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_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练习.docx_第1页
湖南省茶陵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_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练习.docx_第2页
湖南省茶陵县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_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练习.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基础知识填空】 _ 如_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_ 如_ _ 如_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_2)_3)_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两方面:一方面_;另一方面_.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自身_和_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其基础是_调节。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为两方面:(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_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 的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 越复杂,其 就越强, 稳定性越高, 稳定性越差。【巩固练习】1、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2、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取食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多种瓢虫(蚜虫的天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其中有捕食、寄生,种间互助等B科研小组需用标志重捕法对某棉田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定期调查,用于构建数学模型C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特生态系统的稳定D通过保护棉蚜天敌的生存环境,能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3、下列生理活动可“双向”进行的是()A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B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D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和狼之间的能量流动4、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同学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封成生态缸,然后将其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小鱼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气B小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C小鱼以植物为食并获得能量,植物从小鱼的粪便中获得营养和能量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环境中,小鱼和植物都将会死亡5、下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苔原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6、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8.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4)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9、科研人员为研究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的种类数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1)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是通过_和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同时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2)人工引入互花米草后,实验区昆虫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