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监理规划.docx_第1页
地铁监理规划.docx_第2页
地铁监理规划.docx_第3页
地铁监理规划.docx_第4页
地铁监理规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JL-2标项目监理 指导性监理规划【正 本】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JL-2标项目监理指导性监理规划 编写: 审核: 审批: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联合体主办方)上海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参与方)湖南省湘咨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体参与方)二一六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况51.1 阜埠河路站湘江南路站区间盾构隧道51.2 湘江南路站61.3 湘江南路站黄土岭站区间71.4 黄土岭站91.5 黄土岭砂子塘站区间101.6 砂子塘站111.7 砂子塘站赤岗冲站区间121.8 赤岗冲站131.9 赤岗冲站树木岭站区间141.10 树木岭站151.11 树木岭站劳动东路站区间161.12 劳动东路站171.13 劳动东路站沙湾公园路站区间171.14 沙湾公园京珠东路站区间181.15 京珠东路站181.16 京珠东路站曲塘东路站区间201.17 曲塘东路站221.18 曲塘东路站长沙火车南站区间231.19 长沙火车南站光达站区间241.20 光达站251.21 光达站桂花大道站区间261.22 桂花大道站27二、监理工作范围、内容、目标、依据282.1 项目监理工作范围及服务期限282.2 监理工作内容292.3 监理工作目标382.4 监理工作依据及指导思想39三、监理组织423.1 监理组织机构框图433.2 关键岗位人员配备463.3 主要监理人员岗位职责483.4 安全监理工作职责583.5 监理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593.6 监理工作制度与考核措施603.7 监理人员安排计划65四、监理方案684.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方案684.2 工程质量监理方案734.3 工程进度管理方案774.4 工程投资监理方案784.5 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案814.6 工程合同管理方案854.7 协调工作方案874.8 信息管理方案924.9 旁站监理方案96五、监理工作的程序和控制措施1015.1 工程质量控制1015.2 盾构法施工1375.3 监控量测的监理措施1405.4 旁站监理方案1415.5 工程进度控制1425.6 工程投资控制1485.7 安全控制1565.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控制1635.9 合同管理1685.10 信息管理1755.11 组织协调178六、监理工作管理制度1826.1 巡查、旁站监理工作制度1826.2 工程质量检验监理工作制度1836.3 工地会议监理工作制度1836.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监理工作制度1846.5 监理日志、周报、月报的监理工作制度1856.6 监理值班及考勤的监理工作制度1856.7 监理人员学习和考核的监理工作制度1856.8 信息管理的监理工作制度1866.9 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守则187七 、监理工作设施、设备1887.1 监理办公及生活用房1887.2 交通工具及办公设备1907.3 专业测量仪器、试验设备1907.4 生活设施191八、针对本工程施工监理重点1928.1 地下管线改移及保护的施工监理重点1928.2 施工测量是本标段的重点1948.3 钻孔桩的监理重点1968.4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监理重点2038.5 土方开挖与支撑安装的监理重点2118.6 盖挖法施工监理重点2148.7 暗挖工程的监理工作重点2188.8 明挖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重点2258.9 主体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重点2398.10 防止主体结构渗漏是本标段的重点2398.11 换乘车站施工监理重点2418.12 降水工程的施工监理重点2488.13 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重点2498.14 区间盾构工程的监理重点2598.15 盾构施工测量监控监理重点3018.16 过江隧道盾构施工监理重点3048.17 工程信息化施工的监理要点313九、监理工作重点与难点及措施3139.1 质量监理工作重点与难点3139.2 重点难点的措施3159.3 本工程难点针对性措施3239.4 分部分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监理旁站331十、针对第三方监测的监理控制34810.1 监理工作流程34810.2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34910.3 地表沉降监测35110.4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35210.5 周边建(构)筑物竖向位移、倾斜、水平位移监测35310.6 围护桩顶、立柱顶垂直位移监测35610.7 围护桩顶、立柱顶水平位移监测35710.8 地下水位监测35810.9 