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祛风湿药的定义、功效、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 2、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3、了解蕲蛇与乌梢蛇;南五加皮与北五加皮;汉防己与木防己的区别。,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概述: 一定义: 凡以祛除风湿、治疗风湿痹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二功效: 祛风除湿为主,兼有舒筋脉、通经络、止痛、强筋骨等作用。,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性味:辛、苦,温(凉) 归经:肝脾肾 辛能散风 肝-主筋 祛除肌肉、筋骨、 苦能燥湿 入 脾-主肌肉 经络间风湿之邪 温能胜寒 肾-主骨 而舒筋通络止痛 药理研究:本类药物多具有抗关节炎、镇静、镇痛、消肿等作用。,三适应范围: 适用于风湿痹证:肢体疼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腰膝酸痛、下肢痿弱等证。 痹症: 行痹、痛痹、着痹、热痹 共有症状:肢体关节痛疼痛,屈伸不利。 行痹:感受风邪较重,痛无定出,遇风则甚。行痹的特点为疼痛游走不定,时而走窜上肢,时而流注下肢。,痛痹:感受寒邪偏重,痛有定处,疼痛剧烈,遇寒加重。 着痹:感受湿邪偏重,肢体疼痛重着,肌体麻木不仁。着痹的特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疼有定处。 热痹:热邪郁于关节,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得冷则舒。,李士材医宗必读,“ 治行痹。以散风为主,御寒利湿辅之,再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以散寒为主,疏风燥湿辅之,再参以补火之剂,盖非大辛大温之品,不足以释其凝寒也。治着痹,以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仍不可缺,再参以补脾补气之剂,因脾强可以胜湿,气足自不顽麻。”,四配伍: 使用本类药物时,可根据痹证的性质、部位及病程长短的不同,作适当的选择和相应的配伍 行痹宜选散风力强的祛风湿药(防己、防风),并佐以活血养血之品(当归、川芎)。 痛痹宜选散寒止痛力强的祛风湿药(羌活、独活、乌头),并佐以温阳通络之品(桂枝、肉桂) 着痹宜选除湿力强的祛风湿药(木瓜、独活),并佐以燥湿、利湿、健脾药(苍术、茯苓、白术)。,热痹宜选寒凉而能清除热邪的祛风湿药(秦艽、防己、络石藤),并佐以清热凉血解毒药。 肝肾虚损而见腰痛脚弱者,当选能强筋骨的祛风湿药(桑寄生、五加皮),并配补肝肾强筋骨之品(杜仲、续断)。 病邪在表或疼痛偏上者,当配祛风解表药(桂枝、防风、羌活)。 病邪入络而见血瘀者,当配活血通络药(鸡血藤、当归)。 久病气血不足者,当配益气补血药(党参、当归)。,五注意事项: 1、痹证多属慢性疾患,需长期用药治疗。为服用方便,可制成酒剂或丸剂。况且酒剂还能增强祛风湿药的功效。 2、本类部分药物辛香苦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诸药性能,祛风除湿 或舒筋通络,或强健筋骨 风湿痹痛可疗,腰膝酸软可选 辛温香燥伤阴血, 阴亏血虚要慎用。,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肝脾肾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 辛以散风 苦以燥湿 入肝脾肾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温以胜寒 适应证:风湿痹痛属寒者。 配伍清热药,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重点药:独活、蕲蛇、木瓜 ;熟悉药:威灵仙,重齿毛当归,药材独活,独活,独活Duhuo神农本草经 要点:治风湿痹痛尤以下部为宜,兼解表。 命名:此物无风自动,得风不摇,故名。 别名:香独活,独摇草,川独活。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入药。 产地:山野自生,主产于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与炮制:秋末或春初采挖。炕干。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肾、膀胱(肝)。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分析: 辛以散风 肝-主筋 祛除筋骨间风湿之邪 苦以燥湿 入 风湿除经脉通气血行 温以胜寒 肾-主骨 达祛风湿,止痹痛之功 辛以散风 苦以燥湿 入足太阳膀胱经走表发散风寒湿 而解表 温以胜寒,临床应用: 1风湿痹证。 本品善祛风湿、散寒邪而通痹止痛。为治风寒湿痹常用药,因其性下行,故尤以下部寒湿(腰膝部)痹痛用之为宜。 2风寒挟湿表证。 本品除散风祛湿止痛外,又能发汗解表。治风寒表证夹湿所致发热、头痛、头重,多与羌活、防风、荆芥等解表散寒胜湿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3、少阴头痛。 本品入肾经而搜伏风,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用法用量:煎服,5一15g。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入肾与膀胱经,性善下行,既能祛风胜湿而止痛,又能祛风解表,主治风湿痹痛,尤以下部为宜;配伍解表药又可治风寒挟湿表证等。 鉴别比较: 羌活 风湿痹痛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治 独活 风寒表证 然羌活性较燥烈,解表力强,凡病邪在上在表,上半身风湿痹痛多用;独活性较缓和,善祛筋骨间风湿,凡病邪在下在里,下半身风湿痹痛多用。,棉团铁线莲,东北欣线莲,药材威灵仙,威灵仙,威灵仙Weilingxian新修本草 要点:祛风湿功能好,味咸软坚消骨鲠,治疗诸骨鲠咽。 命名:本品祛风湿功能好,疗效高,威力大而名。 