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分析报告.doc_第1页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分析报告.doc_第2页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分析报告.doc_第3页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分析报告.doc_第4页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向循环经济的玉米深加工发展 调研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背景材料1一粮食深加工背景2二玉米深加工背景21玉米深加工概述22. 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特点33玉米深加工发展中问题凸现3三调研思路 4第二部分:调研报告7前 言8第一章 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10一产业角度宏观分析现状111. 国内外玉米现状简述112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简述113国内发展现状114国际玉米深加工现状以世界上最大玉米生产国美国为例125玉米深加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146玉米深加工产业面临形势15二企业角度微观分析现状以调研单位丰原生化为例19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192. 会计数据及业务数据摘要193丰原生化发展历程214. 丰原生化发展现状25第二章 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分析27一上游原料端优化271. 转变采购模式:单一采购战略采购272. 合理引导原料产区转移:远距离采购门前采购273. 提高单产是解决原料危机的核心28二产业链延伸策略291. 发展非粮转化技术292. 提高精细化工产品价值303. 推广节能减耗技术30三制定、实施企业长远战略,加强产业内外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30第三部分:团队总结报告34一团队实践目标35二团队概况35三调研概况36四调研回顾38第四部分:附件57丰原生化公司访谈大纲58一 粮食深加工背景在城市化加速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粮食深加工企业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又面临着粮食价格变动越来越大的风险。粮食加工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大力提高粮食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是保障世界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粮食深加工技术已成为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城之一。城市化加速,导致以粮食为主的食品需求增大和食品工业繁荣。现今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加工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城镇化的加速,中国城镇化加速将扩大粮食加工企业市场规模、刺激粮食深加工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粮食深加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深加工企业,尤其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既要保障社会需求,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没有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1) 国内粮食深加工率不高,粮食加工、深加工产业链短,效益与国外相比普遍偏低;(2) 粮食加工业集中度不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特大型企业偏少;(3) 品牌认知度低,只有较少数大型企业具有自主品牌力量。因此粮食深加工行业在增加产业链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二玉米深加工背景1玉米深加工概述小麦、水稻和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 其中小麦、水稻是传统主食,而玉米则逐渐从口粮中淡出,主要用作饲料,部分用于工业原料,特别是用于生物加工,目前玉米工业化加工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之一。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产业链长,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等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为原料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玉米深加工产出的产品有四类:l 一是发酵制品,包括氨基酸、强力鲜味剂、有机酸等;l 二是淀粉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等;l 三是多元醇,包括山梨糖醇、木糖醇等;l 四是酒精类产品,包括食用酒精、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等。这些产品分别用于食品加工、能源生产等方面,在丰富人们生活,提高农产品利用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特点近两年随着化石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趋紧,以玉米淀粉、乙醇及其衍生产品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并表现有如下特点:(1)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快速增长。2007年深加工业消耗玉米数量比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2450万吨,累计增幅148.5%,年均增幅高达37.1%。(2)企业规模不断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通过新建、兼并和重组等方式,提高了产业集中程度,出现了一批驰名中外的大型和特大型加工企业,拥有玉米综合加工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且在多元醇加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3)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玉米深加工产品逐渐由传统的初级产品淀粉、酒精向精深加工扩展,氨基酸、有机酸、多元二醇、淀粉糖和酶制剂等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4)产业布局向原料产地转移的趋势明显。2007年,东北三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和安徽等8个玉米产区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合计3200万吨,占全国深加工玉米消耗总量的78%。