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定稿课件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定稿课件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定稿课件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定稿课件_第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定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原因分析,就业难,柳欣 李巧 孙嘉馨 余瑞琪 袁芳 张晓聪 彭楚瑜,-,新浪微博消息,【今日看点:大学生就业有多难?】“从今年开学,我就到处投资料,见庙就烧香,送出的求职简历都有一本书厚,参加大小招聘会不下30次,累得人仰马翻,但没有一点效果。”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被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究竟为什么这么难?,大学生,原因分析,就业难,大学生,原因分析,就业难,供给【supply】,需求【demand】,政府【government】,总结【summary】,供给,劳动力大学生心理及素质,培养劳动力的环境家庭、校园及教育体制,需求,宏观市场经济结构,微观 企业和中介,政府政策,供给,1.,-,供给,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素质分析 1.盲从热门专业,对于所选专业缺乏了解; 2009-2010年十大热门专业就业率情况统计图,近三年十大热门专业就业分析,-,供给,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素质分析 2.专业预期过高,挑瘦拣肥,就业价值观存在严重的问题; 3.自我认识不够,没有准确定位,目标不清晰; 应届大学生毕业职业目标的调查: (抽取样本1898份,调查结果如下:) (统计时间:2004年6月,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供给,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素质分析 4.缺乏创业冒险精神,且青睐于稳定的工作,求稳心态过重;,我国2007-2011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供给,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08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调查表: (调查人数186),-,供给,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5.追求大城市,过于向往发达地区,-,供给,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素质分析 6.过分关注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注重非专业素质培养,综合素质低;,-,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主导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主要因素,-,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I.高等教育未能与社会的需求接轨; II.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不够重视; III.学校对热门专业的过度吹捧误导学生的专业选择; IV.大学大规模扩招导致教育过度与文凭贬值现象,并且进一步导致人才市场上的 供需错位,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I.高等教育未能与社会的需求接轨; II.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不够重视; III.学校对热门专业的过度吹捧误导学生的专业选择; 我国自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之后的失业率变化情况:,-,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模拟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模型图,-,供给,二.教育体制与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V.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一个能够全面体现出学生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VI.老师脱离社会,无专业工作经验;,供给,需求,2.,宏观:经济结构,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理论失业和空位并存,社会上的劳动力市场多为行业性,地区性的局部市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劳动力之间是有差异和难以替代的,诸多壁垒的存在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的并存。,-,-,宏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人才结构 区域性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导致需求变化过快,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矛盾双方: A:四年一个周期的专业设置 B:产业结构的调整 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带来职业、职位、岗位的巨大变化。四年前与四年后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数据来源:2012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人才结构失衡,使需求错位现象发生。,1.行业内部人才类型的错位。,-,。,2,2.不同行业之间需求的错位。 其中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区域性经济不平衡,地区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受阻,需求差异明显,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微观:企业和中介,企业用人观念的问题 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的缺陷,-,企业用人观念落后,降低了对大学生的需求。,1、救火式选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没有将用人与公司战略发展有效结合。,-,2、企业用人标准严苛,对大学生存在歧视,如性别、工作经验等方面。,-,人才市场和中介与需求脱轨,粗放式管理缺乏有力监管,1、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 2、中介机构普遍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 3、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需求,3.,政府,一.就业服务不到位 1.政府有提供就业信息的职能 现今我国人才市场面临着就业市场不规范、不完善、就业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并且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平台,使得就业市场供需双方不能有效了解彼此信息,增加了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2.政府有提供就业中介的职能 首先,在完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其次,没有很好的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当前存在的中介机构既不规范,诚信度也差,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就业服务质量。 3.就业率和失业率的统计重视不够 大学生就业率和失业率失真: 现行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有缺陷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政府,二.就业政策执行监督不力 政府过分注重其政策执行及主导能力的运用,而忽视了其监督的职能。导致就业市场不规范,就业歧视、不平等协议、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阻力。 2013年4月教育部声称: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然而只见雷声不见雨点,就业市场混乱、不规范的现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政府,三.就业立法滞后 政府责任的实现离不开立法的保障,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虽然也有一些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但总体上比较笼统定主要针对的是直接歧视, 而没有将劳动就业中存在的大量间接歧视包括进去。可操纵性差,很多受歧视的劳动者根本无法获得保护。 在一些企业、行业乃至政府部门,以种种带有歧视性的理由、凭着个人好恶和偏见将劳动者拒之门外的情况时有发生。 同大学生就业歧视相似,很多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实际操作上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这些法律上的漏洞和缺陷,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政府,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