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开.ppt_第1页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开.ppt_第2页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开.ppt_第3页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开.ppt_第4页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多样性的表现及原因、统一性的表现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原核生物种类、真核生物种类 原核细胞的特征(以细菌和蓝藻举例)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高等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科学发现的特点,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多样性,细胞多样性的原因: 位置不同 功能不同 细胞分化的结果,植物根尖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反光镜,压片夹,遮光器,载物台,通光孔,物镜,转换器,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目镜:5,10,15,物镜:10(低倍),40(高倍),遮光器:调节通光量,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很小。,显微镜下的影像:上下左右相反,8,11,10,9,将要观察的物像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为止,视野太暗可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片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染色,X5,x10,目镜,X40,X10,物镜,放大倍数小,放大倍数大,放大倍数小,放大倍数大,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 离的越来,放大倍数越小,放大倍数小,放大倍数大,其他显微镜知识:,1.显微镜下看见的是倒像,观察物实际位置是看见的镜像旋转180度所在位置,2.放大倍数=目镜数*物镜数,假如有左示图形,原本物镜放大为10倍,当转动转换器,换上40倍物镜时,蓝色小球还有多少个?,3.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对象的长度或宽度,假如有左示图形,原本物镜放大为10倍,当转动转换器,换上40倍物镜时,蓝色小球还有多少个?,4.调节清晰度: 粗准焦螺旋: 低倍镜下使用 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使用 5.调节亮度: (1)光圈: (2)反光镜,拟核,(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动植物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拟核无核膜包被。,拟核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菌、蓝藻(又称蓝细菌)、放线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所有动物 除蓝藻外所有植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淋病球菌,小技巧: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 “弧” 、 “螺旋”都是细菌。,原核生物的特征(蓝藻为例),蓝藻,宏观(以细胞群出现时),如:,微观 (单细胞),水华:水体富营养化,发菜:状如发丝、呈黑色,拟核:由环状的DNA形成,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原核细胞和原核生物,大型的真菌,有毒的真菌,食用的真菌,1.木耳 2.白木耳 3.洋菇 4.香菇 5.竹笙 6.灵芝,请分别找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蓝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植物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动物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细 菌 原 核 细 胞 模 式 图,蓝藻原核细胞模式图,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2)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3)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4)除细胞核外,两类细胞还有没有其他的区别?,(5)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较小 (1m10m),较大 (10m100m),主要含肽聚糖,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壁含纤维素、果胶,只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等多种细胞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无核膜,无核仁。,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没有 只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有 由蛋白质和DNA分子组成,拟核中一条大型环状DNA分子 质粒,染色体DNA、叶绿体DNA、线粒体DNA,真核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异同,有(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有,有,有,没有,没有,没有,没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构相同,都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生物体,非细胞结构:,细胞结构:,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所有动物 除蓝藻外的植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三菌三体”,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资料1:人体解剖观察实验 问题1:比利时的维萨里人体构造在什么水平上 揭示了人体结构。 问题2:比夏认为器官是由什么结构组成?,提示1:器官 提示2:组织,资料二:显微镜下的发现 问题1:1665年,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是由什么 构成的? 问题2:从资料一与资料二,分析出生物体的生命结构层次?,提示1:细胞 提示2:细胞、组织、器官,资料三: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问题1:施莱登、施旺提出了什么观点?建立什么学说? 问题2:细胞学说的中心要点? 问题3: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的评价?,提示2:,提示3: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提示1:细胞是构成动 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建立了细胞学说。,资料四: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问题:后人对细胞学说的那一个内容进行了修正?,提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资料分析讨论,提示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 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 发展的过程。,提示2.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提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细胞学说的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