别名:灵仙 来源:为毛茛科草质藤本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入药。 性味:辛、咸,温。 归经:膀胱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骨鲠。,分析: 辛散温通,性善走窜祛风除湿胜寒 筋脉通,疼痛止 味咸软坚而软化骨哽消骨哽 应用: 1、风湿痹痛。 本品为治疗风湿痹痛要药,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无论上下皆可用之。,2、诸骨哽咽 附:本草从新诗: 铁脚威灵仙,砂糖和醋煎。 一口吞下去,铁剑软如绵。 用量:治骨鲠可至30克。 威灵仙18g、砂仁3g、白糖30g、加白酒少量,煎后顿服(缓缓咽下) 威灵仙30g加米醋,水煎服用,治疗骨哽。 用量用法:煎服,69g 使用注意:体弱者慎用。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慢性食道炎均有良效。,乌头,川乌,乌头,川乌 性能:辛、苦,热。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本品辛热散寒祛风,苦热除湿,善于走散,止痛作用良好。 应用:1、风寒湿痹宜于寒重而痛甚者。 2、寒性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 寒疝疼痛、齿痛等。 按:今尚用于外科手术局部麻醉 用法用量:先煎、久煎;3-5克。 附:草乌头毛茛科北乌头的 块根。作用与川乌相似,毒性尤大。,五步蛇,药材蕲蛇,蕲蛇,蕲蛇 来源:蝮蛇科尖吻蝮蛇(五步蛇)除去内脏 的全体。 别名:大白花蛇。纲目:“花蛇湖、蜀 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 炮制:去头尾切块生用;黄酒润透去皮骨。,蕲蛇Qishe雷公炮炙论 要点:祛风通络,能透骨搜风,为治风湿日久顽痹之要药。 别名:白花蛇 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入药。 产地:产于湖北蕲州(原蕲春县)者为佳。故名蕲蛇。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分析:蛇性走窜,内走脏腑,外达皮肤,无处不到(风者百病之长,善性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药到达病处,而具祛风通络之功。,祛风入肝经,祛肝经风邪息风止痉 能“透骨搜风”为治风湿日久入络而成顽痹之要药。 凡风病重症尤为多用。且可定惊止痉,治疗小儿急慢性惊风,破伤风等。 应用: 1、各种风病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2、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 鉴别比较 蕲蛇 性温力猛有毒多治风病重症 祛风通络止痉 乌梢蛇 性平力缓无毒多治皮肤之风,蕲蛇 性能: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息风定惊。 本品性善走窜,可透骨搜风、通经络,又可攻毒,定惊止痉,善治内外风毒侵袭血分之疾,为祛风要药。 纲目:“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应用:1、风湿顽痹。 2、中风半身不遂。 3、麻风、顽癣、恶疮、皮肤瘙痒。 4、急慢惊风、破伤风。 用量:3-10克;研末1-1.5克。 按:临床常用眼镜蛇科银环蛇的幼体代替,又称小白花蛇。,乌梢蛇 来源: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别名:乌蛇、青蛇、黑花蛇、黑乌梢。 功用疏要:本品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作用与 蕲蛇类似,但无毒。临床用于风湿痹痛, 疥癣、白癜风,破伤风、急慢惊风等证。 附:蛇蜕可祛风定惊、止痒退翳,用于小儿惊风、皮肤疥癣瘙痒、目生翳障等。,乌梢蛇,药材乌梢蛇,乌梢蛇,贴梗海棠,木瓜,木瓜,木 瓜 性能: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本品温香为用,化湿为功,善祛筋络之湿, 长于疗转筋;又可和中。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筋脉拘挛、麻木不仁 的着痹。 2、脚气。 3、吐泻转筋。陶弘景:“最疗转筋。如转 筋时,但呼其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 愈。” 其他:消化不良。 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按:甘肃用木瓜海棠、毛叶木瓜等代用。,木瓜mugua名医别录 要点:为筋脉拘急要药,治吐泻转筋。 命名:木本所结,果实如瓜,故名。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四川 产于安徽宣城宣木瓜(质量好) 产于四川川木瓜(质量次) 采集炮制:夏秋季果实黄绿时采摘,纵切两半,晒干,生用。 性味:酸,温(芳香) 归经:肝、脾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分析: 香温化湿 入肝以祛筋脉之湿舒筋活络 味酸入肝 入脾以化中焦之湿化湿和胃 应用: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脚气肿痛 3、吐泻转筋 还能消食生津,治津伤口渴及消化不良等。,用量用法:煎服,69g 性能特点:本品以香温为用,以化湿为功。入肝经,以祛筋脉之湿,故能舒筋活络而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入脾经,以化中焦之湿,故能止呕止泻而治吐泻转筋。木瓜专祛湿邪,性偏走下,故凡湿邪下注,脚气、足膝肿痛等均可应用。 3药理作用 本品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有缓和胃肠肌痉挛和四肢肌肉痉挛的作用。此外,有保肝、抗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4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制成片剂内服,治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明显疗效。