桩体水平位移监测35810.10 支撑轴力监测35910.11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36010.12 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和监测频率36210.13 监控工作监理措施36410.14 对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管理措施36610.15 竣工后监测资料汇总控制措施36610.16 监测数据分析管理与预警信息报送流程366十一、工程环境监理36711.1 环境监理目标36811.2 环境监理思路36811.3 环境监理方法及措施37011.4 环境保护实施措施的建议374十二、安全风险因素、风险识别与分析、监测预警37512.1 安全风险因素37512.2 针对工程地质、工程周边环境、工程技术方案等因素进行风险识别37512.3 工程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事件有37512.4 风险识别可采用检查表、专家调查、工程类比、事故树和归纳等方法37612.5 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监控37612.6 监测预警377十三、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7713.1 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37713.2 土方开挖及回填质量通病37913.3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8313.4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8913.5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9013.6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通病39713.7 盾构法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401十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监理控制41714.1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的安全监理目标41714.2 安全监理工作相关要求41714.3 安全监理工作方法及检查要求41914.4 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程序42014.5 安全监理工作原则422十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控制及旁站42715.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管理制度42715.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42815.3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42815.4 监理工作流程42915.5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工作旁站要点43115.6 分项工程监理旁站控制 43415.7 模板(含高大模板)及其支撑工程监理旁站控制43715.8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监理旁站控制44015.9 分部分项工程临时用电监理旁站控制44315.10 危险性较大起重吊装工程的危险源辨识和监理旁站措施45015.11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监理旁站4564一、工程概况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监理项目JL-2标段,为湘江南路站、阜埠河路站湘江南路区间、黄土岭站、沙子塘站、湘江南路站黄土岭区间、黄土岭站砂子塘区间、赤岗冲站、树木岭站、劳动东路站、京珠东路站、砂子塘站赤岗冲站区间、赤岗冲站树木岭站区间、树木岭站劳动东路站区间、劳动东路站沙湾公园站区间、沙湾公园站京珠东路站区间、曲塘东路站、京珠东路站曲塘东路站区间、曲塘东路站长沙火车南站区间、光达站、桂花大道站、长沙火车南站光达站区间、光达站桂花大道站区间、出入场线盾构区间;10个车站,13个区间。1.1 阜埠河路站湘江南路站区间盾构隧道1.1.1 区间概况1) 区间线路出阜埠河路站后向东沿阜埠河路前行,下穿了南湖路公路过江隧道、湘江等,进入湘江南路站。2) 阜埠河路站湘江南路站区间盾构隧道及附属结构等土建工程。区间设计范围。线别区间隧道起讫里程(m)长短链(m)隧道长度(m)联络通道(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座)左线ZCK31+202.200ZCK32+904.200短链13.839m1688.16131右线YCK31+161.700YCK32+904.200无1742.5003) 区间隧道左线:ZCK31+202.200ZCK32+904.200,短链13.893m,长1688.161m;区间右线:YCK31+161.700YCK32+904.200,长1742.500m。4) 区间线路出阜埠河路站后,沿阜埠河路向东前行,下穿了南湖路公路过江隧道及湘江。最后进入位于地块内的湘江南路站。阜埠河路两侧建筑相对较少。5) 区间隧道出阜埠河路站后,线路沿阜埠河路向东南前行,左右线先后以400半径的曲线偏转,线间距由17.7m减小为13m,然后左右线先后以600和1500半径的曲线偏转,进入湘江南路站,线间距由13m增大为16m。