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3课诗词三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1.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怀旧空吟闻笛赋B. 忽复乘舟梦日边C. 到乡翻似烂柯人D. 拔剑四顾心茫然2.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C.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B. 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C.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D.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象征的手法,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现实主义的诗风。4.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5.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C.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6.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盘珍羞/直万钱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 直挂云帆/济沧海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C. “婵娟”本义是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8. 默写。 (1)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 , 。“ , ”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 , ”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 。“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9. 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 ,字 ,号 ,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代表作有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等。(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 。诗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洛阳人,有“ ”之称。10. 填空。 (1)苏轼,字 ,号 , (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 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之一。(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 , 。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11.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边。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7小题)12.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2)长风破浪会有时会: (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 (5)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1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赏析。【详见本课“考点链接”】14.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15.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1)不知天上宫阙宫阙:(2)何似在人间 何似:(3)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17.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注释】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宋词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柳永、李清照(婉约派)。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六、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19.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金樽( )珍羞( )投箸( ) 侧畔( ) 长精神( )20.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宫阙( )琼楼( )低绮户( ) 婵娟(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得出正确的选项。本题要求找出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答题时不但要理解诗句,同时要把握相关的典故内容。本题各项运用的典故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西晋向秀的思旧赋);B.忽复乘舟梦日边(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王质烂柯);D没有运用典故,故选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赏析的能力。平时要重视汉字的书法练习。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行书笔断意连,牵丝不断;劲健雄峻,神韵飘逸;笔意流畅,粗细相间。“和谐匀称,端庄整齐”是楷书的特点。故选C。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题,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分析判断。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本题D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故选D。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主题及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得出正确的选项。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已然物是人非。表现世态变迁巨大及回乡时生疏而怅惘的心情。ACD均正确,故选B。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主题及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得出正确的选项。本题颔联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ACD均正确,故选B。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通读全句,弄清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根据句意断句就行,或者是根据诗歌韵律断句。D选项的断句应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ABC均正确,故选D。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句及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学生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本文的上阕讲述的是抒发了作者的矛盾心情,与徘徊之情; 下阕中则转变为积极,旷达的思想感情。ABC均正确,故选D。8.【答案】(1)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注意“渡”“箸”“拔”“沧”“赋”等字的正确书写。9.【答案】(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李杜”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2)刘禹锡集 刘禹锡 梦得 “诗豪”【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作家作品的把握能力。对于文学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本题要识记李白和刘禹锡的相关内容就可以答出。10.【答案】(1)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2)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对于文学常识,平时要多加积累,多看多记,包括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作品、名句等。有了丰富的积累,做题时才得心应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只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注意“婵娟”“琼”等字的书写。11.【答案】(1)发愤(发奋)(2)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3)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与“立志”相对而又词性相同的词语可以是:发愤(发奋)。(2)本题考查学生给对联拟写横批的能力。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是同对联相配的横幅。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横批示例: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3)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据此可知,此题应填右边。12.【答案】(1)同“馐”,美味的食物(2)一定、必然(3)渡(4)以诗相答(5)增长,振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反复阅读诗歌,整体感知大意,结合语境,分析该字的含义。阅读诗歌可知,本题要注意“羞”是通假字。13.【答案】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此题的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据此可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14.【答案】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此题的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15.【答案】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此题的答题步骤为: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阅读文本可知,诗歌尾联用典寓意。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16.【答案】(1)宫殿(2)哪里比得上(3)什么时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反复阅读诗歌,整体感知大意,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本题通过阅读诗歌可知,要注意“何似”“何事”的解释。17.【答案】【小题1】又恐 何似【小题2】(1)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2)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反复阅读诗歌,整体感知大意,结合整首诗歌,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可知苏轼的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学生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阅读文本经分析可知,“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和痛苦之情;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18.【答案】【小题1】作者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作者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广播电视天线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农业技术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环境监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目的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医技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房管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0-2025年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通关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金融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医销售药销售工作总结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仓库出错货款报告范文
- 银行下半年对公账户新增存款营销活动方案
- 健康管理中心运营与服务流程规范
- GB/T 2820.7-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7部分:用于技术条件和设计的技术说明
- HG∕T 4281-2011 塑料焊接工艺规程
- 自考08257《舆论学》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HG20202-2014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中学舆情应急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