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2011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解析】(1)该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 (2)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次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其实,西部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因石油是液体且运量大,加上本区沙漠广布,自然环境恶劣,选择管道运输是最佳途径。 (4)该图中绿洲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描述方式就是集中规律,事实上,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发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沿岸,这种分布特点应该说近似于常识。根据第(1)问的分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其制约因素主要就是水资源。 (5)第一问考查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有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可以判断城市规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考点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例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2)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原因有 、 、 、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3)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该处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问题。弱水水源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弱水水量减少,下游的乙湖由于缺水而枯竭,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考点2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荒漠化的防治要以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为原则,结合荒漠化形成原因,治理荒漠化的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例2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的四大沙源地之一。读下图和表,回答(1)(3)题。,(1)石羊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民勤地区成为沙尘暴沙源地的根本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降水不足 C植被覆盖率较低 D人类活动不合理,B,D,(3)针对民勤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有( ) A跨流域调水 B在山体上撒草木灰,增加融雪量 C培育耐旱作物 D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D,【解析】(1)民勤地区位于甘肃祁连山脚下,其河流补给方式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丰水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夏季,冰雪融水最多。 (2)从表中数据比较可知,40多年来石羊河的年均径流量变化不大,而下游民勤地区减少最严重,主要是由于上游过量取水导致。 (3)民勤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取水过量,导致下游水资源紧张,对此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是最可行有效的办法。,考点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2)人为因素与水土流失,考点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例3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甲和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形区的名称是 。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黄土高原,(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且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解析】从图中可知垂直自然带的基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海拔为1000米左右,一月均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左右,由此可知该地形区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山地的垂直带谱东西两侧高度不一,其主要差异为水分不同造成的。该地区降水少,多出现旱灾,同时春初和秋末多出现冻灾。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一、选择题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13题。,1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C,B,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围湖造田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B,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5题。,4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B C D,【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C,5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D,【解析】导致B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我国某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如下:油松、樟子松、白桦、白榆、杨、柳、油松、柠条、胡杨、云杉、侧柏、旱柳、小叶杨、梭梭、白刺、柽柳、枸杞、沙柳、沙棘、沙拐枣、沙冬青等。据此回答67题。 6. 该地区可能为( ) A长江中上游 B南部沿海 C西北干旱荒漠区 D横断山区,C,【解析】题干中的植被多具有耐旱的特征,因此应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7该地区造林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台风 B抵抗寒潮 C防治水土流失 D防治荒漠化,【解析】 在西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主要是防治荒漠化。,D,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广泛分布的某种景观。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对该地区“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解释,合理的是( ) A降水多为急性暴雨 B植被覆盖率高,地势平坦 C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D位于盆地底部,便于地下水汇集,C,【解析】图示景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岩溶洞穴,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成为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故该地区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说法。,9下列有利于控制该地区石漠化范围扩大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大种植业比重 C跨流域调水,增加地表水水量 D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A,【解析】该地区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口压力过大、毁林开荒等人为原因。控制石漠化面积扩大需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种植业面积。,二、综合题 10读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局部区域)及其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最适合甲处的是( )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2)图示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 。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从气候因素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3)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请简要分析其产生的人为原因。,B,温带草原带,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降水较少,使土壤干燥;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加剧水分蒸发。,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11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地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 (2)垦荒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问题是 , 当地人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而且时间长;地形较平坦,缺少风力屏障(摩擦力小);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冬春季节高低纬度间获得热量差异大,气压梯度力大。,土地荒漠化,目的: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或减少风的侵蚀力);翻耕后秸秆返田,增加土壤肥力;截留水分,增加土壤水分。,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学而时习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WPS考试全方位扫盲试题及答案
- 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WPS文档插入音视频题及答案示例
- 2025年计算机一级技能提升试题及答案
- VB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考察题及答案
- 2025年汉语语用能力试题及答案揭示
- 紧跟潮流的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Photoshop学习策略分享试题及答案
- 养鸭场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与投资回报预测
- WPS协同办公功能简介试题及答案
- 大熊猫调查表格三年级下册
- 工程量确认单
- CISP-PTE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无机化学之锡铅重要化合物介绍课件
- 分析色觉检查图让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 初三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16篇)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1
- 互联网深海鱼的结合辣鱼酷商业计划书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表格(尾矿库洪水计算)
-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
- (职业技能考试题库)起重机械指挥知识点练习题库、安装起重工技能理论知识点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