(5)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以玉米深加工转化为主导的农产品加业工已发展称为玉米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3玉米深加工发展中问题凸现发展中的中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仍有很多的问题,现状显示:l 存在着深加工产业速度扩张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l 部分企业关于清洁生产的技术掌握不够,存在企业生产污染严重等问题;l 随着生产投资加大,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加迅速,但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不足,玉米增产速度较为缓慢。若不及时妥善解决则会增加国家食物安全风险,影响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影响农民收入和中国粮食种植结构合理化,引发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等等。现今玉米加工业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解决生产原料的来源。随着生产的投资的不断加大,玉米深加工所需要的原料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十五”期间,我国玉米深加工转化消耗玉米数量累计增长94%,年均增长14%。同期玉米产量仅增长了31%,年均增长仅为4.2%,远低于工业加工产能扩张的速度(如图1-1所示)。部分主产区玉米深加工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一些产区已经出现工能力过快扩张、原料紧张的倾向。图片1-1 2010年八月份,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其原因有种种。但是不难看出,玉米深加工行业也逐渐地走进了一个困境。怎样去解决原料问题,怎样去调整玉米深加工产业链,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三调研思路 65图1-5 产业角度的循环经济因果图图1-4 企业角度的循环经济因果图四调研意义1、 积极响应团省委在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2、 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了解国家政策动态。3、 通过我们对丰原生化的调查,发现粮食深加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 析企业的产业链以及其联动产业。4、 分析影响粮食深加工业运营与革新的因素分析,以及因素变化与战略变化之间的关系。5、 根据调研的内容,分析总结出面向循环经济的粮食深加工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前景。6、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是对学习知识的应用,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加强与巩固。前 言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随着炎热酷暑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大三学生的我,带着一份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期待,带着对更多知识的渴望;以去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自己专业知识为基础;希望更多的了解社会并且将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组队参加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既有大二、大一的跨年级组合,又有物流、人力、社保的跨专业组合,实现团队的思维,能力,专长等方面的合理分配、优势互补。由组队到选题的讨论、研究,最终我们选择了以粮食深加工行业为依托,课题定为:面向循环经济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分析以中粮集团丰原生化为例。此课题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对粮食深加工行业发展过程的描述性调查,我们将以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基础,为今年的挑战杯学术科技大赛以及创新实验项目作准备,并且通过此次大赛的锻炼与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对粮食深加工产业的了解。实践是艰辛的天气的难耐与实践中的碰壁。虽然来来回回奔波好几次,但是有了收获心里总是甜的。目标是明确的通过对中粮集团丰原生化的两次走访以及对蚌埠粮食局、市政府发改委的访问,了解丰原生化这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企业发展的风雨历程,探究出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总结出丰原生化在循环经济方面的示范作用。意志是坚定的团结就是力量,压力就是动力。再苦、再累,也没关系。有队员晕车,我们也坚持到底。态度是谦虚的到了走访单位我们的虚心请教以及吃苦耐劳精神都得到了被访单位的一致好评。实践分为准备、开展、总结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后确定了选题的大致方向,并于5月24日前往中粮集团丰原生化公司进行第一次走访调研。每二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思路清晰,方向一致。在5月-7月底,我们有严格的团队制度,每周都要学习粮食深加工方面相关的知识,并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每周一、三定期发送至团队邮箱,五位成员大家互相学习。无论是功课多忙时间多紧,我们都从来没有拖延时间完成“作业”。我们互相鼓励,坚持,团结,互助。从8月24日8月28日,经过为期5天的实践地调研工作,我们结束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回校后,我们团队五位成员认真分析企业年报、整理资料,请教老师,完成了近40000字的实践报告。同时我们团队也得到了我们安徽大学校内媒体安青的报道。此次实践过程虽然艰辛,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书本里学习不到的知识和社交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与团结的力量。在此我们也要感谢在此次活动中对我们团队提供支持的赞助商联想公司,以及接待我们的公司单位,还有为我们提供指导的三位老师,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才能顺利有效的展开调研,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丰玉粮原团队 乔萌萌 2010年8月30日第一章 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以中粮集团丰原生化为例摘要:由于玉米产业链条长、产值大,因此,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品种中,玉米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农产品之最。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在技术、管理方面发展迅猛,趋于成熟。中粮集团丰原生化作为同行业的龙头,其发展必然引领着整个产业的方向、反应最新的动态,并对循环经济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依靠生物质能代替化石能源、石油产品,是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的典范。