点监测;监测项目:厂界噪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的方法执行;监测频率:每季度一次,昼、夜间监测。第4章 公众参与4.1 公开环境信息情况4.1.1 信息公开次数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分别于2012年4月23日5月7日和2012年7月20日8月2在项目所在区域和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网站()两次向公众公示项目情况,并征求公众意见。4.1.2 环评内容公示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4月23日5月7日在项目所在区域向公众公示项目情况,并征求公众意见。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7月20日8月2在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网站()向公众进行了二次公示。 4.1.3 信息公开方式信息公开方式主要为两种,一为通过网站向公众公示,二为张贴布告的形式向公众公示项目信息。4.2 公众意见征求4.2.1 公众意见征求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4.2.2 公众意见征求次数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在项目第二次公示期间,对工程周边进行现场走访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4.2.3 公众意见征求范围意见征求范围为直接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居民区、企业工作人员,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居委会、重点敏感企事业等。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本次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工程周边现场走访的形式:在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及报告书编制阶段,对周边地区各方面、各阶层进行了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项目所经地区各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听取专家的意见等形式。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4.4.1 调查问卷(1)调查对象大部分为本地居民(74%),调查具有代表性。(2)部份公众(47%)透过各种渠道了解本项目的情况。(3)没有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反对,其中表示赞成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0%,表示有基本赞成的占21%,表示无所谓的占29%。(4)调查者中有53%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南朗镇的经济发展,2%的人认为不利于,有45%的人表示不清楚。(5)调查者中有19%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一般,34%的认为较小,9%的认为无影响,26%的表示不清楚,2%的人认为较严重,没有人认为影响程度非常严重。(6)调查者中有47%认为项目应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是水环境,40%的认为是固体废物,21%的认为是大气环境,19%的认为是生态环境,16%的认为是噪声。(7)调查者中有51%认为是噪声项目建设期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多选),其余的是固体废物(43%)、噪声(38%)、废气(33%)、水土流失、植被破坏(29%)。(8)调查者中有52%认为项目要采取生活垃圾防治,48%的认为要采取水污染防治,33%的认为要采取废气治理。(9)调查者中有24%认为项目会对其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为健康受损,22%的认为是耕地减少。在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方面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中,重点是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中要保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环保措施的建设,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单位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参照公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4.2 网络信息反馈建设单位根据公众对工程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做出承诺,将全部采纳公众意见,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并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将公众意见采纳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了公众。在送审环境影响报告书前的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对该项目建设的书面意见。4.5 结论与意见4.5.1 结论的合理性分析(1)合法性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具有合法性。(2)代表性公众意见收集范围覆盖周边大部分不同阶层的群众、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等,能代表大部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3)真实性公众意见公示、调查表的发放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公示内容准确反映建设项目相关信息,调查结果真实可靠。(4)有效性调查时间为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进行,能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