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ppt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ppt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ppt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ppt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 观 经 济 学,中 央 财 经 大 学 2011年8月,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开课学期: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54课时) 授课教师: 金 哲 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教学对象: 10金融工程1、2班 电子邮件: 助教(联系方式): 教材与参考资料: 1、美 多恩布什 等 著:宏观经济学(第十 版) 2、美 格里高利曼昆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或四版) 4、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第一章:导 论,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理论框架与内容安排 1.3 学习方法与要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 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会迅速增长, 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很缓慢? 2、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经济会发生时而 高涨时而萧条的周期性波动? 3、 哪些因素决定一国的产出水平? 4、 为什么在一定时期会产生严重的失 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5、 汇率与贸易收支是如何决定的? 6、 要使一国经济稳定增长,应采取 怎样的对策?其效果会怎样?等,2001-05年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单位:%),国家和地区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1-2005年 平均增长率 世界总计 2.4 3.0 4.1 5.3 4.9 4.0 发达国家 1.2 1.5 1.9 3.2 2.6 2.1 美 国 0.8 1.6 2.5 3.9 3.2 2.4 欧 盟 2.0 1.3 1.4 2.4 1.8 1.8 日 本 0.2 -0.3 1.8 2.3 2.6 1.4 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 4.1 4.8 6.7 7.7 7.4 6.3 中 国 7.5 8.3 10.0 10.1 10.2 9.5 印 度 3.9 4.7 7.2 8.0 8.5 6.4 俄 罗 斯 5.1 4.7 7.3 7.2 6.4 6.1 巴 西 1.3 1.9 0.5 4.9 2.3 2.2 马来西亚 0.3 4.4 5.5 7.2 5.2 4.5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20012005年GDP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2001年 2005年 位次 国家和地区 G D P 占世界比 国家和地区 G D P 占世界比 重(%) 重(%) 世界总计 315750 100 世界总计 443849 100 1 美 国 100759 31.9 美 国 124551 28.1 2 日 本 41624 13.2 日 本 45059 10.2 3 德 国 18913 6.0 德 国 27819 6.3 4 英 国 14313 4.5 中 国 22289 5.0 5 法 国 13398 4.2 英 国 21926 4.9 6 中 国 13248 4.2 法 国 21102 4.8 7 意 大 利 10904 3.5 意 大 利 17230 3.9 8 加 拿 大 7051 2.2 西 班 牙 11237 2.5 9 墨 西 哥 6221 2.0 加 拿 大 11152 2.5 10 西 班 牙 6084 1.9 巴 西 7941 1.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人 均 国 民 收 入 的 国 际 比 较 (单位: 美元),国家和地区 1990年 2000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世界平均 4084 5251 5563 6338 7016 7439 中等收入国家 1164 1723 1931 2256 2636 3051 中 国 320 930 1270 1500 1740 2010 美 国 23330 34400 37570 41060 43560 44970 日 本 26580 34490 33430 36540 38950 38410 德 国 20560 25510 25620 30840 34870 3662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200105年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2001年 2005年 位次 国家和地区 贸易总额 占世界比 国家和地区 贸易总额 占世界比 重(%) 重(%) 世界总计 126660 100 世界总计 211460 100 1 美 国 19083 15.1 美 国 26370 12.5 2 德 国 10578 8.4 德 国 17448 8.3 3 日 本 7526 5.9 中 国 14219 6.7 4 法 国 6520 5.2 日 本 11118 5.3 5 英 国 6057 4.8 法 国 9550 4.5 6 中 国 5097 4.0 英 国 8791 4.2 7 加拿大 4872 3.9 荷 兰 7592 3.6 8 意大利 4807 3.8 意大利 7465 3.5 9 荷 兰 4395 3.5 加拿大 6797 3.2 10 中国香港 3931 3.1 比利时 6500 3.1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外汇储备 2011年一月至六月数据 单位: 亿美元,月 份 金 额 2011 - 1 29316.4 2011 - 2 29913.86 2011 - 3 30446.74 2011 - 4 31458.43 2011 - 5 31659.97 2011 - 6 31974.91 资料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2001-2005年外汇储备居世界 前十位国家和地区比较 单位:亿美元,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位 次 国家和地区 外汇储备 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 外汇储备 1 日 本 3877 日 本 日 本 日 本 日 本 8828 2 中 国 2122 中 国 中 国 中 国 中 国 8189 3 中国台湾 1222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2533 4 中国香港 1112 韩 国 韩 国 韩 国 韩 国 2100 5 韩 国 1025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印 度 俄 罗 斯 1757 6 新 加 坡 749 新 加 坡 印 度 中国香港 印 度 1310 7 印 度 453 印 度 新加坡 俄 罗 斯 中国香港 1242 8 墨 西 哥 444 墨 西 哥 俄 罗 斯 新 加 坡 新 加 坡 1153 9 德 国 437 俄 罗 斯 墨 西 哥 马来西亚 墨 西 哥 730 10 巴 西 357 德 国 巴 西 墨 西 哥 马来西亚 694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月报在线数据库,中国台湾省统计月报。