而在深加工产业发展过程中,又涉及到粮食安全,节能减排,以及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文章从产业形势进行分析,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和提议,并以中粮集团丰原生化为例,探索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关键字:玉米 玉米深加工 循环经济 丰原生化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Taking COFCO BBCA biochemical for exampleAbstract: Due to the long industrial chain and large production of corn, corn varieties of futures market function for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products 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futures.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FCO BBCA biochemical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he entire industrys direction and reflect the latest trends, what is mor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circular economy.Developing of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improv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 relying on biomass energy instead of fossil energy sources and petroleum products , are all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yclic economy models.While in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 involving food safet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ajor issues, such as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ituati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taking COFCO BBCA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new corn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Key words: Corn Grain processing Cyclic Economy BBCA biochemical一产业角度宏观分析现状1国内外玉米现状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对食用油及禽畜肉类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三倍。而玉米作为主要的油料和饲料来源,其需求自然水涨船高。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玉米的消费需求有65%都用于饲料加工产业,有些机构的预计则高达74%。虽然现在某些肉鸭、蛋鸭、蛋鸡的饲料可以用水稻、小麦来替代玉米,但实际上玉米很难被替代,因为这涉及到禽畜饲料的营养成分、色素以及饲料肉的品质问题,比如育肥猪,肉鸡,三黄鸡等禽畜品种,如果用非玉米饲料喂养,其外观较差,许多养殖户并不情愿以水稻、小麦替代喂养。同时,只有当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基本相当的时候,才可能被替代。鉴于今年玉米实际欠收,而在玉米购置初期国家对东北玉米收成的偏差预测2010年玉米增收,因此发布相关政策鼓励南方城市奔赴东北购置玉米,后来进行调整预估,才发现欠收的实情,在这样较为混乱的情形下,许多玉米相关企业哄抢玉米,一度形成“玉米疯”玉米价格疯涨, 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即使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及对相关企业的控制,才将玉米价格稳定,形成紧平衡的局面。2国内外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简述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工业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和深加工业三个方面,其中玉米深加工业是指以玉米初加工产品或直接以玉米为原料,利用生物酶制剂催化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加工转化的工业。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它以一定的比例掺入汽油可作为汽车的燃料,不但能替代部分汽油,还可替代汽油中添加的(一种会污染大气、地下水的添加剂),让排放的尾气更清洁。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形成规模,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三。3国内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我国玉米消费量从2000年的1.12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27亿吨,年均增长2.5%。2006年国内玉米消费量(不含出口)为1.34亿吨,比2005年增长5.5%;其中,饲用消费8400万吨,占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的64.2%,比重呈下降趋势;深加工消耗玉米3589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6.8%,比重呈增长趋势;种用和食用消费相对稳定。图2-1 最近6年我国玉米消费走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随着化石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趋紧,以玉米淀粉、乙醇及其衍生产品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并表现出如下特点:(1)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快速增长。2006年深加工业消耗玉米数量比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1839万吨,累计增幅117.5%,年均增幅高达29.6%。(2)企业规模不断提高。玉米加工企业通过新建、兼并和重组等方式,提高了产业集中程度,出现了一批驰名中外的大型和特大型加工企业,拥有玉米综合加工能力“亚洲第一、世界前三”水平并且在多元醇加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3)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玉米加工产品逐渐由传统的初级产品淀粉、酒精向精深加工扩展,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淀粉糖和酶制剂等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长,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4)产业布局向原料产地转移的趋势明显。