6) 区间隧道结构防水应达到技术要求所规定的二级标准,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1.2地形地貌1)本工程KC-2标段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m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2)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m80m。南部级阶地最高阶面高程达93m,级阶地随湘江北去的走势由南至北分布,北部级阶地阶面高程为30m40m,级阶地和河漫滩沿湘江呈带状分布,标高为30m左右。3)地层岩性长沙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KC-2标段初步勘察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岩层(D)、石炭系岩层(C)、三叠系岩层(T)、白垩系岩层(K)、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之上。1.2 湘江南路站1.2.1 车站概况1) 为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4个站,湘江南路站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32+905.275)至设计终点里程(YCK33+185.165)。为地下三层13米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18m,站台宽度13m。车站外包总长280.07,标准段外包总宽22.3m,总建筑面积22270m2。地下一层为物业开发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2) 车站为地下三层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8.6米,底板埋深36.56米,轨面埋深35.0m。车站站厅净高6.1米,站台层净高6.95米,在车站范围内由东向西0.2%坡。3) 车站基坑深度:32.06m,连续墙:厚度1.0m;基坑嵌固深度:3.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4) 支撑:为5道支撑,其中第一、二道支撑为C35钢筋混凝土第三五道为609钢管支撑。5) 围檩(冠梁腰梁):第一、三道1000x1000的C30钢筋砼冠梁,第二、四、五道斜撑处为2I45b组合钢围檩。6) 防水标准:地下车站、风道、人行,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1.2.2 地形地貌1) 地面条件工程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境内,为红岩丘陵区,海拔60m160m,相对高差40m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地势起伏变化稍大,钻探时钻孔孔口标高介于33.85m8.21m。2) 地貌特征本标段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根据长沙地区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钻探成果,线位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较发育。其中较大的褶皱构造有岳麓山向斜、牛头大岭向斜和福林塘向斜。1.3 湘江南路站黄土岭站区间1.3.1 区间概况1) 区间线路出湘江南路站后向东下穿南湖1号公寓,转东南方向下穿裕南街道火把山社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再转向西南方向进入黄土岭路,沿黄土岭路向东进入黄土岭站。2) 本次设计范围为湘江南路站黄土岭站区间盾构隧道等土建工程。区间设计范围。线别区间隧道起讫里程(m)长短链(m)隧道长度(m)联络通道(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座)左线ZCK33+185.150ZCK34+930.890长链2.969m1748.70920右线YCK33+185.150YCK34+930.890无1745.740 3) 区间隧道结构防水应达到技术要求所规定的二级标准,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3.2 地形地貌1) 长沙市地处湘江下游、滨临洞庭,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市区西面为丘陵地貌,东面主要为河流阶地。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展现。湘江由南向北横贯本区中部,东、西两侧分别发育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等支流,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开阔,阶地发育,现代河床标高均低于30m,阶地面标高30m8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湘江以西主要为剥蚀构造地形。其中砂、页岩丘陵区海拔200m300m,自然坡度一般715;浅变质岩丘陵区海拔一般小于100m,丘顶面波状起伏,沟系发育,相对高差均小于5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湘江以东为红岩丘陵区,海拔60m160m,相对高差40m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2) 本工程KC-2标段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m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3) 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m80m。