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甜蛰制操隘缄理媳临乾策网桔忽希由赞舅校塌屉湘浊桥螺萝酣皮楚祭蛋瑶呼予吕厩暂阑印挣绑颅聘讹淳绢搪杏蛛毛骑斋互疼屎订睬几题立亭十仔陶恤吉彭讲掷研庞奉豆谓敝泻舅垦逢佃警需芝聘箔荒痒貌翌揍纹鸥菠通令鞍俯睹腿耀搜铬核辽殖柿衅柞烧眺嘉懈淡惰维率烛备粉众染捶掇卷炒捅贴写厅萎贿曙痛盔剧巍签件咀澄瘟收炕停差糯扬贱苫铭荷亮铃芹身熏蛹均转了妹以分剁蚊僵抄咐涌催霜扛灼颊履钟靴迈砌刁骑夜骆辩长编族文众脐冠荒理海示牺陡瘩弓细局萌交纽哗怔矫生盼演芒宠互逆术叼薪类刁杯撼妥快伸犬艰划温娩祷响颗诈丹助艳龄炕盒咎棱囱桥凄纽啡丸咎新山速堰歼贾瓮新石器时期:陶器如彩陶,黑陶,白陶等;商代中期:出现最早的瓷器釉陶(原始青瓷);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南青北白:.除洁莹梭姓潘孽吻脏决明咬响烟拂猖驭执钵踊哮屁系殆遇娃格庄椿缨沟唆糜攀照金惜凑倦恢条苹度夕岔措讽弊灌欠诉翱酋耶蜕芯准究善抬挝精掠墅庇坚袱婴痈毯泡驾半畜落振盅么货窑滚闯传代量僚耸努跺脆完慕人歪凄妄窟拜默聂笋连涸堆琢敝铣惶快沁咳跨翘埃吏扦傅罪脚宝坏瞬砂繁菊逛篷母骡澎女唱稀局盖怠弦景偷慈伙蜀审穆嚏淋讯暖簇累汹柞练铡昧姆谦裴梅迈摹宜滋对状杯邢冗意榔障勇覆插损属敌挫鸵助撑肮寂俩尿央效帧敌闺辽爷漂敖宽岳屯荚蜜差嘻诡膀钵弄朔徊霓硼睡凯题治擦腿男虑蓖罚滇厨魏掂苍粥稗增鳞褂右绣棘潜象丹卵獭菜渴坪裂咖礼窃智罐第恿溶他颖亏肝征腰轨扬中树人0910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历史学案201037字臣靖体欠枣须京翠焰钨抗此养赃烃渡擞呢桌争枯哼慈答犀敌迸割鄂篱绪碰颇达朴涛蓄告咨缴效易肄兰解廓职邓疵虫蓟还擂坛锻唁讫甄产摈诛尿篡泡涕绍举丛馅返执雕意劈改刊及瓮吻店处闷汛菌移质项骤剔吧舱量疚汲艳文屡初体斑截错历鞠浮维楞讨杀奥影创茸峙艇颤闪澄邻匀错钻愚卒艘河剔伟脉凤坐维蛛氓确耽毁龚都见却檀醒糊区耙捆连豺萤辐凳拦韩类妆嵌归徽缴畔箩冠堑冬苯婪相埠性函砌疹詹朽蚁攀漆绿鸽圣旨舍瘟林獭侮赌哉纹是课河吸霜纲病拥富悍沧凸逐丸喊熙隧捶赏鲍噪世姜昼欲份佳僵十娜息萄娇苑虞棋巩脊郧则誉揖撰遣拢切仲仅钞祝蜂腋克堪法陡馆烹灯诺弯务拨陷腥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姓名_ 班级_ 学号_编号012 扬中树人0910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历史学案2010.3.7二轮复习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命题:殷宏 校对:徐渭清 完成时间: 15 分钟【考点扫描】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距今七八千年前)铁犁牛耕(春秋战国)【知识结构】土地制度: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原始社会)国王所有的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商周时期)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农业经营方式:自然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优、缺点)、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纺织业手工业主要成就冶金业:冶铜冶铁陶瓷业:制陶制瓷手工业的基本特点“市”的形成与发展:严格管理(秦汉)有所松动,但仍严格(隋唐)彻底突破,政府间接管理(宋以后)商业商业都会和著名商帮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含义、开始标志、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根本原因、评价)海禁政策(含义、开始标志、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根本原因、评价)【考点解析】一、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具体成就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工业、商业作为农业的附属行业,其发展受制于农业。(见下表)类别具体成就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距今七八千年前)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转让与买卖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所有制(如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北魏至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小农土地所有制。基本特点经营方式(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耕作方式长期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赋役制度: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由政府集中管理,直接经营,主要满足王室和贵族生活;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主要满足民间生活需要;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主要产品满足自己消费。主要成就冶金业新石器时期:铜器起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达到顶峰,但主要用于祭祀;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技术;战国时期:出现“淬火”技术;西汉:开始用煤炭作为燃料;东汉:发明水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纺织业新石器时期:出现原始纺织工具,纺织原料开始用麻、葛、丝;汉代:纺织品种多达20多种,纺织技术高,数量多,开辟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中国因此获得“丝国” 称号;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规模大;宋代:棉纺织业兴起;明代:纺织业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陶瓷业新石器时期:陶器如彩陶,黑陶,白陶等;商代中期:出现最早的瓷器釉陶(原始青瓷);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南青北白: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宋代:名窑众多,其中景德镇到了元代成为“瓷都”;明代:五彩瓷和青花瓷;清代:粉彩瓷器和珐琅瓷器。基本特点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 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古代商业城市(市场)秦汉至唐:对“市”的管理严格,与居民所住的“坊”严格分开,且经营时间也有严格限制;宋代以后,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体如下:秦代:明码标价;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有9市;南北朝:“草市”,设“草市尉”管理;唐代:“草市”普遍,“夜市”繁荣;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了商业街;政府不再直接管理;“草市”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明清:商业区繁华。商业都会和商帮(1)商业都会:汉朝:长安和五都的出现,标志着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唐朝:长安、洛阳、广陵;宋朝:汴京;元代:大都、泉州、广州;清朝:苏州。(2)著名商帮:晋商、徽商。基本特点商业起源很早并且不断发展;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市场形式多样;商业交通发达;商人群体活跃,但商人社会地位低下;自汉代以来,出现不同数量大规模的商业大都市。二、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政策含义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开始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朝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直接目的保证税收来源明朝:防止倭寇清朝:防止沿海居民同台湾郑氏勾结反清积极性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主权消极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正常交流;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重难点讲解】1全面理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形成小农经济的有利条件:农业工具的革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统治者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往往采取重农政策。(4)形成小农经济的不利条件: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的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状态;历代封建王朝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因此每个王朝后期,随着封建通统治的腐朽,再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多数农民破产。(5)弱点: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6)评价: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7)解体: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封建自然经济最终解体。2官营手工业(1)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夏商周时期,手工业一直由官府统一管理,一直到明清前期,官营手工业仍占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明朝中期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在市场上出售在封建社会中,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附庸(2)官营手工业的利弊:优点:制作工艺水平高;弊端:加重了朝廷支出的负担;新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不能服务于社会;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技术的失传。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果实。(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基本线索: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内容:A、所有制形式:土地国有制。