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十七章 AD-AS模型[完成.ppt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1.gif)
![[经济学]第十七章 AD-AS模型[完成.ppt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2.gif)
![[经济学]第十七章 AD-AS模型[完成.ppt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3.gif)
![[经济学]第十七章 AD-AS模型[完成.ppt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4.gif)
![[经济学]第十七章 AD-AS模型[完成.ppt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2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d5cbccad-c094-49c4-9c92-627c4e6999475.gif)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七章 AD-AS模型,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IS-LM 分析模型是假定价格P是不变的 是Keynes理论,是治理萧条经济的理论 只要运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实际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就会提高 但实际经济并不总是处于萧条状态 当总需求提高时,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 本章要说明国民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ISLM模型讨论收入决定的三点不足: 第一,没有分析劳动市场,不知道两市场均衡时的收入是否是充分就业收入; 第二,没有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对总支出与均衡收入的影响; 第三,没有分析总供给变动对收入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决定的是个别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中,供求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量。 本章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AD Aggregate Demand,1.总需求AD,总需求: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表示。,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西方学者认为,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诸如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的政策变量,AD函数被定义为: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即Y=Y(P)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2.总需求曲线图示,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y,P,AD,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3.总需求函数的机制,(1)利率效应(凯恩斯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交易货币需求上升,引起利率上升,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向变动的现象。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量()。,(2)实际余额效应(庇古财富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 ( ),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3)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实际货币: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的货币。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水平变化,会影响到实际货币财富。,(4)汇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价格水平()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昂贵(),购买(),中国出口需求();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相对(),购买外国商品(),使得进口()。两项相加,中国净出口(),进而总需求量()。,4. 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9,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图示 :AE模型,价格水平为P1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y1,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图示 IS-LM模型,y1,y2,y,P,P1,P2,y1,y2,y,r%,r1,r2,LM(P1),LM(P2),IS,E1,E2,D1,D2,价格水平为P2时,均衡总支出总收入y2,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曲线。,P对IS曲线没有影响,5.AD曲线的经济含义,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反映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6. AD曲线的变动,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越敏感。 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等参数。,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h越小,则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利率水平下降幅度越大,从而均衡收入和AD增加的幅度越大,即AD曲线越平缓;反之,h越大,则AD越陡峭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d越大,则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利率水平下降程度既定时,投资增加的越多,从而均衡收入和AD增加的幅度越大,即AD曲线越平缓;反之则陡峭 货币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k,k越小,则价格下降引起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和AD增加的幅度越大,即AD曲线越平缓;反之则陡峭 简单乘数K()越大,则价格下降引起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和AD增加的幅度越大,即AD曲线越平缓;反之则陡峭,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使AD曲线右移。,y1,y2,y,P,P1,y1,y2,y,r,r1,r2,LM(P1),IS1,E1,E2,AD1,IS2,AD2,如扩张财政: 增加政府支出,IS右移。 在原价格水平下,形成新均衡,利率升高,收入增加。,相同价格下,收入增加后AD曲线右移。,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 在原价格水平下(p不变),形成新均衡,利率降低,收入增加。 相同价格下,收入增加后AD曲线右移。,案例分析: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总需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称为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 下降。29年-33年,实际GDP减少27%,失业率达到25%,同时物价 下降22%。经济学家在争论大萧条的原因,大多解释集中在总需求 的大幅减少,是什么引起总需求的收缩? 许多经济学家抱怨货币供给减少: 29年-33年货币供给减少28%。主要由于银行体系问题,银行持有大量准备金,美联储没有对大 萧条采取行动。 另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总需求崩溃的其他理由,如股票下降90% 减少了家庭财产,减少了消费支出。银行阻止了一些企业的投资。所有这些紧缩了总需求。 二战时期,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战争。 39年到44年,政府货物和服务购买增长了5倍。总需求的巨大扩张 几乎使经济中货物与服务的生产番一番,物价上升20%。