南部级阶地最高阶面高程达93m,级阶地随湘江北去的走势由南至北分布,北部级阶地阶面高程为30m40m,级阶地和河漫滩沿湘江呈带状分布,标高为30m左右。4) 地层岩性长沙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KC-2标段初步勘察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岩层(D)、石炭系岩层(C)、三叠系岩层(T)、白垩系岩层(K)、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之上。1.4 黄土岭站1.4.1 车站概况1) 黄土岭站为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5个站,为4号线及1号线换乘车站,车站位于芙蓉南路与赤黄路十字交叉路口,4号线车站沿赤黄路东西向敷设,1号线车站沿芙蓉南路南北向敷设。2) 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34+930.900)至设计终点里程(YCK35+145.200)。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长118m,站台宽14m,车站外包总长214.3m,标准段宽23.1m,4号线黄土岭站总建筑面积13543.53m2。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3) 本站设置4个出入口,3号出入口设于交叉路口的西南象限,兼顾过街功能,设置在既有芙蓉路西侧人行道上;4号出入口设于交叉路口的东南象限,紧邻赤黄路道路红线南侧布置;5号出入口沿规划赤黄路敷设;6号出入口设于交叉路口东北侧地块神农大酒店门前,沿赤黄路敷设。消防专用出入口与6号风亭合建。4号线的东西两端共设3组8个风亭,冷却塔设于交叉路口东南角绿地内。4) 车站基坑深度:27.54m,连续墙:厚度1.0m;基坑嵌固深度:5.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5) 支撑:为4道支撑,其中第一、三道支撑为C30钢筋混凝土,第二、四道为609钢管支撑:围檩(冠梁腰梁):第一道10001200的C35钢筋砼冠梁,第三道10001000的C35钢筋砼腰梁,第二、四道支撑直撑处为连续墙中预埋钢板,斜撑处为2I45b组合钢围檩。6) 防水标准:地下车站、风道、人行钢筋混凝土,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1.4.2 地形地貌1) 地面条件工程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境内,为红岩丘陵区,海拔60m160m,相对高差40m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地势起伏变化稍大,钻探时钻孔孔口标高介于33.85m8.21m。2) 地貌特征本标段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根据长沙地区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钻探成果,线位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较发育。其中较大的褶皱构造有岳麓山向斜、牛头大岭向斜和福林塘向斜。1.5 黄土岭砂子塘站区间1.5.1 区间概况1) 区间线路出黄土岭站后沿黄土岭路往东,后向东北方向转入砂子塘站。2) 本次设计范围为黄土岭砂子塘站区间盾构隧道等土建工程。区间设计范围。线别区间隧道起讫里程(m)长短链(m)隧道长度(m)联络通道(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座)左线ZCK35+145.200ZCK35+717.800短链4.692m567.90800右线YCK35+145.200YCK35+717.800无572.6001.5.2 地形地貌1) 本工程KC-2标段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m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2) 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m80m。南部级阶地最高阶面高程达93m,级阶地随湘江北去的走势由南至北分布,北部级阶地阶面高程为30m40m,级阶地和河漫滩沿湘江呈带状分布,标高为30m左右。3) 地层岩性长沙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KC-2标段初步勘察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岩层(D)、石炭系岩层(C)、三叠系岩层(T)、白垩系岩层(K)、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之上。1.6 砂子塘站1.6.1 车站概况1) 砂子塘站为4号线一期工程第16座车站,砂子塘站为4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站,两线呈L型换乘,7号线为远期线,4号线考虑预留节点换乘。2) 本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35+811.000,有效站台长118m,标准段总宽22.7m,车站总长202.91m,设牵引降压变电所。车站主体建筑面积15518,车站附属建筑面积2359 m2,总建筑面积17877m2。3) 砂子塘站设计为地下三层双柱岛式站台车站,地下一层为车站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车站设备层,站台位于地下三层。