2006年,东北三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和安徽等8个玉米产区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合计2965万吨,占全国深加工玉米消耗总量的82.6%。(5)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以玉米深加工转化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玉米主产省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4国际玉米深加工现状以世界上最大玉米生产国美国为例美国玉米产量占全球玉米总产量的40,中国占20。美国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量已超过5 000万吨,占玉米产量的20左右。美国的玉米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玉米深加工业。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由19世纪的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到20世纪的变性淀粉、淀粉糖和燃料酒精,尤其是目前作为玉米深加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玉米深加工产品多样。美国玉米深加工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玉米深加工产品伴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已制造出3 500种以上的产品,由过去单纯的淀粉产品发展到淀粉糖、各种发酵产品、变性淀粉、玉米油和蛋白饲料等多门类的产品体系。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一是玉米淀粉。美国的玉米淀粉工业发展迅猛,是世界淀粉生产产量最大的国家,2003年美国淀粉产量占世界淀粉总产量为50.8。由于美国淀粉原料基地连片集中,所以淀粉厂的规模大,一般年生产能力在数十万吨。二是玉米淀粉糖。与其它淀粉糖相比,玉米淀粉糖具有成本低、副产品多、效益高等优点。美国玉米原淀粉有70左右被用作制糖原料,仅用于生产糖类的玉米就达3 300多万吨。玉米淀粉糖除用于食品工业外,还应用于其它工业,如用于空气清洁剂和烟草的保湿剂,也用于砖瓦制造中,通过防止干燥过程中水分移动减少破裂和变形,还可用于水泥中延迟其凝固时间。三是酒精。美国酒精用玉米的消费增长近几年来非常强劲,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量已超过淀粉行业,成为美国工业用玉米消费的主体。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3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8.9。在2005年,美国玉米产量的14.56用于生产酒精,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0以上。这主要是玉米燃料酒精迅猛发展所致,燃料酒精将成为未来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四是赖氨酸。玉米深加工产品中,氨基酸类的产品主要是味精(谷氨酸钠)和赖氨酸。味精的生产主要在中国,赖氨酸的生产主要在美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赖氨酸都作为饲料添加剂。随着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赖氨酸的消费量逐年增加。世界赖氨酸生产规模最大的是美国ADM公司,约占全球赖氨酸总产量的一半。 (2)有专业的玉米深加工组织。为提高玉米生产贸易及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竞争力,美国成立了玉米生产者协会、玉米贮藏与加工协会和玉米精加工协会,且3个协会间长期保持稳定的协同关系,使美国玉米加工产业具有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现代化等特征。美国玉米精加工协会有9家公司,下属28家企业,年加工玉米3 556万吨,平均每个企业日处理玉米3 500吨以上。 (3)玉米深加工技术先进。美国在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中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技术工艺。乳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采用膜分离与细菌连续发酵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和双极膜电渗析分离技术,赖氨酸生产采用连续离交法进行分离提纯。采用快脱纤维法和快脱胚芽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升了饲料副产品的价值。此外,经过改造的研磨技术有效提高了发酵罐的实际产量。 (4)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产业进行扶持。美国玉米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取了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财政补贴一种是政府直接补贴给加工企业,另一种是政府在农业政策中对种植玉米的农户提供直接补贴。采取这种补贴措施取决于玉米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农户的玉米出售量越大,自然得到的补贴款越多。政府对种植玉米的农民提供补贴后,降低了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相应降低了玉米加工企业的成本,有利于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美国对玉米资源开发提供金融扶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许多玉米加工企业建厂的一半资金是从商业银行得到的贷款,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另一种是农业合作发展服务机构,当地政府为农业合作社提供无息贷款。另外,美国对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关键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支持。 5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5.1主要体现 (1)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过快,增长幅度超过玉米产量增长水平。“十五”期间,我国玉米深加工转化消耗玉米数量累计增长94%,年均增长14%;而同期玉米产量仅增长了31%,年均增长率仅为4.2%,远低于工业加工产能扩张的速度。部分主产区玉米深加工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一些产区已经出现加工能力过快扩张、原料紧张的倾向。 (2)企业多为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产品结构不合理,部分小型企业加工转化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 (3)部分企业没有参与循环经济,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全国年产3万吨或以下的小型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占20%左右,很多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又不参与循环经济、环保工程,成为新的污染源。 (4)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不足,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玉米种植标准化水平低,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效益。 