失业从 1939年的17%下降到1944年的1%-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失业率。,大萧条会重演吗?,经济学家研究大萧条是因为它作为一个重大经济事件的内在趣味,也是为了给决策者提供一种指导,以便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更有信心地说明这一事件是否会重演,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由于大萧条的原因还没有达成共识,确定地排除另一次大萧条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导致大萧条的错误不会重复。美联储不会减少货币供给1/4,通货紧缩要对大萧条负责。 大萧条的财政政策错误也不可能重犯。30年代的财政政策没有帮助增加总需求,反而降低了总需求。现在很少有经济学家在面临失业时顽固坚持平衡预算。 现在还有防止大萧条时件重演的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倒闭不太可能。我们对经济的运行的了解尽管有限,但这有助于决策者对付大规模失业。,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AS Aggregate supply,总供给: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料所生产的产量。一般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描述总产出和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总供给总收入GDP。 AS定义 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AS函数Y=Y(P) 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9,一、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生产函数,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又称总量生产函数 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存量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1.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因此,在短期内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技术不变和K为常数的假设条件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宏观生产函数,N0,N,y,y0,2.长期宏观生产函数,长期生产中三个主要自变量在内的一切自变量均可以改变。 技术水平可以有很大进步; 人口的增长影响充分就业的劳动者的数量; 资本的存量随着积累的增加有着很大的变化。,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资本存量,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也称为潜在产量(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2,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劳动的需求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前提: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 劳动需求曲线取决于价格水平 Y=F(N,K,T) dY/dN=MPL=W/P,劳动需求量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W货币工资(名义工资) P价格水平 W/P实际工资 即企业按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选择 就业量,MPL随劳动投入增加而降低,利润,Pf(N,K),工资总额WN,N,y,总供给由总就业水平决定,而总就业水平又由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劳动需求曲线,N0,N,W/P,(W/P)0,(W/P)1,N1,设名义工资是W,实际工资是W/P。,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供给曲线,N0,N,W/P,(W/P)0,(W/P)1,N1,劳动市场的均衡,如果实际工资太高,则劳动的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就会降低,刺激企业的劳动需求,抑制劳动者的劳动供给,直到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需指出的两点,2.资本存量K由以往的投资决定。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决定经济的总供给。 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1.在有伸缩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可以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即充分就业状态。没有非自愿失业。,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宏观经济学的长期:超长期。宏观经济学的长期涉及人口、技术等因素,这些因素需要数年、数十年的时间。宏观经济学的长期要长于微观经济学的长期。 短期: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调整时间的长短。,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资本规模相对不 变的时间区间,长期是指资本规模为可变的时间 区间。 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主要是指合同期,即 指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长期主要是指 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7, 短期: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生产要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在短期内,价格和工资具有黏性,市场非出清. 长期: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情况,尤其强调在长期内,价格和工资都具有伸缩性,市场是出清的。,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8,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9,一、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描述了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 供给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总供给函数: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 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而且反映了 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条件。,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0,总供给曲线,根据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 时间的长短(主要是劳动工资有无刚性): (1) 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线) (2) 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水平线),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1,二、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假定: (1)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 (2)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 (3)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具有灵活变动的性质,可以迅速或者立即自行调节。(即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 (4)信息是完备的,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2,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 下会迅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常常出 清(即供需相等) 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距离等于充分就 业产量 Y f 的垂直线 表明总供给量不会随价格变动而变动。 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充分弹性。 