4) 本站设置6个出入口(其中4、5号出入口属于远期7号线)在4号线车站的东西端的设备用房区各设有1个消防专用出入口,在7号线的北端主要设备用房区设有1个消防专用出入口。4号线的东西两端共设2组8个风亭,7号线的南北两端共设2组8个风亭,冷却塔设于地面裙房上端。5) 车站基坑深度:24m,连续墙:厚度1.0m;基坑嵌固深度:5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6) 支撑:为4道支撑,其中第一、三支撑为C35钢筋混凝土,第二、四、换撑道为609钢管支撑:7) 围檩(冠梁腰梁):第一、三道1000x1000的C35钢筋砼冠梁、腰梁,第二、四道第二、四道钢腰梁.8) 防水标准:地下车站、风道、人行钢筋混凝土,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1.6.2 地形地貌1) 地面条件工程场地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境内,为红岩丘陵区,海拔60m160m,相对高差40m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地势起伏变化稍大,钻探时钻孔孔口标高介于33.85m8.21m。2) 地貌特征砂子塘站位于湘江级侵蚀冲积阶地,地形有起伏,地面标高73.8m77.48m。站位位于赤黄路北侧,平铺于赤黄路,站位东侧为韶山北路,站位平铺区为棚户区。地质勘探资料显示,站址范围内地层主要是填土层、粉质粘土、粘土、粉细砂、圆砾、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其中局部分布的粉细砂和圆砾全部处于基坑深度范围内,车站底板位于强风化板岩和中风化板岩上。1.7 砂子塘站赤岗冲站区间1.7.1 区间概况1) 区间线路出砂子塘站后穿湖南中医药大学校区进入砂子塘路,沿砂子塘路往东前行,然后往东南方向转入劳动中路,沿劳动中路往东南方向进入赤岗冲站。2) 本次设计范围为砂子塘站赤岗冲站区间盾构隧道土建工程。区间设计范围。线别区间隧道起讫里程(m)长短链(m)隧道长度(m)联络通道(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座)左线ZCK35+920.710ZCK37+029.000长链22.488m1130.77801右线YCK35+920.710YCK37+029.000无1108.2903) 本区间右线长度1108.290m,区间纵坡呈“V”字形节能坡形式,因此在区间线路最低点YCK36+475.000设置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一处。4) 区间隧道结构防水应达到技术要求所规定的二级标准,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7.2 地形地貌1) 本工程KC-2标段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m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2) 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m80m。南部级阶地最高阶面高程达93m,级阶地随湘江北去的走势由南至北分布,北部级阶地阶面高程为30m40m,级阶地和河漫滩沿湘江呈带状分布,标高为30m左右。3) 地层岩性长沙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KC-2标段初步勘察区内出露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岩层(D)、石炭系岩层(C)、三叠系岩层(T)、白垩系岩层(K)、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之上。1.8 赤岗冲站1.8.1 车站概况1) 赤岗冲站为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7个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37+104.000,有效站台长118m,标准段总宽22.7m,车站总长158m,设降压变电所。地下三层13米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118m,站台宽度13m。车站外包总长158m,标准段外包总宽22.7m,车站主体建筑面积11054.1m2,车站附属建筑面积2260m2,总建筑面积13314.1 m2。地下一层为车站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车站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本站工筹为盾构过站。总建筑面积13314.1 m2。2) 本站设置4个出入口,均为有盖出入口。3号出入口预留,在车站大里程端的设备用房区设有1个消防专用出入口。车站东西两端共设2组8个风亭,冷却塔设于2号风亭上端。3) 车站基坑深度:24.8m,连续墙:厚度1.0m;基坑嵌固深度:3.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支撑:为4道支撑(局部5道),其中第一、三道支撑为C30钢筋混凝土,其余为609钢管支撑。4) 围檩(冠梁腰梁):第一道1000x1000的C35钢筋砼冠梁、其余为直撑处为2I45b组合钢围檩。5) 防水标准:地下车站、风道、人行钢筋混凝土,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1.8.2 地形地貌1) 地面条件工程场地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湘江西岸。湘江以西主要为剥蚀构造地形。