5.2具体影响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玉米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粮食产需紧平衡的态势不会改变。如果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考虑国内的资源情况而盲目扩张,将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下: (1)可能会打破国内玉米供求格局,东北地区调出玉米量将大大减少,使南方主销区的饲料原料从依靠国内供给转为依靠进口,增加国家食物安全风险;(2)玉米是最主要的饲料原料,玉米深加工业过度发展会挤占饲料玉米的供应总量,进而影响到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3)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不仅影响玉米深加工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会造成玉米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农民收入;(4)玉米价格上涨将改变与稻谷、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正常比价,继而影响粮食种植结构的合理化;(5)引发国际粮价的波动。如果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玉米,将改变全球玉米供求格局,国际玉米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6玉米深加工产业面临形势 玉米深加工产业在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最近数年,产业经历了较大的变动,燃料乙醇的兴起以及深加工企业的数量和产能的扩张,畜牧业的持续硬性发展,使得国内丰裕廉价的玉米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目标。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玉米深加工遭遇限制性发展,在2008-2009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玉米深加工经历了一个发展低谷,随后工业需求逐渐恢复性地增长,2009年末到2010年初,粮食价格受到气候等各方因素的作用,出现非预见性增长,玉米加工产业也因此受到影响。6.1国内玉米产量增长缓慢,原料问题将成为玉米加工业发展的瓶颈 “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消费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而受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粮食生产持续保持较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粮食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从玉米的产需形势看,预计到2010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5亿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3.5%;国内玉米需求将超过1.5亿吨,较2006年增长14.3%,产需关系将处于紧平衡的态势。 金融危机出现之后,我国酒精需求量下降,淀粉行业、柠檬酸行业、赖氨酸行业的开工率也都大幅度下降,随着国内及全球经济回暖,玉米深加工行业开工率比上年提高。国家实行玉米临时存储收购政策后, 对加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淀粉与玉米的差价在500700 元/t,但2009 年最低时只有100 元/t。2009 年秋粮上市后, 国家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深加工企业受到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但深加工行业对原料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转移能力。2009 年第四季度深加工行业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行业利润提高。预计2009/10 年度工业加工效益恢复并带动加工数量的增长,工业消费用量为4100 万t,较上年度提高270 万t。图2-2深加工玉米消耗量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对食用油及禽畜肉类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三倍。而玉米作为主要的油料和饲料来源,其需求自然水涨船高。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玉米的消费需求有65%都用于饲料加工产业,有些机构的预计则高达74%。虽然现在某些肉鸭、蛋鸭、蛋鸡的饲料可以用水稻、小麦来代替玉米,但实际上玉米很难被替代,因为这涉及到禽畜饲料的营养成分、色素以及饲料肉的品质问题,比如育肥猪,肉鸡,三黄鸡等禽畜品种,如果用非玉米饲料喂养,其外观较差,许多养殖户并不情愿以水稻、小麦替代喂养。同时,只有当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基本相当的时候,才可以被替代。一方面,玉米的供应偏紧,增加了加工企业的采购费用,另一方面,国际上一些组织则认为,生物能源是全球粮食危机的主因。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认为:“生产燃料乙醇消耗了大量粮食,国家应制止使用玉米加工生产车用乙醇汽油,并取消对用玉米加工生产车用乙醇汽油每吨1880元的补贴及减免税收政策。”国内一部分学者也持有生物能源威胁粮食安全的态度,丰原生化等国有企业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另外,以丰原生化为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受到天气和运输工具的限制,这都对原料采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6.2生产能耗高,产品缺乏技术竞争力,多用于工业原料和廉价饲料玉米深加工用水多、污水多、环境压力大。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只占世界7%,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且大部分集中在南方,北方缺水。现在我国500个城市,缺水的占300个,严重缺水的有100多个,制约着工业的发展。玉米产区和加工业,大部分分布在华北、东北较缺水的地区。近年来各方面为节水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如玉米加工食品发酵工业总产量,从1995年130万吨,到2005年增至680万吨,10年增产5.2倍,但用水量只增加3倍。然而玉米深加工行业,毕竟是一个用水大户,2007年深加工主要产品消耗水达69630万立方米。表2-1玉米深加工产品耗水量玉米深加工产品有淀粉糖、味精、柠檬酸等产品,但全国各地无序相继扩建、新建,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有些企业生产能力闲置。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大量引进美国湿法淀粉生产技术,主要是将玉米用水浸泡23天,将泡软的玉米,破碎分离出胚芽、玉米皮、蛋白粉等占原料30%的副产品,最后经洗涤获得玉米淀粉浆,再糖化制淀粉糖或进一步发酵制氨基酸、有机酸、抗菌素等产品。目前比较先进的企业,其玉米原料利用率包括淀粉和各种副产品,也只有97.5%,大量企业的原料利用率仅为95%96%,而2.5%以上的原料未利用,主要成份为含有可溶性的糖类、蛋白质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成了污染源。