NsNd W ; NsNd W ,图示,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3,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4,P,P1,P2,W1,W/P,W/P,Ns,Nd,N,Y=f(N),Y1,Y2,LAS,(1),(4),(3),(2),古典AS 曲线,货 币工资具 有充分弹 性,劳动 市场永远 充分就业,LAS曲线推导(推导法),W2,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5,价格P,产量y,0,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BACK,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潜在(充分)就业量:在现有激励机制下,一个社会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取决于资源配置情况,不取决于物价。,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6,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像其他竞争性商品市场一样,会迅速地出清,其根源就是工资具有灵活可变的性质,使得实际工资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劳资双方在充分信息的条件下不存在货币幻觉。一旦价格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只有名义工资也上涨,他们才不改变劳动力的供需量。,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7,三、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假定:劳动力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价格上升而不会令产量提高。 它表明不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供给的产品数量总保持在与劳动力充分就业相对应的潜在水平上。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8,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也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因 为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 市场的运行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 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 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 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 在产量相对应,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9,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描述了在充分就业下价格水平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P,y,0,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线,位置不确定,四、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 1.古典学派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立即自行调整,使得实际工资W/P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国民收入总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不受价格影响。换言之,只要存在W和P迅速或立即调整的假设,古典总供给曲线就是短期总供给的极端状态。 2.古典学派一般研究经济事物的长期状态,W和P被认为具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使实际工资处于充分就业水平,AS也是一条垂直线,此时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代表的是短期还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两个理由均被使用,本书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五、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yf,y,P,P0,P1,AD0,AD1,E1,E0,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甚至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无效。,AS,SAYs LAW(萨伊定律): 总需求由总供给水平决定,即生产多少就创造多少需求,是供给决定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一.货币工资的刚性:货币工资不会轻易变动。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的提高。,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N1,N,W/P0,N0,N2,ND,NS,W/P1,W/P2,W/P,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43,工资刚性,刚性(粘性或黏性)即劳动工资并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原因: “货币幻觉” 工资受劳动合同关系约束;如果整个社会所有企业合同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即使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慢变化。因此AS是较平坦的甚至完全平坦。 “菜单成本”理论 即使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的工人。,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萧条),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位于最低价格水平上的水平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y0,yf,y,P,P1,P0,E0,E1,AS,凯恩斯供给曲线水平的原因: 1.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完全不能调整。 2.研究的是短期情况。时间短,来不及调整。,凯恩斯供给曲线水平的含义: 产量小于充分就业水平时,W和P都不变,以既有的价格社会能提供任何数量的y0,达到充分就业后,社会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不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品,扩大总需求只会使价格上涨。,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45,P,P1,W,W1,NS,Nd,Nd,N1,N2,N,N,N1,N2,Y1,Y2,Y2,Y1,Y1,Y2,Y,Y,Y,AS,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三.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 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另一极端情况 又称为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y0,yf,y,P,P1,P0,E0,E1,只要国民收入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国家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f之后,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民收入不会增长。,AS,凯恩斯的和古典的:短期与长期,我们屡屡使用“凯恩斯的”和“古典的”来描述水平的或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请注意,这并不是可替代的模型,提供世界不同的描述。两个模型都是真实的:凯恩斯模型在短期中有效,而古典模型则在长期中有效。经济学家对模型适用的时间范围争论不休。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凯恩斯模型在几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有效,而古典模型则在时间架构是10年或更长时,才能有效。 不幸的是,对于政策有效性而言,有意义的时间架构是几个季度到几年。价格调整的速度也就是总供给曲线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从水平转至垂直是很值得研究的领域。