其中砂、页岩丘陵区海拔200m300m,自然坡度一般715;浅变质岩丘陵区海拔一般小于100m,丘顶面波状起伏,沟系发育,相对高差均小于5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2) 地貌特征本工程KC-2标段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m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m100m,坡度为26。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m80m。南部级阶地最高阶面高程达93m,级阶地随湘江北去的走势由南至北分布,北部级阶地阶面高程为30m40m,级阶地和河漫滩沿湘江呈带状分布,标高为30m左右。1.9 赤岗冲站树木岭站区间1) 区间出赤岗冲站后,沿规划中的劳动路向东行进,沿途穿越多栋15层建筑物,进入车站南路与现状劳动东路交叉口处,继续下穿京广铁路及其上部桥涵、树木岭立交,到达树木岭站。劳动路现状为双向6车道,规划道路宽54m,沿道路铺设有路灯、雨水、污水管线。区间穿越区域地面高差很大,最大高差达到48m。区间推荐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于树木岭始发,在赤岗冲站吊出。2) 本区间起讫里程:左线ZCK37+187.000ZCK38+608.479,短链21.489m,全长1399.99m。右线YCK37+187.000YCK38+606.690,全长1419.69m。区间在YCK37+687.000设置1号联络通道;在YCK38+187.000设置2号联络通道。由于区间为单向坡,因此区间范围不设置废水泵房。本区间的设计范围为区间设计起终点里程范围内的区间隧道主体结构、联络通道、结构防排水以及车站端头井地基加固等工程。3) 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10 树木岭站1.10.1 车站概况1) 本站为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第18个站,左线起点里程(ZCK38+608.479)、右线起点里程(YCK38+606.690)至设计终点里程(CK39+160.300)范围内的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风亭等附属。2) 树木岭站为4号线、长株潭城际的换乘站,两线呈T型换乘。并预留4号线车站换乘的接驳条件。4号线树木岭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14m,车站外包总长553.611m,标准段宽22.7m,车站总设有7个出入口(其中3个为物业开发口)、3组风亭、3个消防疏散口及1个冷却塔。总建筑面积30890。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3) 车站基坑深度:19.43m(标准段)和21.06m(端头井处),连续墙:厚度0.8m;基坑嵌固深度:4.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为1.1;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方案。 4) 支撑:为3道支撑(局部5道),其中第一道支撑为C35钢筋混凝土,第二三道为609钢管支撑。 5) 围檩(冠梁腰梁):第一道800x1000的C30钢筋砼冠梁、第二三道为直撑处为2I45b组合钢围檩。6) 防水标准:地下车站、风道、人行钢筋混凝土,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1.10.2 地形地貌1) 地面条件车站位于劳动东路下,沿劳动东路大致呈东西向布置。周边以居住和商业金融用地为主。2) 地貌特征长沙市地处湘中,位于湘江下游、滨临洞庭,地貌上位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之长平断陷盆地西南部,燕山运动造就了地貌骨架之雏型。本标段位于东山沉降亚区。尔后在第四系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湘江侵蚀、堆积作用,塑造了河床、阶地及其两侧不同成因类型的丘陵地貌景观。市西区为丘陵地貌,东部主要为河流阶地,地势展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地貌单元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由河床、江心洲、漫滩及阶地组成。根据本标段所处地貌形态、上覆土层的成因类型、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本段线路局部属剥蚀构造地貌单元,其形态类型为碎屑岩低山丘陵地貌;大部分段落为河谷堆积地貌,根据其形态类型细分为第四系更新统河流堆积阶地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漫滩两类。1.11 树木岭站劳动东路站区间1.11.1 车站概况1) 树木岭站劳动东路站区间位于劳动东路下,劳动东路为双向六车道,路面宽度为50m。区间出树木岭站后以450m曲线转弯向东继续沿劳动东路下前行进到达劳动东路站。本区间设计里程为YCK39+161.300(ZCK39+161.300)YCK39+777.400(ZCK39+777.400)。区间位于劳动东路下,地面标高39m43m。 2) 区间设1组曲线,曲线半径为450m,线间距为17m。线路纵坡设计为单向坡,最大坡度为6,最小坡度为2。区间轨面最大埋深约20.38m,最小埋深约11.36m,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在YCK39+476.000处设置区间联络通道。3) 本区间设计起点里程YCK39+161.300(ZCK39+161.300),设计终点里程YCK39+777.400(ZCK39+777.400),区间右线长度616.100m,左线长度621.316m,区间左线长链5.216m,左右线全长约1237.416单线延米。