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3黑龙江省延寿县社会实践报告乡村小学部分黑龙江省延寿县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乡村小学部分2006年暑假北京物资学院会计系社会实践团来到黑龙江省延寿县进行了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黑龙江省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整个调查报告分为普通农户和乡村小学两个部分,本部分主要想通过受教育情况和社会反映来了解黑龙江省普通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从而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影响现代农村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因素。首先,关于乡村小学调查的几点说明:1、 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小学教师访谈、小学生访谈和农户访谈。2、 本次接受调查访问的师生共计43人,是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及班主任老师。3、 本次调查采取一份问卷访问多人的方式,即一份问卷承载着几个小学生或老师的信息。4、 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5、 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取自本次社会调查的农户问卷访谈的部分内容。6、 部分资料取自延寿县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文件及当地教育部门。7、 小学生问卷发放16份,全部回收;教师问卷发放一份,全部回收。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黑龙江省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的观点,具体如下:第一, 课业负担比较适宜我们进行了课业负担和课后学习时间的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2.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认为课业负担一般或比较轻松的则占87%以上,并且60%以上的小学生每天在家学习不到一个小时,而且主要是完成作业,基本没有额外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在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是很少见的。城市的小学生被学校和家长布置的两座沉重学习大山压得加速成为小“四眼”和小“某某家”了,而乡村孩子虽然学习负担轻,但是家庭负担重,为家里分担农活和劳务是每个学生的家庭作业了,这是城乡适龄儿童的最大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程度不同以外,我们认为很重要的是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平衡。农村小学生虽然没有城市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是他们比城镇孩子多了那份纯朴与自由。从被访的小学生和教师的反映来看,农村的学生更加渴望了解和获得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和文体娱乐各方面知识和信息,但是非常缺少合适、集中、专业的渠道和项目。在彻底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农村学校严重缺乏相关软硬件设施来承载这些项目,尤其是硬件设施。我们认为,设施缺乏的原因中,资金不足是次要的,关键是相关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设施管理维护制度。第二, 普遍正确对待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深入人心,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同,从访谈和调查中,我们体会到农民和其子女日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接受调查的80%的小学生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非常有用,其中92%有这样认识的学生觉得课业负担一般或轻松,并且83%会经常看新闻节目或报纸。在访谈中,更有很多小同学说要好好学习考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平时比较厌恶学习的学生也如此想法。虽然仍然有部分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育无关紧要,并不支持子女上学,但是周围的人们都觉得孩子应该上学接受教育,同时“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影响力也促使着这部分人改变想法。在农户调查中,所有被访者都表示如果有可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上大学。可问题是,目前除了现有课本知识,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课外适宜的中小学读物,我们这次所送去图书只是杯水车薪,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对此应有所规划。第三, 辍学和上学难问题仍然不可忽视上面说到农民对待知识作用的认识普遍改善,但是辍学问题仍然存在且不可忽视。虽然资料表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不高,但是通过我们调查有这样一个比例,在10个受访的小学生中,就有4个人的兄弟或姐妹没有完成基础教育就辍学了。前面已经提到基本上农民都希望子女受到更多的教育,可是为什么还会有比较多的辍学呢?根源在于经济因素,我们调查结果也是如此。延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70%是丘陵山地,“靠天吃饭”毕竟是脆弱的经济模式,尤其是主要种植旱田的农户更是收入微薄,好一点的家庭一年的纯收入仅够保障基本生活,盖新房都得靠贷款(贷款利息还上涨),虽然义务教育几乎免费,但是供应孩子在村子外上学的费用还是很困难。一旦经济条件紧张,孩子就会辍学,这样的情况大量发生在初中升高中阶段,因为高中费用最大且更多家长认为念到初中就够了。除了辍学和经济负担之外,农民家长们还有很多担心。在很多农村是没有小学和幼儿园的,所以必须把孩子送到邻村或很远的乡镇上学,这样孩子上学和放学的安全问题就突出了,尤其在冰雪覆盖的冬天。另外,在乡镇上幼儿园不仅贵,还会受到个别幼儿教师城乡区别近似于歧视的待遇。而在小学,更有个别教师让班级的学生为其自己的庄稼干活,这种事情以前发生在我们的父辈身上,并且那是文革时期。脆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基层基础教育的不规范造成了今天农村适龄儿童的上学难。第四, 压力提前与心理成熟我们知道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竞争压力不同,这让城乡孩子面临的各种压力也不同,也就是城市学生要比农村学生提前和更多的感到有心理压力。从我们的调查中却得知有47%的小学生感觉作为学生有压力,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压力的含义,但是仍然可以表明现在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压力感在扩散和提前。而在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压力来源时发现压力来自父母、学校和自己的分别占37%、25%和37%,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对社会压力没有什么意识。我们在研究农村学生课业负担感、对知识认识程度和课后学习时间三者的关系时发现,三者之间居然没有必然或紧密地联系。但是在加入压力感因素之后,关系变得明晰,初步看,课后学习时间长短与课业负担感和对知识认识程度无关,与压力感及其来源有关,而且压力感也影响着课业负担感。具体情况是,感觉做学生有压力的一般将课后学习时间放到一小时左右去考虑,并且感觉课业负担在一般以上;而没有压力感觉的课后学习时间都在一小时以下,且课业负担感觉都是较为轻松。有一个案例,这位小学生觉得压力主要来自自己,他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并把自己课后学习时间安排在23小时,这是在我们调查中发现课后学习时间最多的。此外我们还对“心里话最想和谁说”、“平时课余做什么”和“与同学关系如何”等类似于放松压力途径作了同步调查,我们发现在忽略学习习惯等因素情况下,如何释放压力也和课后学习时间有关系。有20%的小学生选择不和任何人说心里话,和同学的关系也一般,而他们的课后学习时间都是在1个小时以下。样板戏中唱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心理成熟开始提前,教育界有责任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何释放压力。我们不怕青少年有压力,可是我们担忧的是部分孩子不会与他人沟通来释放压力,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总 结综合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黑龙江省延寿县的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整体良好,同时存在诸如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设施亟待加强和改善的问题,也必须注意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环境。科教兴国,科教亦兴农,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