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城市化备课资源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提升阅读图表的基本技能。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树立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难点:运用地理数据,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地理事实)的能力培养突破方法:引导读图析表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运用多媒体辅助进行启发教学学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观看:1、影像民工潮片断2、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3、课件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并提出问题: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什么是城市化?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互动交流,共同探究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南京城市用地变化,诸如“号称南京第二商圈的湖南路以北地区以前是什么样子”等。师生交流1)在学生的交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提出: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进而言之,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2)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上标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请问这是依据什么划分的?教师补充:小城市 :20万 (市区非农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大城市 :50万100万特大城市: 100万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教师点拨:通过影像资料以及学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有以下明显的变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以将这三点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其中第点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4)所见所闻:学生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己见解。信息传递,过渡承转资料1: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单位:)1950年1980年2000年世界293947发达国家506772发展中国家172544资料2:全球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配情况:(单位: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960年62521980年1031192025年(预计)153486资料3,以美国为例,50年代后不同年份郊区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万)1950年1960年1970年4 0006 0007 600除洛杉矶以外的12座最大城市,19501971年城区人口:由2 625.3万降到2 552.4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由1 463.5万增到1 714.7万资料4:人教版地理必修2 P32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问题探究,实例分析1) 市化进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动一动:学生动手设计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常见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3)比较英、美、日、巴西、印度等国的城市化的开始时间、发展趋势各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个阶段?4) 教师补充:中国的城市化。5)提供图片: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要求:用目前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比一比:看谁讲得完整,讲得清楚,讲得透彻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其中后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板书展示一、什么是城市化1、城市化含义:2、城市化的基本特征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一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课堂作业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D特大城市的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大城市不断涌现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世界城市化速度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B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市区失业人口增多D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城市化水平,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 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 曲线。 (2)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 曲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 、 、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参考答案:(1) (2)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 (3)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4)起步早 城市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教学反思读图表能力的培养是地理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本节课图表较多,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表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后反思 第三节城市化备课资源新华社:2011年,北京将把小客车牌照发放的数量限制在240,000以内,为今年车牌发放数量的1/3,并且,只有住所地在北京的居民方能才有资格持有。无北京牌照汽车将被禁止于高峰时段在北京市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行驶。拍客实拍上海老住民的居住现状并感评:上海很富有,上海也贫囧。上海富人多,多是外地人;上海老住民,不乏贫囧人。看这棚户区的居住环境便可知其一二。所以,我们没必要盲目迷信上海。上海的财富是属于敢闯敢干善于思考并能够抢抓机遇的人的。好在上海发展快,建设规模大,力度大。光化学污染:汽车、工厂(主要是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第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主要是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第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体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被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成分复杂,他们对人及动物等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眼睛和粘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办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总结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找出相应对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对策突破方法:合作探究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按任务分头准备探究材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学生观看:1.影像民工潮片断2.课件展示北京汽车限购条例3.课件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上海市的居住思考:城市化带来了哪些问题?讲授新课:信息共享 动态调整课前分的污染组(又分空气污染调查小队、水污染调查小队、噪声污染调查小队、固体废弃物调查小队、光污染调查小队)、交通组、住房组、就业组、人口组交流各自的调查结果。学生虽然分组调查某一方面的环境问题,但因为环境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问题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环境问题组合在一起。并且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生在交流调查结果时可能会出现多元素的结论。教师应围绕教学中心目标,因势利导的完成教学任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投影上海市的卫星城镇建设、交通改善图以及住房图等,探讨上海为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1.想一想在城市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上海市的经验,想想解决城市化问题除此以外,你还有哪些高见?2.议一议你赞同“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还是赞同“边发展边治理”的发展模式?抑或你有更好的发展模式的建议。3.未来展望生态城市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例,学生诘疑、探讨生态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前引外联,活学活用1. 分析南京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除了共性之外,有没有自己的个性问题?2. 就南京某个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展开集中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3. 南京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打造生态城市?请为自己的家乡出谋划策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板书展示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极大地改变地理环境二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环境质量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二、解决办法: 1治理污染改善城市环境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3控制城市规模课堂作业1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断扩大大城市规模 B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C限制发展中小城市 D城市职能向综合性发展2关于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由大气污染引起,并对酸雨降落区及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B主要由废水任意排放引起,并主要对水环境造成污染C主要由工业固体废弃物引起,并主要造成城市环境的污染D主要由气候异常引起,对全球环境均有影响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34题: 3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4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职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5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A、工业“三废”; B、建筑工地; C、汽车;D、居民炉灶;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各代表何种污染治理措施?甲 ;乙 ;丙 ;丁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 和 环境。(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很多,缺少足够的 和分解者,因此,对废弃物 。(5)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此图中尚未反映出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 。参考答案:1 (1)从左至右、由下至上依次是AEFBCD (2)除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洞察及研究
- 船舶能效提升-洞察及研究
- 金融场景需求适配-洞察及研究
- 细胞间连接蛋白作用-洞察及研究
- 家庭农场共建与利润分配合同
- 多因素身份认证-洞察及研究
- 小酒吧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成本加酬金施工合同范本
- 土石方工程合同居间协议
- 固定总价EPC合同范本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 完整解读新版《英语》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PPT课件
- 《国际商务(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