4) 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11.2 地形地貌 1) 本区间线路属剥蚀构造地貌单元,其形态类型为碎屑岩低山丘陵地貌,区间隧道穿越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为覆盖层下部的基岩。从地貌形态、上覆土层的成因类型、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可将本场区划分为剥蚀构造地貌单元。 2) 根据附近地铁工程抽水试验资料,对白垩系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进行了抽水试验及压水试验,强、中风化岩层渗透系数计算结果为0.0240.266m/d,说明基岩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富水性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属弱透水性地层。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12 劳动东路站 1) 劳动东路站为换乘站,与5号线乘,位于劳动东路与万家丽路交叉口下,车站沿劳动东路设置,大致呈东西走向。车站为地下3层14m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39+845.000,全长173.5m。2) 车站设置了3个出入口通道、2组风道共8个风亭。在车站B端站厅层设置一处工作人员卫生间,站台层设置一处公共卫生间、污水泵房,站台层端部线路最低点设置一处废水泵房。1.13 劳动东路站沙湾公园路站区间1.13.1 区间概况1) 劳动东路站沙湾公园路站区间西起劳动东路,区间出劳动东路站后先以半径1200m曲线左转弯后以半径1200m曲线右转弯一直位于沿劳动东路下前行到达沙湾公园路站。本区间设计里程为YCK39+927.400(ZCK39+927.400)YCK41+110.573(ZCK41+110.573)。区间左线短链长度0.067m,区间右线短链长度0.001m。区间左线长度1183.106m,区间右线长度1183.172m,左右线全长约2366.278单线延米。区间位于劳动东路下,地面标高41m52m。 2) 区间设1组曲线,曲线半径为1200m,线间距为17m。线路纵坡设计为34.1m,最小埋深约18.7m。3) 区间在YCK40+526.000处设置区间联络通道,由于YCK40+526.000处为区间结构最低点,为满足区间排水的需要,在该处设置区间泵站,与联络通道合建。本区间联络通道位于中风化砾岩和强风化砾岩,拟采用矿山法施工。4) 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联络通道防水等级应达到二级防水标准。1.13.2 地形地貌 1) 本区间线路属剥蚀构造地貌单元,其形态类型为碎屑岩低山丘陵地貌,区间隧道穿越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为覆盖层下部的基岩。从地貌形态、上覆土层的成因类型、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可将本场区划分为剥蚀构造地貌单元。 2)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工程项目为长沙市重点工程,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应按7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1.14 沙湾公园京珠东路站区间1.14.1 工程概况区间起点沙湾公园站盾构井已经与2号线车站施工完成,区间出沙湾公园站后沿劳动东路向东前行,下穿京珠高速后进入京珠东站。区间主要穿越现状道路,地形较平坦。 1.14.2 工程地质 区间范围内地质从上往下依次是杂填土、粉质粘土、圆砾、强分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砂砾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砂砾岩、中风化含砾砂岩。隧道穿越主要地层为。1.15 京珠东路站京珠东站是四号线一期工程的新增车站,上承沙湾公园站,下接曲塘东路站。车站地处长沙市雨花区,位于劳动东路与京港澳高速交汇处,京港澳高速东侧,大致承西东走向。1.15.1 京珠东站车站起点里程YDK41+843.650(ZDK41+843.65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41+920.000,车站终点里程YDK42+038.227(ZDK42+038.217),车站总长194.577m。车站结构形式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站台,单跨双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设备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两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在本站东西端均设置为接收井,本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标准段基坑宽度20.7m,深度约16.234m;端头井基坑宽度25.75m,深度约17.934m。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主体基坑采用800mm(部分为1000mm)厚地下连续墙,竖向设置三道支撑,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为钢管支撑,基坑纵向设1排临时立柱桩。1.15.2 附属工程主要包括:车站出入口布设的旋喷桩,基坑降、排水,回填,施工基坑监测,围挡等附属工程。京珠东站附属工程基坑范围内存在雨水、污水、燃气等地下管线管道,车站施工前期将管线进行保护或者迁移。