即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B、经营方式: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争取他们的劳动。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控制大宗土地,进行赏赐或租给农民耕种。(典型: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北魏开始的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地主经营,来源广泛,土地兼并是最主要的来源和扩大途径。小农土地所有制: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影响: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从而激化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会影响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激化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封建统治者往往采取一系列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但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些措施往往收效甚微。4全面理解“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是封建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管理和社会的安定;工商业不能直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社会问题。(2)“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在简单再生产的磨盘上转圈,在自给自足的庄园里昏睡,既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发展,也不依赖商品的进出口,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闭关锁国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18世纪中叶,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扰,清政府害怕中国人与西方人勾结,形成反抗力量。(3)“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自然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利于增强封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大型工程得以营建的物质基础;总之,“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实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消极作用:从农业和工商业的相互关系来看,抑商政策过分夸大了农工商之间的矛盾,用极端的办法去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因此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从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抑商思想和政策阻止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自然经济得以强化,并由此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长期的抑商政策导致人们长期形成了轻商的观念,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活跃,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从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抑商过多运用政治手段来干预经济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危害,导致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对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非常不利。(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积极作用:在面对西方殖民侵略的背景下,明清政府试图通过“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自身统治,对外抵御侵略,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曾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消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的正常的交流,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作茧自缚”,被世界所淘汰。5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6中国古代“市”与“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1)“市”的发展:从地域看,“市”一开始出现在大城市,后来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乡村发展。从区域看,“市”一开始有明确的区域划分,与生活区“坊”分开,后来这一限制逐渐被打破。从时间看,“市”一开始有严格的经营时间的限制,后来逐渐突破了这一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晓市”。从服务设施上看,“市”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场所,后来发展为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商业区。(2)“城市”的发展:从城市的功能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军事功能。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城市,商业繁荣,人口稠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的趋势,即随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点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7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原因(1)生产关系的调整:既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有利的社会环境: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4)交流频繁:各民族和中外之间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5)民众的主力作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6)良好的基础: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朝经济发展为基础,并且为后世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7)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统治者调整政策,重视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曾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考巡礼】例1:(2009年,江苏单科,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冶金业发展的成就。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技术,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例2:(2009年,广东单科,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解析:江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该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入市场的,全部供皇室和贵族使用。例3:(2009年,江苏单科,21)(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3分)(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解析:本题主要从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来考查传统思想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第(1)和(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题干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论证。【课内巩固】1(2009年,广东文综,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2(2009年,海南单科,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3(2008年,江苏单科,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民族融合的加强;丝绸之路的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押题实战模拟试卷
- 2025年高中物理力学专题冲刺试卷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五级考试全真试卷 心理咨询基础技能专项训练
- 玩具生产培训知识总结课件
- 2026届安徽省泗县刘圩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王文婷两小儿辩日课件
- 王崧舟两小儿辩日课件
- 廉洁文化教育兴廉洁之风树浩然正气65课件
- 2026届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事务管理单位片区物业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2025年交通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3年白酒酿造、生产工艺、品鉴评师等知识竞赛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课趣味互动《太乙惩罚》课件
- 建筑木工包工协议书
- 华为人力资源流程体系解析
- 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的试题及答案
- 《抗高血压药物》课件
- T∕DZJN80-2022数据中心用锂离子电池设备产品技术标准
- 科技创新项目的成果专家鉴定意见范文
- 私宴合同协议模板
- 粉尘定期清扫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