用木瓜配桂枝、白芍、甘草水煎服,治疗腓肠肌痉挛。,药材雷公藤,雷公藤,雷公藤,药材蚕沙,家蚕,蚕沙,药材伸筋草,石松,伸筋草,药材寻骨风,绵毛马兜铃,寻骨风,海风藤,药材海风藤,风藤,路路通,枫香树,药材路路通,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苦、寒。 归经:肝、脾、肾。 辛能散风 肝-主筋 祛除肌肉筋骨间风湿 苦能燥湿 入 脾-主肌肉 风湿去,经脉通, 寒能清热 肾-主骨 疼痛止 功效: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适应范围: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重点药:秦艽 熟悉药:防己、桑枝,粗茎秦艽,小秦艽,秦艽,药材秦艽(秦艽 ),药材秦艽(麻花艽),药材秦艽(小秦艽),秦艽,秦艽Qinjiao神农本草经 要点:性寒凉,善治风湿热痹;退虚热,清湿热。 命名:此物出秦地(陕西、甘肃),以根作罗纹 交纠者为佳,故名。 来源: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 产地:主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 采集炮制: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胃、肝、胆,功效: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分析: 辛能祛风 祛风除湿 入肝经 疼痛自止 苦能燥湿 主筋脉 筋脉通畅 入肝胆清肝胆经湿热而利胆退黄 寒能清热 入阳明胃经泄阳明胃经湿热而清虚 热,退骨蒸,风药多温燥而损阴,秦艽味虽苦,但其性微寒而不化燥,所以前人称秦艽为“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诸风药皆燥,惟秦艽偏润。”说明秦艽祛湿邪而不损真阴的特点。 应用: 1风湿痹证。(筋脉拘挛) 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通用药,痹证无论新久寒热均可用之,尤以热痹者更宜(发热,关节红肿) 2 中风不遂。 3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4湿热黄疸,用法用量:煎服,5一15g。大剂量可用至30g。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胃与肝胆经,性质平和。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无论新久寒热均可投用但以热痹用之最宜。又善退虚热而除骨蒸,治骨蒸潮热、小儿疳热;且能清利湿热而退黄疸,治湿热黄疸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抗炎、镇痛、解热、利尿、抗过敏性休克及抗组胺作用,并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糖升高 等,粉防己,药材防己,防己,防己 来源:防己科藤本植物粉防己、马兜铃科缠绕植物 广防己的根。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白木香;广防己木 防己、防己马兜铃。 炮制:生用。,防己 性能: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本品辛散苦泄,可祛风泄湿; 大寒清热;善走窜而下行。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湿热痹痛;配伍 温经散寒药也可治寒湿痹痛。 2、水肿、痰饮、脚气。 按:今研究两种防己都能降血压;汉防己可 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 用量:最多不超过15克。,药材桑枝,桑枝(上肢病的引经药),桑,桑枝 来源:桑科桑树的嫩枝。 功用疏要:本品多作为辅助性引经药使用,性平偏凉,偏行上肢。多用之上肢风湿热痹。,豨莶,腺梗豨莶,药材豨莶草,豨莶草,豨莶草 来源: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别名:母猪油、猪母菜、猪膏草。 炮制:生用;黄酒蒸制豨莶草。 功用疏要:本品苦、辛而寒,归肝、肾经。生用清湿热、祛风止痒;制用祛风湿、强筋骨。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今也常用于高血压;并有研究称可抑制疟原虫。,药材臭梧桐,臭梧桐,臭梧桐,臭梧桐 来源:马鞭草科灌木或乔木海州常山的嫩枝叶。别名:海州常山、海桐、臭芙蓉、泡花桐、臭牡丹、凤眼子。 炮制:生用。 功用疏要:本品可祛风湿、 通经活络。临床可用于风湿 痹痛、高血压病,也可用于 湿疹、痱子以及慢性气管炎等。,海桐皮 来源:豆科乔木刺桐树(树高可达20米)的树皮。别名:刺桐、钉桐皮、鼓桐皮、丁皮等。 炮制:生用。 性能疏要:本品苦辛燥散,可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作用良好。临床用于风湿痹痛,传统认为善治下肢疼痛;又可用于疥癣、湿疹瘙痒。,雷公藤 来源:卫茅科雷公藤的根、叶、花。 别名:黄藤根、黄药、断肠草、三棱花等。 果实呈三棱状。 炮制:生用。,雷公藤 性能:苦,寒。大毒。归心、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本品古本草未记载,始见于中国药用植物志。 应用:1、风湿痹痛今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可捣烂外敷、酊剂或其总甙片口服。 2、疔疮肿毒、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多 外用。 其他: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 紫癜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等。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斑秃等。 用法:文火煎1-2小时;须除去根皮 。 注意:控制用量;心、肝、肾、胃病患者慎用;孕 妇禁用。