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pt_第1页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pt_第2页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pt_第3页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pt_第4页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研讨班 Workshop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Research Ethics,什么是伦理学 What is Ethics,一个简明的定义 a concise definition: 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社会规则,问答“人应该怎样生活?”或者“人应该怎样做?”,伦理学也可以看作是有关道德伦理的理论。 Ethics means a branch of philosophy which studies these social regulation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should a person live?” or “how should a person act?”. In this usage, ethics is also called ethical theory. 或者将伦理学看作道德哲学,基本问题有关好(善)、对、美德等。 Or moral philosophy, asks basic questions about the good life, about what is better and worse, about whether there is any objective right and wrong, and how we know it if there is, and about virture. (B. MacKinnon: Ethics: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P.4),伦理(ethics)和道德(moral),在西方的伦理学研究中,有些哲学家将伦理与道德加以区分,但是最普遍的用法是将这两个词视为同义词。 Ethics一词源于希腊文的ethos, 意思是“品格” (character), Moral一词出自拉丁文的moralis, 意思是“习俗”(custom)或“礼仪”(manners), 所以,“伦理”似乎比较适合于个人的品格,而“道德”似乎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道德”是描述行为选择的对错,而“伦理”则比较复杂:有时候指的就是“道德”;有时候它不只涉及行为对错这个方面,而且是提供生活所有面向的指引,也就是说,“伦理”包含“道德”,其范围比道德广泛;有时候它的意思就是“道德的理论研究”。本书对这两个词语的使用,采取比较普遍的作法,将它们当成同义词。,伦理评价的范围:按照Louis P. Pojman的观点,伦理学最关心的当然是如何建立行为的规范原则所以对行为的评价是首要之务,但是根据当代伦理学者Louis P. Pojman (波宜曼)的分析,伦理学除了评价行为之外,也对结果、人格和动机作评价,对这四种类型事务所使用的评价性语词也不相同。 (Louis P. Pojman,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PP.9-12): 对行为的评价性语词是:“对的”、“错的”、“义务的”(obligatory)、“可选择的”(optional); 对结果的评价性语词是:“好的”、“坏的”、“无关好坏的”(indifferent); 对人格的评价性语词是:“有品德的”(virtuous)、“邪恶的”(vicious)、“中性的”(neutral); 对动机的评价性语词是:“善意”、“恶意”、“中性的”。 不同于公认的伦理评价三个方面:Motive Action Consequences,行为action:,在伦理学中,我们可以将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 (1)对的right或者正当的行为。也就是道德上要求个人去实践的行为,这类行为是个人的义务或者责任。(一个行为当且仅当它符合义务和责任的要求而实践的行为。) (2)错误的wrong或者坏的行为。也就是个人有责任或义务不去实践的行为,道德上不允许个人去从事这类行为。(一个行为当且仅当个人有责任或义务不去实践的行为) (3)无关对错的(indifferent)行为,也就是个人既无责任或义务去从事,也无责任或义务不去从事的行为,即从事这类行为并不受道德规定的禁止,换句话说,这类习惯挪威是道德上可做、可不做的行为。例如小孩子买这支铅笔还是那支铅笔。 (4)超义务的(supererogatory)行为这类行为是指超出了个人义务所要求的行为,也就是说,这类行为并不是个人的责任或者义务,但是从事这类行为远超过了道德的要求。一般所谓圣贤行为就是属于这一类行为。例如变卖家产去帮助别人的行为。 (3)和(4)这两类行为是个人具有选择性的(optional)行为。因为这些不是道德要求,而是个人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Consequentialism后果论Teleological theory目的论,通常一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consequence,攸关这个行为的道德正当性。 譬如:一个诚实的商人遭到劫匪的绑架,他机智地逃脱,被你发现,这时,劫匪向你打听这名诚实商人的去向,你是否应该告诉他们?是否应当对他们说谎话?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说谎”是我们的道德义务,摩西十诫也要求我们“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但是如果说真话将置义人或好人以不利地位时,我们是否还需要坚守“不应该说谎”的道德义务?这个时候决定该不该说谎的因素,就是对行为结果的评价。 我们认为在特定情况下,不说实话才是我们的义务。