,当一艘轮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航行时,古典派说:“不用担心,从长期来看风浪迟早会平静的。”问题是:船就要沉了。 -凯恩斯,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49,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一.常规总供给曲线 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C,P,y,A,A,B,B,C,E,yf,常规总供给曲线,AA:古典总供给曲线,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CC:线性常规总供给曲线,CC越接近BB,W和P调整速度越慢;CC越接近AA, W和P调整速度越快。CC的斜率代表调整速度。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在0和之间,或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0。,C,C,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0,竞争厂商的生产决策,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50,P,y,A,A,B,B,E,yf,C2,C1,常规总供给曲线,二.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特点 普通的常规总供给曲线为CC,C1点:严重萧条。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水平稍微上升。,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已经就业。,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2,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形状: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前提: 货币工资受劳动合同约束,具有粘性. 货币幻觉,1)利用劳动供求曲线图,求得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实际工资 w = W/P, w = f( P )( w0 ) 就业量 N = f( w ) ( N 0 ) 2)利用生产函数图,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产出 y = f (N) ( y0 ) 3)利用450线,将国民收入由横轴变为纵轴。 4)找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总产出 y = f ( P,w,N ) ( dY/dP0 ).,Y2,Y2,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3,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工资粘性理论: 名义货币工资是由劳资双方的工资合同确定的,工资合同一旦签订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工资在短期内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即工资具有“粘性”。 在名义工资不变条件下,价格水平的上升降低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劳动成本越低,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和使用量越高,在不考虑企业资本存量变化的条件下,企业的产量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一个重要因素是投入要素价格的粘性,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4,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分析,工人错觉理论: 认为工资可自由变动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中心假定是:企业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均取决于实际工资,但企业拥有关于价格水平的所有信息,但工人并不拥有充分的信息。 当价格水平突然上升时,工人不能及时预期到这种变化,因此预期的实际工资和真实的实际工资之间发生误差(此时货币工资同比例增加,工人会误认为自己实际工资提高,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而企业拥有更多信息,认为价格上涨,货币工资将同步上升,实际工资不会发生变化,对劳动的需求不变。 因此工人在实际工资水平降低的情况下还愿意提供更多劳动,从而导致就业和产量的增加。,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5,影响AS曲线移动的因素,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第七节 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短期的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同时,物价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二.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短期分析),投资减少,AD左移。 表明:经济萧条。就业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分就业。 AD右移,表明经济过热,价格水平和就业都高于充分就业。,P,y,AD0,E0,yf,AS,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P0,E1,P1,y1,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时,越是偏离充分就业,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就越来越多,价格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即价格下降比例越来越小于收入下降的比例。,AD1,AD2,三.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由于某种原因。如大面积的粮食歉收、战争或石油供给危机等使AS左移。,P,y,AD,E1,yf,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P1,AS0,E0,P0,y1,AS1,E1表示滞胀状态Stagflation : 经济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AS曲线在短期向右方的移动是非常少见的,甚至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想象而已,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0,短期分析-萧条或膨胀时需求管理的有效性,E1:Y1Y* 说明实际经济处于过渡繁荣紧缩性政策AD左移,P1,AD,Y*,Y1,E1,AD,E2,Y2,P2,萧条,高涨,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1,短期分析-滞胀的解决,E2:Y2Y* 由于某种原因SAS左上移至SAS1 E3 :P ,Y E3:Y3P2 经济处于高通胀低产出(处于萧条)滞胀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SAS,P,Y,LAS,Y*,AD,E2,Y2,P2,SAS1,Y3,P3,E3,滞胀,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2,总结短期分析,AD-AS Model可以用于解释经济萧条、高涨、滞胀等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 在政策上认为经济社会虽然从长期趋势上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但短期来看,不排除经济萧条、高涨、滞胀等现象存在 宏观调控仍是政府政策的主要部分,上述的萧条、过渡繁荣、滞胀状态等只是在短期内存在 在长期,价格和工资水平具有伸缩性,意味着经济能够自动恢复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案例研究:石油与经济,近代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供给冲击是欧佩克OPEC所引起的。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供给的减少是世界石油价格几乎翻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经历里同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衰退。,案例研究:石油与经济,几年后,当世界经济已经快要从第一次欧佩克引起的衰退中复苏时,几乎完全相同的事又发生了。70年代末,欧佩克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提高价格。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一番多,结果又是滞胀。,案例研究:石油与经济,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发生了争执。