玉米中淀粉以外占30%的包括玉米皮,蛋白粉,胚芽等副产品。目前只有少数企业用胚芽制玉米胚芽油,其余均以干燥作饲料处理,未作深加工。据分析,玉米副产品含有的成份,均比淀粉价值高,但尚未被有效利用。图2-3 玉米深加工产品6.3产业盈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补贴生物质能源是国家扶持的项目,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燃料乙醇价格一直较低,一些深加工企业生物质能源项目一直依靠于国家补贴生存。以吉林吉安生化为例,吉安生化是世界最大的生物丁醇生产基地,玉米加工能力为每年300万吨。不过,在补贴政策出台前,丁醇等项目已经全部停产,开工的只有酒精项目,每天仅能消耗200多吨玉米。但即使是生产乙醇,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乙醇的价格从最高时的每吨5100元大幅回落,至今年 6月时,每吨只有4000元。当时,生产一吨酒精需要31吨玉米,而后者的价格当时是1600元一吨,即使不算人力等成本,每吨亏损也近800元。此次玉米补贴政策意在提高加工企业的开工率。根据农博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玉米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仅在3050之间,个别大型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7080,加工企业效益也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淀粉企业略有盈余,酒精厂多处于亏损状态。补贴政策是改善目前供求关系最直接的方法。“只是,深加工企业补贴政策惠及的只是少部分大型深加工企业,甚至有分析认为,这是国家一次长远的产业布局调整,希望将玉米深加工产业集中在主产区。”张志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补贴政策之外的其他加工企业显然难改亏损现状。而且,目前养殖业的复苏以及市场对玉米需求进一步增长,玉米价格上涨的趋势已渐趋明显。6.4国际市场供需将持续偏紧,依靠进口补足国内缺口的难度较大 2006年全球玉米产量约为6.9亿吨,预计2010年将增长到8.2亿吨;消费量约7.2亿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8亿吨左右,在多数年份中玉米产量低于消费量。产销矛盾反映到库存上,将使全球库存持续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全球玉米库存为9300万吨,为过去20年来的最低水平;预计2010年全球玉米库存为9471万吨,仍将是历史较低水平。从玉米贸易看,2006年全球玉米贸易量为7891万吨,预计2010年将增至8390万吨,趋势上虽然增长,但数量很小。预计未来3年全球玉米供求将处于紧平衡的格局,全球玉米贸易增长有限,低库存将成为一种常态,我国难以依靠国际市场解决国内深加工原料不足问题。 6.5深加工业与饲料养殖业争粮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根据当前国内肉蛋奶的消费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养殖业对饲用玉米的需求量将达到1.01亿吨,“十一五”期间预计年均增长4.7%。我国的养殖结构为猪肉占55%,肉禽和蛋禽占38%,反刍类和水产类占7%,因此未来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生猪和禽类上。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一般由60%的能量原料和25%的蛋白类原料构成,玉米是最好的能量原料。从饲料投喂方式看,猪肉和肉禽、蛋禽饲料生产中要添加60%的玉米,才能最佳发挥饲料效力。玉米深加工中的副产品玉米蛋白粉(DDGS)是一种蛋白类原料,它与玉米不具有替代性。 肉蛋奶等养殖产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供应状况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应给予优先发展。但是,由于饲料养殖业的产品附加值一般低于玉米深加工业,在原料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如何保证饲料养殖业对玉米原料的需求,从而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是玉米深加工业发展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二企业角度微观分析现状以调研单位丰原生化为例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1)公司法定中文名称: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原生化。英文名称:ANHUI BBCA BIOCHEMICAL CO.,LTD(2)行业性质:农产品深加工生产企业(3)经营范围:生物工程的科研开发;有机酸及其饲料级赖氨酸盐酸盐、淀粉糖、未经、谷氨酸、氨基酸、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饲料、酵母产品及酵母抽提物和酶制剂产品、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生产、销售;燃料酒精、食用酒精生产、销售、储存;玉米收购、销售;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相关技术进出口。(4)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柠檬酸及其盐类、赖氨酸、燃料乙醇、环氧乙烷、蛋白饲料等。(5)现有设施:目前企业已经实现年加工310万吨农副产品加工能力,主要设施有44万吨/年燃料乙醇生产线、22万吨/年柠檬酸生产线、3万吨/年L-乳酸生产线、2万吨/年环氧乙烷生产线、10万吨/年赖氨酸酸生产线、18万吨/年油脂加工生产线、2.5万吨/年浓缩梨汁生产线及配套建设近200万吨/年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饲生产线,配备数台大型全自动发酵罐、色谱分离设施、陶瓷膜分离设施、高压反应釜、管束干燥机等大型先进设备。2. 会计数据及业务数据摘要表2-2 丰原生化20072009年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人民币)项目2009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08年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营业总收入5011011162.184.364801867703.974801867703.97利润总额323952808.81235.9496431704.639643170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921290.86364.1854272329.1154272329.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371161.00310.3058584373.5358584373.