1.15.3 周边管线:根据管线资料,De600次高压燃气管斜跨车站主体,该管道已有迁改方案,并将随京港澳高速跨劳动东路下穿隧道实施改造;劳动东路下方两侧敷设有较多水管,管道埋深较深,对车站负一层附属实施影响较大;劳动东路北侧的220KV云边树线,为地面高压线,规划有入地计划。1.15.4 周边环境:车站位于劳动东路与京港澳高速交汇处,京港澳高速东侧,沿东西方向劳动东路下方布置,京珠东站站位周边现状基本都是恒大绿洲住宅小区、施工工地及仓库。目前,京珠高速公路正在进行改造工程,改造后的京珠高速将从原现状的地上行车改为地下行车,南北向行驶,横穿劳动东路,预计2015年底完工,完工后,对劳动东路进行路面恢复工程。同时,由于长沙市劳动东路改造的原因,东往西方向将规划一全长578m的高架桥,京珠东站围护结构局部与桥桩冲突部分做预留处理,连续墙加厚至1.0m,嵌固15m。1.15.5 工程地质根据地质勘测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和地质补堪的地质情况显示,本工点第四系覆盖层埋深较浅,下伏基岩岩性埋深变化不大。车站范围内地质从上往下依次是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车站基坑结构底板主要地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各岩土层分别按岩土层分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地层 人工填土(Q4ml):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的杂填土、素填土。 杂填土:杂色,松散,局部稍密状态,顶部0.150.50m为混凝土路面,由粘性土或砂土混碎石、砼块等建构筑物垃圾等,硬质物主要为砖块、碎石,含量6070%,最大粒径达10cm以上。平均值为14.8cm。该层全场分布,层厚0.705.00m,层顶埋深0.00m,层顶标高34.1040.75m。 素填土:杂色,可塑为主,局部呈硬塑状,以粘性土为主,含细砂及碎石,硬杂物含量为20%35%,最大粒径达8cm以上。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712击/30cm,平均值为 9.3击/30cm。该层大部分布,层厚 0.903.50m,层顶埋深 0.004.20m,层顶标高 33.8938.21m。 (2) 第四系更新统地层 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粉质粘土、圆砾 、粉质粘土:黄褐、褐红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状。局部地段底部含少量粉细砂。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30击/30cm,平均值为16.8击/30cm。全场分布,层厚5.509.60m,层顶埋深0.705.30m,层顶标高32.1935.75m。1.16 京珠东路站曲塘东路站区间1.16.1 区间概况京珠东站曲塘东路站区间起于京珠东路站,终至曲塘东路站,区间设计里程为左线ZDK42+038.116ZDK42+678.650,右线YDK42+038.127YDK42+678.650。本区间左、右线隧道分别长695.968m、672.612m。区间左右线所在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m。其中,区间左线平曲线HY点里程为ZDK42+048.369,曲线半径为360m;区间右线平曲线HY点里程为YDK42+043.937,曲线半径为350m。区间线路受两端车站埋深及线路坡度设置要求,线路自京珠东站以12坡度下坡,在联络通道处到达区间最低点,续而以6.654坡度上坡,进入曲塘东路站。 表2.2-2 京曲区间设计范围参数表线别区间隧道起讫里程 (m)长短链(m)隧道长度(m)联络通道(座)排水泵房(座)左线ZDK42+038.116ZDK42+678.650ZDK42+600.000=ZDK42+544.566,长链55.434米695.96811右线YDK42+038.127YDK42+678.650YDK42+600.000=YDK42+567.911,长链32.089米672.6121.16.2 地形地貌 区间地质情况 区间所在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粉细砂、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杂填土(Q4ml):局部为素填土,褐黄色混褐灰色,主要由粘性土混约30%的砖渣、砼块、卵石等硬质物组成,新近堆积,松散,局部稍密状态,重型动力触探修正击数1.53.3击,平均2.2击。场地内除钻孔Jz-07-24号外其余各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405.50m,平均1.57m。粉质粘土:褐黄色,呈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状态,底部含少量粉细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各钻孔均有揭露,层厚2.8010.00m,平均6.59m,顶面埋藏深度05.50m,相当于标高30.0836.87m。粉质粘土:褐黄色,褐灰色,呈湿、软塑,局部软可塑状态,含约10%的粉细砂及少量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该层在场地内不连续分布,共18个钻孔遇见,层厚0.605.60m,平均1.44m,顶面埋藏深度5.8011.40m,相当于标高26.6031.84m。粉细砂:褐黄、褐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级配良好,分选性较差,混约10%30%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