(大义) 垂死的病患要求拔掉呼吸器的管子等,不想忍受那样痛苦地活着,医生是否应该答应他的请求?,人格/动机motive:,评估一个人的人格,是以慷慨、慈善、谦虚或吝啬、残暴等词汇加以描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动机的评价词,如果一个人从事一个行为时的动机是要尽其应尽的义务或者责任,也就是说,他想要从事该行为,只因为那是他应该做的行为,则我们称其行为的动机是出于善意。 譬如:张三在海水浴场发现一个小孩溺水,由于张三的游泳技术很好,他很快就将这名小孩救起。张三的这个救人的行为当然是一个正当的或者对的行为,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境中,由于张三救人并不会涉及太大的危险,所以救人是张三应尽的义务。但是张三救人的动机是不是基于善意?如果张三就这个小孩的动机是:这是他应该做的行为,则张三的动机是善的;如果张三是因为想将来对自己会有帮助,基于这样的动机救人,张三的行为虽然是道德上正当的行为,但是其动机却不是基于善意。 因此,一个对的行为可能是基于恶的动机,而一个错的行为则可能出于善意。,对right、错wrong用来评估对象的“行为”。 好good、坏bad;善good、恶evil用来评估结果,一般“善行”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描述,(1)它可能指的是道德上对的行为,然而由于对的行为不一定基于善意;(2)也可能指的是基于善意的正当行为,但是这样的用法显然涉及两个不同范围的评价:行为和动机,然而我们通常很难从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真正知道其动机是否善良,因此规范伦理学理论中比较少地涉及动机的评价,所以长久以来重要的伦理学理论,不论是目的论的还是义务伦的,所探讨的话题都是以评价行为对错的标准为其对象。事实上有关行为评价的道德理论几乎主导了整个西方伦理学的发展,直到最近十多年来,强调德行、人格、动机的德行伦理学才收到较多伦理学者的关注。,Ethics伦理学分类(大学课本),Virtue Ethics 德性伦理学(德行伦理学) Normative Ethics 规范伦理学 Deontological theory 义务论,道义论 Teleological theory 目的论,后果论 Meta Ethics元伦理学(后设伦理学) Descriptive Ethics描述伦理学,Ethics伦理学分类( 台湾林火旺),Normative Ethics 规范伦理学 Deontological theory 义务论、道义论 Teleological theory 目的论、后果论 Virtue Ethics 德性伦理学(德行伦理学) Meta Ethics元伦理学(后设伦理学) Descriptive Ethics描述伦理学 (林火旺:伦理学入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Ethics伦理学分类(协和),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 普通规范伦理学(General Normative Ethics) 应用规范伦理学(Applied Normative Ethics) 职业伦理学 (Professional Ethics) 生命伦理学 (Bioethics) 行动者(agent)、行动(action)、行动后果(consequence) 非规范伦理学(Non-Normative Ethics) 描述伦理学(Descriptive Ethics) 元伦理学(后设伦理学)(Meta Ethics) (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节 德性论Virtue Theory与规范论Normative Theory,德性论Virtue Theory 中心问题:What shall I be? 规范论Normative Theory 中心问题:What shall I do? 伦理学的发展:From “What shall I do?” to “What shall I be?” 为什么会有上述“问题”的变化? 需要反过来讲解:从规范伦理学的义务论和目的论到德性论(德行论)。,目的论与义务论的差异,目的论(Teleological Theory)主张:一个行为(action),完全决定于该行为所实现的目的或者导致的结果。评论一个行为所使用的词汇是:善恶或者好坏,good or bad。 义务论(deontological Theory)认为:评估一个行为,不是完全由该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决定,而是由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评价词汇是:对错,right or wrong。,关于“What shall I do?”,无论目的论或者义务论,都侧重于“What shall I do?”该问题可以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 1、什么事情我们有义务去做?(obligatory) 2、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去做?(prohibitive) 3、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做也可以不做?(permissive) 根据目的论的主张: 如果这件事情做了以后,世界会变得好一些,则good 如果这件事情做了以后,世界会变得更糟,则bad 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以后,结果无所谓好或这坏,则与伦理无关。 根据义务论的主张: 如果做这件事情符合规则,则obligatory 如果做这件事情不符合规则,则prohibitive 如果做这件事情与伦理规则无关,则permissive,目的论论证与义务论论证的关系,义务论 目的论 对right的行为, 好/善good的结果 对right的行为, 坏/恶bad/evil的结果 错wrong的行为,好/善good的结果 错wrong的行为,坏/恶bad/evil的结果 更多可能性的对应关系: 无所谓对或错的行为,好的结果 无所谓对或错的行为,坏的结果 对的行为,无所谓好坏的结果。 错的行为,无所谓好坏的结果。,德性论 virtue ethi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