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9445800.0934.35438725961.93438725961.93表2-3 丰原生化企业规模 单位:人民币元年份总资产净资产主营规模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0096,766,654,910.812,151,147,179.045,011,011,162.18240,371,161.0020087,204,071,493.801,873,657,045.494,801,867,703.9758,584,373.5320077,646,595,191.511,815,989,716.384,178,145,874.10-74,702,524.5120067,688,459,119.291,916,962,854.554,398,173,911.55-183,704,694.5520057,392,499,161.952,297,454,724.203,261,313,574.38139,720,398.8520045,899,967,284.811,745,273,536.752,198,247,382.0299,327,448.1820034,717,090,670.311,589,931,073.791,547,358,446.1099,615,168.3420023,040,111,650.151,490,083,563.261,199,416,136.4088,849,370.07表2-4 丰原生化财务指标主要指标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每股收益(元)0.2610.05630.0267-0.3990.1440.2600.3100.3460.6210.5850.277每股收益-扣除(元)0.2490.0607-0.0775-0.1900.1450.250.310.2790.5830.5690.273每股净资产(元)2.2311.9431.8831.9882.3834.4534.9914.6787.7913.9983.891净资产收益率(%)12.502.901.42-20.086.055.796.247.3913.7814.537.11主营业务同比增长率(%)4.3614.93-7.4034.8648.3642.0629.0140.5820.9946.0339.713丰原生化发展历程3.1丰原生化公司简介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生化”)是我国生化领域涉足农产品深加工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于1998年8月28日,1999年7月12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部坐落在淮河之滨的“珍珠城”蚌埠,公司目前资产总额72亿元,在职员工近万人,主要生产基地有在蚌埠市的柠檬酸生产区、氨基酸生产区、燃料酒精公司和热电公司;蚌埠市以外的企业有马鞍山生化公司、宿州生化公司、丰原油脂公司、砀山梨业公司;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2006年12月8日,中粮集团与蚌埠市政府及丰原集团签订协议,受让丰原集团持有的丰原生化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7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不含补贴),其中出口创汇1.3亿美元。3.2丰原生化产品生产与研发公司通过利用“低温液化,清液发酵”专利技术和世界领先的工艺设备,对玉米等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目前已形成年加工玉米近3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有燃料乙醇、柠檬酸、L-乳酸、环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饲料等系列产品。玉米精深加工燃料乙醇柠檬酸环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渣皮饲料产品应用有机酸等产品用于食品加工、能源供应等方面生产;同时废水废渣通过集中处理生成沼气、有机复合肥、饲料酵母等环保产品。图2-5新型生物能源,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等清洁能源。生物材料,乙烯、环氧乙烷、聚乳酸及其衍生品等。生产研发丰原生化在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同时,建立并健全了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国内外完善的营销体系。营销系统方面,不断开发海外市场,目前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拥有很多国际知名企业为公司客户,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为各类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图2-6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分离提取技术,选择清洁生产工艺,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为后续环保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的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可获得沼气、有机复合肥、硫酸铵化肥、菌体蛋白粉、饲料酵母等环保产品,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废水经处理后完全实现达标排放。十年来,丰原生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传统发酵产品,不断自主创新,利用农产品可再生资源,加工转化成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乙烯及其衍生物、L-乳酸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等,对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保护环境、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公司新型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产业正在持续稳定地发展。未来,公司重点向非粮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品产业发展,即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乙烯、环氧乙烷及其衍生产品、燃料乙醇、聚乳酸及其衍生产品、无毒增塑剂等有机酸酯类系列产品,努力将丰原生化打造成为中粮生化能源产业的主力军,做中国生物化工产业的领导者。奉献绿色健康产品,实现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3.3公司的发展历程1994年,丰原生化的前身蚌埠市柠檬酸厂,最初的项目为柠檬酸加工,当时的原料为木薯、红薯价格低廉,容易获得。柠檬酸作为一种酸味剂和工业辅料,添加于食品、洗化用品、工业材料中。该柠檬酸产品主要出口于欧美。截至目前,丰原的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2/3。之后,丰原研究出玉米制淀粉的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此后就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这项技术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并使得丰原生化一直引领国内柠檬酸加工产业发展。1998年8月28日丰原生化在沪市交易所上市,2000年柠檬酸产量16万吨/年。此后,丰原生化扩大柠檬酸加工规模,已经处于“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领先地位,并着手开拓多元化产品,例如:赖氨酸、谷氨酸、乙醇、L乳酸等产品。2006年12月8日,中粮集团与蚌埠市政府及丰原集团签订协议,让丰原集团持有的丰原生化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7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通过利用“低温液化,清液发酵”专利技术和世界领先工艺设备,目前已经形成年加工玉米近3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有燃料乙醇、柠檬酸、L-乳酸、环氧乙烷、氨基酸、玉米蛋白粉和渣皮饲料等系列产品。如图:图2-7 丰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