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04.doc_第1页
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04.doc_第2页
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04.doc_第3页
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04.doc_第4页
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04.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细银粉的国内标准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774-1995超细银粉。本标准与GB/T1774-1995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将原国家标准表1、表2中超细银粉的产品牌号删除,即把产品牌号FAgH-1、FAgH-2、FAgH-3、FAgH-4改为编号1、2、3。增加了粒径特征参数D10、D50、D90,微粒尺寸分布中D90表示90%的微粒,D50表示50%的微粒,D10表示10%的微粒。删除了原国家标准表2中的平均粒径尺寸。对超细银粉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进行了合理调整,见本标准表2。采用国家标准GB/T10977.1-2003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对超细银粉的粒度进行测量,并标明粒径特征参数。另外根据电子产品无铅、无镉化的国际趋势,增加有害杂质元素Cd的最高允许量为0.001%。本标准中增加了烧损率、比表面积、微粒尺寸分布等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有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赵玲、刘继松、黄富春、陈伏生、马晓峰。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74-1988、GB/T1774-1995。超细银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细银粉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合同或订货单。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工业用超细银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773 片状银粉GB/T 5060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二部分 斯柯特容量计法GB/T 5162 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GB/T 19077.1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GB/T 15555.2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3产品分类根据超细银粉粒径(D10、D50、D90)尺寸不同及比表面积不同,产品分成三类,其编号分别表示为:1、2、3。4要求4.1超细银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超细银粉的化学成分单位为质量百分比编号Ag含量不小于杂质含量,不大于PtPdAuRhIrCuNiFePbAlSbBiCd杂质总量12399.950.0020.0020.0020.0010.0010.010.0050.010.0010.0050.0010.0020.0010.05注:银含量为百分之百减去表1中杂质实测量总量的余量。4.2超细银粉的比表面积、粒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表2的规定。需方若对超细银粉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可另行商定。表2比表面积、粒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编号比表面积m2/g粒径(D10)m粒径(D50)m粒径(D90)m松装密度g/cm3振实密度g/cm312.50.080.20.80.72.51.34.521.22.50.20.22.0120.61.91.23.031.21.027160.92.21.53.54.3外观超细银粉为球形或近似球形的金属粉末,色泽应均匀,无肉眼可见夹杂物。5试验方法5.1超细银粉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 1773附录A及GB/T 15555.2的规定进行。5.2超细银粉比表面积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5.3超细银粉粒径(D10、D50、D90)的测定按GB/T 19077.1的规定进行。5.4超细银粉松装密度的测定,按GB/T 5060的规定进行。5.5超细银粉振实密度的测定,按GB/T 5162的规定进行。5.6超细银粉形态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5.7外观采用目视进行检查。6检测规则6.1.1产品应由供方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6.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可委托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检验,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在需方共同进行。产品应没有启封。每批产品应由供方质检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6.1.3仲裁取样按下述规定进行:在清洁条件下,每批产品在大致均匀的三个点上抽取份样,经合并混均匀后,分成三个平行试样。将其中一个平行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量,分别进行检验。6.1.4三个试样的分析检验结果中,即使有一个试样的结果不合格,也应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该项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2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检验,一次投料生产出的产品为一批。6.3检验项目每批粉料应进行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化学成分、烧损率及外观质量的检验。比表面积、粒度分布在需方有要求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时进行检验。6.4取样将该批产品混匀,按四分法缩分至50g100g。6.5检验结果的判定6.5.1外观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5.2化学成分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5.3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烧损率、比表面积、粒度分布当第一次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可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重复试验,其结果作为最终检验结果。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产品标志在检验合格的产品上应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a)产品名称;b)产品编号、批号;c)净重、瓶重;d)生产日期。7.2包装、运输和贮存7.2.1包装检验合格的产品用带密封盖的塑料瓶分装,包装规格为:10 g/瓶、50 g/瓶、100 g/瓶、1000 g/瓶、5000g/瓶,瓶口加密封带,装入结实牢固的包装箱中,包装瓶四周填充安全物质。7.2.2运输运输应避免污染和机械破损。7.2.3贮存产品应密封存放于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氛的场所。7.3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注明:a)供方名称、地址、电话、传真;b)产品名称;c)产品牌号;d)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