,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2005年7月21日起),日 期 | 美元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英镑 2005-08-15 809.8 1010.36 7.3859 104.21 2005-08-12 810.02 1004.55 7.3395 104.2 2005-08-11 810.62 1003.61 7.2922 104.29 2005-08-10 810.7 1003.63 7.2493 104.33 2005-08-09 810.9 999.37 7.2243 104.31 2005-08-08 810.37 1002.17 7.2876 104.22 2005-08-05 810.27 999.4 7.2929 104.21 2005-08-04 810.51 986.55 7.2555 104.23 2005-08-03 810.32 988.88 7.2669 104.22 2005-08-02 810.46 986.28 7.2266 104.22 2005-08-01 810.56 982.21 7.2327 104.23 2005-07-29 810.8 977.78 7.198 104.22 2005-07-28 811.28 974.31 7.1954 104.23 2005-07-27 810.99 977.09 7.2496 104.25 2005-07-26 810.97 988.22 7.2421 104.25 2005-07-25 811.11 1001.41 7.3059 104.78 2005-07-22 811 2005-07-21 827.65 999.14 7.3133 106.37,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日 期 | 美元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英镑 2011-07-04 646.61 941.14 8.0011 83.099 1039.46 2011-07-01 646.85 936.44 8.0056 83.105 1036.25 2011-06-30 647.16 936.12 8.0243 83.162 1039.86 2011-06-29 647.18 928.99 7.9933 83.133 1034.84 2011-06-28 647.23 925.38 8.0147 83.11 1034.63 2011-06-27 647.5 913.56 8.0151 83.116 1031.08 2011-06-24 647.42 923.38 8.04 83.111 1036.55 2011-06-23 647.36 926.66 8.0467 83.113 1038.07 2011-06-22 646.83 929.49 8.0567 83.046 1048.71 2011-06-21 646.9 928.11 8.0686 83.024 1049.53 2011-06-20 646.96 922.56 8.0663 83.014 1045.03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1、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产品市场 总需求曲线 货币市场 短期决定及对策 国际市场 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 国民收入 长期决定及对策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波动 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2、三类宏观经济模型,(1)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即资源(劳动和资本)数 量的变动和生产要素效率(技术进步)的变动;各国 经济增长率差异和一国经济起飞的原因等。,(2)长期总供给 总需求模型(生产能力不变的经济): 主要说明:在长期,产出水平只取决于供给方面的因 素,即产出基本上决定于经济的生产能力(第一个结 论)。所以,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而且经济增长一 般平均为几个百分点,因此总供给曲线也通常(1年) 向右移动几个百分点。,但价格水平则取决于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水平的高低 往往取决于货币、财政政策和消费者的预期( 信心 )。 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即,很高的通货膨胀率总是 由总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因为总供给的变动只有几个百 分点,而总需求的变动则可大可小。,(3)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主要说明:在短期,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数量不变。而且价 格、工资缺乏伸缩性。所以,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呈水 平状。由此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即,在短期中,产量 只取决于总需求,而价格不受产量水平的影响。, “总供给曲线有多陡”学派论争,(1)古典学派与价格调整: 古典学派认为,价格的调整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在 “ 看不见的手 ”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中,市场会自动趋向于均衡。 那么,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还是? (2)凯恩斯学派与数量调整:凯恩斯学派认为,在短期价格并非具有充分的伸缩性。 在价格和工资的调整非常缓慢时,市场的均衡只能靠 “数量调整 ”来实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形状? (3)现实数据的分析结果: 在短期,价格调整通常十分缓慢,总供给曲线十分平坦。因此,在一年范围内,总需求的变动较好地说明经济的活动。, 本 课 程 讲 授 内 容 安 排,第一章:绪论 教材:P3-19(教材的第一章内容)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教材:P20-45(教材第二章内容) 第三章:收入与支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材:P171-191、P269-318(教材的第九章 和第十三、十四章的部分内容) 第四章:货币、利息与收入(IS-LM模型) 教材:P192-237、P320-357(教材的第十章内容) 第五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教材:P214-235,P358-383(教材的第十一章、 第十五、十六章、十七章的部分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