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1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2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3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4页
必修三第二单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考纲点击 高考考点 本课重点 课标要求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2.传统文化的特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4.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5.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主体和基本途径1.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2.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3.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4.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5.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二自主复习【知识要点一 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民族文化(1)重要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2)连线区分民族文化独特性的两大表现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民族节日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3)判断: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双重遗产。()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长城、九寨沟、黄山、庐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2.透视文化多样性(1)意义:人类社会的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 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3)正确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重要意义(1)发展 文化的内在要求。(2)实现( )的必然要求。 (5)遵循原则:各民族文化 。3.文化传播(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 等。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2)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标志:面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基础巩固】 判断: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一回事。()连线:口语 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电视 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互联网 更生动、形象和真实手机短信 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电子读物 以精炼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4.文化交流意义:古代中华文化对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探究思考】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材料一:2011年是中国与奥地利建交四十周年,为此奥地利政府将2011年命名为中国年,并与中国联合举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材料二: 2011年10月22日国家大剧院盛邀六个国家的艺术大师,重磅打造的一部罗西尼经典歌剧灰姑娘在北京首次亮相。从2007年12月成立至今,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观众享受高雅艺术的首选之地、世界演出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圆点。材料三:2011年11月1日,“走进南京-非洲五国画家南京行作品展”在南京市书画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举办,对进一步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更体现了中非友谊的美好结晶。思考:1. 国家大剧院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在各国举办中国年活动有何意义?3.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认识中非文化交流??【真题体验】1.(2011福建文综)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2(2011福建文综)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3.(2010北京文综)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C. D.4. (2010安徽文综)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5. (2010江苏单科)近年来,中国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说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6. (2010江苏单科)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知识要点二:文化的继承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自主复习】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1)重要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 。(2)表现形式:传统 、传统建筑、传统 、传统思想。【基础巩固】判断:传统习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 传统文艺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感受文化的继承性。( )连线:传统习俗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艺 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统思想 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习惯2.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2)鲜明的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3.传统文化的作用(1)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如果 ,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正确面对传统文化的意义(1)对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对个人: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5.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判断:(1)彻底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 )(2)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文化继承与发展(1)关系: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即“ ”的过程。(2)正确处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影响因素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变革。 判断: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充分表明了科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思想运动中各种思想相互对立、争辩导致社会混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 文化的功能。随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探究】 评价:对待传统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要发展。【练习巩固】1. 长分离,情何堪?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富春山居图,一年多来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2011年6月1日起,分割了361年的作品在台北首次“团圆”,在同一个展柜中携手展出。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终于实现D.传统文化是促进统一的决定因素2. “不要赶热闹、围观、起哄,先要搞清楚传统文化是什么,既不要抬高,也不要贬低,而是要提炼先人的智慧。”如今的国学热需要冷静看待,否则将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形象,导致形式主义和浅薄低下。这表明()A.应该坚决反对当前的国学热B.对传统文化应该辩证分析、把握其精髓C.应大胆抛弃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D.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要全面恢复传统文化3. 2011年孔子文化节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宣传主题。今天,我们举行孔子文化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对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契合当今时代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A.先继承、后发展是促进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继承传统文化就可以促进当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D.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不可兼得4. 近年来媒体上有关中医存废的话题很热,有人说中医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有人则说中医理论是伪科学、中医误国,要废弃中医。其中典型的两位,一位是文化大师余秋雨,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余秋雨说我们老讲四大发明,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相信最早的发明是天文立法,第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非常重要的发明肯定是中医中药。在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人口数字能够延续下来,它需要有生理和物质的一个载体,文化需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就和这个紧紧有关了,所以我肯定不同意取缔中医。何祚庥说中医学理论的主流是不科学的,存在基本判断的错误;中医的阴阳五行,简直不知所云,越听越糊涂。应该说中医里的阴阳五行是典型的伪科学。现在批评中医,就是为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将来退出历史舞台创造条件,现在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历史的必然。(1)现代西医学是200多年小白鼠吃出来的,而中医是5000余年人吃出来的。据此,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论,你赞成哪种观点?(2)以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实现更好地发展?5. 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知识要点三: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途径】【自主复习】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1)“源泉”强调一切文化创新 于社会实践。(2)“动力”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必要性,社会实践需要文化创新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二是可能性,社会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充足的条件。【判断】(1)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 )(2)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艺工作者作用不大。( )2.文化创新的意义:是文化 的重要保证。(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 。(2)促进 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文化创造的主体: ,要求: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走 的道路。【判断】(1)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所有文化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4.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离开对传统文化的 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 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必须以世界 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 、 。【基础巩固】(1)选择: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消除文化间差异、实现文化大融合的过程(2)思考: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5.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6. 文化创新的要求:(1)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 ,大胆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探究思考】辩证认识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真题体验】1.(2011安徽文综)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2. (2011广东文综)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事例中体现了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 B C D3. (2011江苏单科)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 B. C. D.4. (2011天津文综)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5. (2010北京文综)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跑,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6. (2010浙江文综)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7. (创新题)十自2001年实施“文化新城”战略以来,东莞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如今又坚实踏上向“文化名城”华丽转身的征程。十年让文化建设喜结硕果:市财政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展览馆等10多项重大文化工程,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7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万人次重塑“名城”之魂的定位,再一次让这片历史久远的热土沸腾。东莞在文化新城的生动实践中认识到,文化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更是发展这个硬道理中的“硬功夫”。以文化体制改革为标志,改革“破茧”成为推动东莞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正是坚定不移的创新,让文化事业呈现动人局面。放眼全国,文化之于东莞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精神世界,更在于其与东莞制造可实现完美联姻。 试分析深圳在从“文化新城”建设到“文化名城”建设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知识点一】探究:1.提示:为各国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传播。2.提示: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3.(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2)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3)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真题】1-6 DBCBBD【知识点二】【探究】提示: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习题】BBB 4.(1)支持中医的发展。中医是经历几千年实践总结和发展的中国的宝贵财富,具有西医所没有的独到的方法,将中医视为“伪科学”是无根据的主观妄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必须予以反对。对于中医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2)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真正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5. 【答案】(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这就是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新形式。【知识三】【探究】一方面要看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要看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为社会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真题】1-6BBCACC 7【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无论是“文化新城”建设还是“文化名城”的建设,都是社会实践的要求,也是社会实践的推动。(2)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新城”建设到“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同时推动“东莞制造”的转型,体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也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文化新城”建设到“文化名城”建设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知识点一】探究:1.提示:为各国文化的展示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传播。2.提示: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3. 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2)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3)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真题】1-6 DBCBBD【知识点二】【探究】提示: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