,药材络石藤,络石藤,络石,药材穿山龙,穿龙薯蓣,穿山龙,药材丝瓜络,丝瓜,丝瓜络,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性能特点: 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肾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分析: 苦能燥湿 祛除风湿 温能胜寒 入肝肾(肝主筋,肾主骨) 甘温主补 补肝肾,强筋骨 适应范围: (1)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无力,疼痛等风湿痹证。 (2)肾虚腰痛,筋骨痿软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桑寄生,药材桑寄生,桑寄生,桑寄生Sangjisheng神农本草经 要点: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命名:常寄生在桑、榆、柳、杨等树上,故名 别名:桑上寄生,老寄生,广寄生 来源: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河北、辽宁等。 采集与炮制: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生用。 性味:苦、甘,平。 归经:肝、肾。 功效: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味苦燥湿 入肝肾祛风除湿 质轻祛风 味甘性平主补入肝肾-补肝肾-固冲任安胎 肝肾充沛则筋骨强健-强筋骨 临床应用: 1风湿痹证。(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本品既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为治风湿日久,肝肾虚损,腰膝酸软常用药。常配独活、杜仲、当归等药,以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如独活寄生汤,2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病因病机:肝肾虚损,冲任不固。 本品既能补肝肾以固胎元,益血以养胎气而安胎。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药配用,如寿胎丸 用法用量:煎服,10一15g。 性能特点:本品苦甘性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而止痹痛,补肝肾而强筋骨、固胎元而安胎。治痹证日久,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尤为适宜。并善治肝肾亏虚之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等证。,药理作用 桑寄生具有降脂、降压、镇静、利尿作用。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它肠道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临床报道 桑寄生有良好降血压作用,为现代用治高血压病之常品。用治高血压病,以本品60g、决明子50g,日一剂,水煎服,有较好疗效。用桑寄生、葛根、丹参等份研末,每次4g,每天3次,治疗高血脂症,效果良好。用桑寄生制成冲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五加皮,药材五加皮,五加皮,五加皮 来源:五加科小灌木细柱五加的根皮。 别名:南五加、五花、文章草等。 纲目:“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 炮制:生用。,五加皮 性能: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本品辛散风,苦除湿,温补肝肾。可通经络而止痛,又可强壮筋骨、利尿。 应用:1、风湿痹痛宜于筋脉拘挛、腰膝痿软者。 2、肝肾不足,筋骨痿软、小儿行迟。 按:民谚:“浑身软如泥,离不了五加皮”; “两脚不会移,要吃五加皮”。 3、水肿。 注:临床使用的五加皮尚有北五加(香加皮)、刺五加(五加参)等。甘肃有短柄五加、毛叶五加、毛梗红毛五加、糙叶五加等品种。,鉴别比较: 紫苏 理气安胎(湿邪内阻,妊娠恶阻) 黄芩 安胎 清热安胎(胎热,胎动不安) 桑寄生 补肝肾,固冲任安胎(肝肾虚损 冲任不固 ,胎动不安) 南五加皮:补肝肾强筋骨(无毒)效佳 五加皮 北五加皮:强心利尿(有毒,不宜多用),药材狗脊(熟狗脊片),药材狗脊(生狗脊),药材狗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食品包装材料定制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知识管理云平台采购及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冶金铣刨机租赁与能源消耗综合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出行车辆租赁及二手车辆升级置换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LOGO定制设计及长期跟踪服务合同
- 2025年项目合作终止后新能源设备供应及替代方案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网络剧固定主演演绎权使用合同
- 2025年中小学素质教育辅导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市政道路绿化施工质量保障与监督合同
- 2025年高端定制家具生产与安装服务协议
- T/CSMT-YB 006-2023精密数字温度计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组建乐团协议书
- 兼职人员聘用协议书
- GB/T 45595-2025离心式制冷剂压缩机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金矿居间合同协议书
- 酒店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案
- 中医适宜技术在妇科的应用
- 乡土中国考试题及答案
- 运输公司八项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