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一、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教学预想:让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初步感受“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并让学生以续写结局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师: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是吗?今天,蒋老师也决不放弃这个权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想)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学生疑惑的样子)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生:(安静)师:第一,我请你们再次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蒋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读书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你可以放声朗读,你可以默读,你也可以一边划一边读,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开始吧!生:(各自读课文)师:好了。谁先说说?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生:对!师:你能回答吗?生:能!师:请你说说。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生:还可以吧!(笑声)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生:怕回答不全面。师:知道多少说多少。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恒久的承诺,那就是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看来,问题提得很好,能够激发大家的思维。谁再来提?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还有同学补充吗?生: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别人都劝阻他放弃努力时,他还坚持不懈地挖,这是父爱的力量在支撑。生:这位父亲那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很震撼人。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生:是。师:那你说为什么?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生:对。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师:同学们,其实我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猜中了,我是根据课文最后一句来提问的,请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生齐读地过程中,师在黑板上板书“父亲了不起”师:刚才有同学问: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我把问题在缩小一点儿,就研究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师:“了不起”是什么意思?生:非常伟大。生:超过一般人。生:超出常人。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生:(异口同声)了不起。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哪些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学生写56分钟。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允许字写得潦草一点,允许用拼音替代,同时轻轻地读出各个学生文中出现地关键词,经验分享,开发写作思路:信念、骄傲、感激、坚持、了不起师:谁愿意上来读?生1:其他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生2:曾经劝说他放弃努力的一位父亲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父亲心里在想,我还误会他精神失常了呢,其实是他对孩子爱得太深了生3:第二课时一、回想画面,直奔主题,呈现主旨。1、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上节课的内容。(CAI)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2、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那些能够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作上记号。还可以试着用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生自读勾画写批注)3、小组交流感受。二、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1、生找到第12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师:这段话将父亲拯救儿子的艰难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拿起书,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全班齐读一遍。)师: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2、 师:请你们试着把这段话放到全文中去,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上下文联系起来,边读边联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自读自悟)3、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研读“长时间的辛劳和伤痛”。A、生1:我觉得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因为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生2: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一般人会睡觉吃饭休息,而父亲一直都在挖。师:他忍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长时间的疲劳。在这段话中,还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疲惫不堪?生:“双眼布满血丝”可以看出来,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休息,睡觉了。师:是啊,要知道他可是36个小时,不,准确说是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眼睛都熬红了。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感情朗读。B、师:这位父亲仅仅是劳累至极吗?生1:我觉得这位父亲还遇到很多危险,受了很多伤。生2:父亲流血了,到处都是,身上、手上、脚上。衣服破了。师:你感受到他处在危险之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证明父亲处在危险之中?赶快到文中去找找根据,找到一句读一句。生:消防队长,警察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中”说明什么?生:地震随时可能降临,危险仍然存在。父亲会有生命危险。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位父亲,(师范读)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生1:他挖瓦砾时手被扎破,不小心被石头砸伤,许许多多的碎石划破了他的衣服和皮肤。生2:突然有余震,他摔倒了,倒在了石堆里,身上碰伤了,衣服拉破了。师:漫长的38个小时里,他的体力已经支撑到了极限。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父亲危险的处境和巨大的伤痛。生感情朗读。研读“长时间的精神痛苦”。A、师: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在一边奋力挖掘时,他内心会想些什么啊?生:我的儿子还活着吗?受了伤吗?师: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想有可能性吗?生:书上写到教学楼成为废墟,还有人劝他,说没希望了。师:是啊,可能这样努力挖下去,挖出来的不是活生生的儿子,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时间越长,这种可能性越大。他还会想什么?生:你们是不是来帮助我的?你们的劝阻动摇不了我,我绝不停下来,我的儿子在等着我。生:人们根本不理解他,也没来帮他。要是我会觉得很无助。师:是啊,人们认为他失常了,在人们眼里,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别人的不理解,无形中也成了他心理上的压力呀。B、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承受着肉体和精神双重压力的父亲,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这位倔强父亲忍受着孤独与苦闷,咬紧牙关孤军奋战。他的举动堪称壮举啊!谁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读得更投入。(指名读)师:这句话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总地挖了36小时,而是不厌其详的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生: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表现出父亲救子艰难的过程。师:是啊,36小时也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这每一分,每一秒是何等的难熬啊!当我们体会到这点,你又会怎样来读这段文字呢?(生感情真挚,读得十分投入。)4、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这位年轻的父亲,承受着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重担,但他决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这样做?生1:父爱的力量生2:他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都要和儿子在一起。师: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生1:当儿子伤心时,父亲会陪伴他。生2:当儿子获奖了,父亲会和他一起分享快乐。5、师生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6、这句承诺,这种信念让父亲成为了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这段话,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三、悉心关注儿子,感受“让”的了不起。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爱的传递”的画面。生: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先人后己。把安全先给了别人,危险留给了自己。师:当灾难侵袭时,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表现,真了不起!你觉得这一“让”,“让”出了什么?生:让出了勇敢、勇气。因为在地震时,很多人都会很自然的恐惧、害怕。但他很勇敢,对生存充满希望。师:文中还有一段文字也写到他的勇敢,你能读读吗?生读阿曼达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勇敢画面。师:漫长的30多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出来。生1: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生2:他会对同学说,其实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爸爸会不会有危险?我们不要哭,我爸爸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会活着出去的。师:谁来读这段话?生读。师:真是个临危不惧的孩子。师:这一“让”,还“让”出了什么?生1:让出了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了不起。师:爱的最高境界是懂得爱别人。生2:让出了生命。师: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了别人。阿曼达简单的一“让”,在我眼中也是一种壮举。生3:让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师: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把这对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2、师生回扣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3、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起动机构造讲解
- 农业类微生物讲解
-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桥梁设计汇报方案
-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 药品安全知识普及教案
- 生物进化驱动因素解析
- 杏鲍菇的种植技术
- 学校复课工作指南解读
- 26个字母练字帖打印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版)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