成员国违背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价格下降了一半左右。石油价格的下降减少了美国企业的成本,使总供给曲线右移。结果:美国产量迅速增长,失业减少,通货膨胀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近年来,欧佩克没有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在抬高价格方面不那么成功了。但中东地区的事件是冲击世界经济的潜在来源。,美国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全球化、高科技战略的实施对总供给曲线的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右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处于新经济姿态: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货膨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平均实际GDP增产率3.03%,平均失业率5.76%,平均通货膨胀率3% ,为70、80年代以来最好的经济状况。经济速度远超过同时期的日本、德国、英国。 经济学家分析如此稳定的经济增长一方面是美国没有受到任何大规模的供给冲击,如石油危机。,设总供给曲线y=2000+p、总需求曲线y=2400-p (1)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 (3)如果总供给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比较之。,解:(1)联立方程组: y=2000+p、y=2400-p 得y2200,p200,(2)总需求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400减少了10%,为2160。 新的总需求曲线y=2160-p。 联立方程组,得y2080,p80 总需求减少后,价格下降,收入减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总供给左移,指的是其在横轴上的截距左移。即2000减少了10%,为1800。 新的总需求曲线y=1800p。 联立方程组,得y2100,p300 总供给减少后,价格提高,收入减少。经济处于滞胀状态。,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8,例题:某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为l=0.4y10r,税收t=0.25y,政府购买g=20,名义货币供给M=90,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1)若价格水平为p=2,则IS-LM模型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位多少? 2)若总供给函数为y=235+40p,则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为多少? 3)如果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和价格水平? 4)如果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给量?,1)由产品市场的均衡得:y=c+i+g得到y=30012.5r 由货币市场的均衡得:M/P=l得到y=112.5+25r 求得:y=237.5 r=5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9,2)由IS-LM方程得到总需求方程:y=200+75/p 总供给方程为:y=235+40p,解得:y=275,p=1,从而r=2,从图可知,要实现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从 AD1移动到AD2,此时的价格水平由总供给曲 线求得:285=235+40p,解得:p=1.25 原来的总需求函数AD1为:y=200+75/p, AD2如何求得,令AD2的方程为:y=x+75/p 将y=285和p=1.25代入,得到:x=225 则移动后的AD2为:y=225+75/p,可见AD2比 AD1右移25个单位。则IS曲线由IS1右移IS2 由于财政政策乘数= =5/3,则G=255/3=15 另一种解法: 总需求函数=财政政策乘数A+货币政策乘数M/P得到 y=1205/3+(5/6) (90/p) 将充分就业收入y=285,p=1.25代入, 285=(120+ G)5/3+(5/6) (90/1.25) 得到G=15,r,y,y,p,1.25,1,LM,IS2,AS:Y=235-40P,AD1:Y=200+75/P,AD2:Y=225+75/P,275,285,300,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70,4)同样来分析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 就业的情况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要实现充分就业,就 要使AD曲线右移25个单位,LM曲线要由 原来的LM1移动到LM2 货币乘数 =5/6 则m=255/6=30, 名义货币供给M=301.25=37.5 另一种解法: 总需求函数=财政政策乘数A+货币政策乘数M/P得到 y=1205/3+(5/6) (90/p) 将充分就业收入y=285,p=1.25代入, 285=1205/3+(5/6) (90+ m)/1.25 得到m=37.5,AS:Y=235-40P,AD2:Y=225+75/P,AD1:Y=200+75/P,LM1,IS,r,y,y,p,1,1.25,275,285,300,LM2,结束语,一、本章要点: 1.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整个社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 2.总需求曲线。去掉IS-LM模型中价格不变的假设可得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短期总供给曲线来自于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取决于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之间的调整速度。古典学派认为调整速度快,可以立即调整;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学派研究长期状态,称长期总供给曲线。 5.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货币工资和价格调整速度很慢,甚至根本不能调整,在后者情况下,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6.常规总供给曲线。 7.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交点决定总产量和价格水平。,二、注意事项,1.本章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时静态和封闭的宏观经济模型。 2.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是对本书迄今所包含的内容的总结。 3.关于W和P的调整速度,目前尚未有定论。 4.生产函数假设整个国家只生产一种产品,这个单一的产品却被使用于两种不同的用途:消费和投资。这种假设没有根据。 5.虽然西方经济学是一个不是很精确的学科,能给我们一个参考意见,如何借鉴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是值得探索的。,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73,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册教案全册
- 重庆考级速写8级课件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临床防治与护理规范指南
- 新解读《GB-T 18867-2014电子工业用气体 六氟化硫》
-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课件-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解读与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必背知识考点提纲填空练习版(含答案)
- 数据分析-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专练-全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版)
- 老年人保养课件
- 老师课件被换成AV事件
- 配镜专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GJB135B-2021合成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规范
- 2025年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深圳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申报
- 【轻质减负】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情境化教学课件
- 学生不住校申请书
- 2025年边境巡逻机群无人机协同战术应用
- 老年病科试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