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手册.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手册.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手册.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手册.doc_第4页
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教研工作手册 2011 2012学年上期年 级: 盲科 目: 语 文教 师: 吴耀健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1年 09月 24日教 学 计 划人 数19六年级4人五年级2人四年级3人二年级3人一年级1人 年级其他2人年 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测试六年级1、提高盲文摸写技能。做到边摸边写;能独立摸读课外书籍。达到摸读音节120个分钟,书写12板课时。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6、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10、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1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第一单元:感受自然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第三单元:心灵之歌第四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第五单元:初识鲁迅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七单元:人与动物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笔试口试摸读五年级1、提高盲文摸写技能。做到边摸边写;能独立摸读课外书籍。达到摸读音节120个分钟,书写12板课时。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6、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10、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1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第一单元:我爱阅读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第三单元:学习说明性文章第四单元:生活的启示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第七单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笔试口试摸读四年级1、提高盲文摸写技能。能独立摸读课外书籍,巩固边摸边写的技能。达到摸读音节100-120个分钟,书写10字板。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6、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7、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第三单元:中外童话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第六单元:人间真情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第八单元:科技成就笔试口试摸读三年级1、提高盲文摸读和书写技能。提高盲文摸写技能。能正确熟练地摸读课文,能独立摸读课外书籍;巩固边摸边写的技能。达到摸读音节90-100个分钟,书写8字板课。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5、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6、初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8、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9、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0、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11、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第二单元:名人故事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第四单元:细心观察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笔试口试摸读二年级1、用正确姿势摸读和书写盲文,巩固读写技能,逐步提高摸读和书写速度,达到摸读音节80个分钟,书写6字板课。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6、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7、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第二单元:爱护周围环境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第四单元: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第七单元:国际理解和友好第八单元:神话故事、传说笔试口试摸读二年级课文。8、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9、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0、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一年级1、帮助学生认识盲文符形的基本点位结构,知道六个点的名称和位置。2、认识并学会使用写字工具,掌握正确的书写点位的方法,能正确书写盲文点位。3、能读准字母发音,认清字母点位,记住字母符形,熟记盲文字母表。4、能较准确地拼读音节、词语和短句。5、认识声调符号,读准四声,学会标调。6、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以及已经学过的词语和短语。7、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逐步积累词语。9、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逐步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10、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1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12、能积极参加讨论,能对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13、说话或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第一部分:盲文点位第二部分:字母与拼音第三部分:课文第四部分:语文园地第五部分:口语交际第六部分:自读课文笔试口试摸读教材分析: (七年级)1、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 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 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 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 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 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 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教材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5、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主要措施: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5、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6、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7、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分析: (五年级)1、专题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教材内容整合加强,目的更加明确。(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6、拓宽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教材重难点: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悟课文表达方法。2、对重点句子的理解。3、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概括。4、培养学生情感。主要措施: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4、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5、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6、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7、领会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本册教材在年级中的地位、作用、特点。8、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9、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10、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11、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12、重视学生日记的指导,通过日记的形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沟通,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应精心地写评语,真正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中渗透德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材分析: (四年级)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4、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材重难点:1、 课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3)领悟课文表达方法;(4)语言积累;(5)向课外拓展延伸。2、综合性学习:(1)通过布置明确学生的任务;(2)教师应参与活动;(3)形式多样,充分交流。3、语文园地:(1)口语表达多随机训练,要循序渐进;(2)习作应该根据要求来写,并多交流,并及时修改。主要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 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 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 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 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教材分析: (三年级)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1)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教材重难点:1、课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文章感情;(3)了解课文表达方法;(4)语言积累。2、综合性学习:(1)通过布置明确学生的任务;(2)教师应参与活动;(3)形式多样,充分交流。3、语文园地:(1)口语表达多随机训练,要循序渐进;(2)小练笔应根据要求来写,多交流,及时修改。主要措施:一、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 1 )加强词、句训练;(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6)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7)组织好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2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 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二、口语交际教学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3全员参与。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5、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6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三、习作教学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3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教材分析: (二年级)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3、结合生活实际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4、多说,主动与他人交流。5、在实践中增加知识。主要措施: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一年级)1、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盲文点位结构”,“字母与拼音”,“课文”几个部分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2、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爱护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盲文点位结构”,重点是掌握盲文的点位和结构,为下一步学习盲文字母拼音打下良好基础;“字母与拼音”要求读准字母发音,学会正确拼读和书写音节;“课文”重点是读和背,以及抄写。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重难点: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爱护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盲文点位结构”,重点是掌握盲文的点位和结构,为下一步学习盲文字母拼音打下良好基础;3、“字母与拼音”要求读准字母发音,学会正确拼读和书写音节;4、“课文”重点是读和背,以及抄写。主要措施:1、培养良好习惯要结合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逐步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读写习惯,并反复严格训练。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字母和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字母和拼音。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在提问题求解答的过程当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创造轻环境,鼓励学生去说。教材分析: (六年级)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8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 习作”“回顾 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2、教材的主要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 习作” 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重难点分析:重点:1、养成较强的读写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难点: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教学措施: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2、盲文读写教学:教学中,在强调书写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书写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4、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5、习作教学: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 学 进 度 表(七年级)周次章节(单元)课 题课时重 难 点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童趣理想行道树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古代诗歌五首化石吟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羚羊木雕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寓言四则545554444444444444444446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教 学 进 度 表(六年级)周次章节(单元) 课 题课时 重 难 点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感受自然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第三单元:心灵之歌第四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第五单元:初识鲁迅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七单元:人与动物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1、 山中访友2、 山雨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语文园地 一 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语文园地 二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用心灵去倾听 语文园地 三 13、 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青山不老 语文园地 四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语文园地 五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综合性学习:与诗同行 21、 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1 23、最后一头战象 24、金色的脚印 语文园地 七 25、 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语文园地 八 12142221421225213254312534721214221125重点:1、养成较强的读写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难点: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教 学 进 度 表(五年级)周次章节(单元)课 题课时重 难 点010203040506070809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我爱阅读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第三单元:学习说明性文章第四单元:生活的启示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第七单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1.窃读记2小苗和大树的对话3 走遍天下书为侣4我的“长生果” 5 古诗词三首6 梅花魂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 9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12假如没有灰尘13 钓鱼的启示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慈母情深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 21 圆明园的毁灭22狼牙山五壮士23难忘的一课24最后一分钟25七律 长征 26 开国大典27青山处处埋忠骨28毛主席在花山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教 学 进 度 表(四年级)周次章节(单元)课 题课时重 难 点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第三单元:中外童话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第六单元:人间真情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第八单元:科技成就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13、白鹅14、白公鹅15、猫16、母鸡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20、古诗两首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4、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5、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 学 进 度 表(三年级)周次章节(单元)课 题课时重 难 点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第二单元:名人故事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第四单元:细心观察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1 我们的民族小学2 金色的草地 3 火烧云4 槐乡的孩子5 灰雀6 小摄影师 7 奇怪的大石头8* 我不能失信9 古诗两首10 风筝 11 秋天的雨12* 听听,秋的声音13 花钟14 蜜蜂 15 玩出了名堂16* 找骆驼17 孔子拜师18 盘古开天地 19 赵州桥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1 古诗两首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24* “东方之珠”25 矛和盾的集合26 科利亚的木匣 27 陶罐和铁罐28 狮子和鹿29 掌声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1 给予树32* 好汉查理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5、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6、讲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