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语上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九语上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九语上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九语上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九语上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联考试卷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设卷面分5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3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横线词字注音(4分)(1)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 d( )职业之神圣。(2)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hn( )无际的心胸。(3)看红装素裹,分( )外妖娆 。(4)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 )废,就好了。2、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B、大家都喜欢听小红读书,她读书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抑扬顿挫。C、小明的写作棒极了,他的作文平淡无奇,读了给人以深深的启迪。D、他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了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习电脑充满了信心。C 、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D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4、古诗文填空:(12分)(1)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 , 。(2) ,虫声新透绿窗纱。 (3)鸡声茅店月,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5)池上碧苔三四点,_,日长飞絮轻。(6)_,采桑径里逢迎。_,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7)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_。(8)东篱把酒黄昏后,_。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5、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行侠仗义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_ _ 故事:_ _ _6、语言运用 (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还要出名。” 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_(5分)(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5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故乡(节选)(13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我问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7、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说是“欢喜”的,为什么又出现“凄凉”的神情? (3分) 8、闰土见到了“我”为何不叫“迅哥儿”而称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 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9、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 (2分) A生性沉默寡言。 B苦难生活的磨练使他意志坚强。 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 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 10、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2分) 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 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11、下面对“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12、文中所指“可悲的厚障壁”是指 ,这是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15分)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13、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分) _14、文章第三段作者为了阐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举了大量的例子,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3分)_ _15、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里?(4分)_ _16、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5分)_三、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1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7、解释加点词语(4分)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为天下唱 唱: 今或闻无罪 或: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18、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杀之以应陈涉。 B 固以怪之已。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20、引发这次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简要作答)(4分) 21、陈胜、吴广为起义做准备时用了哪两种方法来“威众”?(可用原文作答)(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问题。(6分)(A)、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B)、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上:指汉高祖刘邦 信:指韩信 鬻:y 卖 誉:夸耀22、解释句中的词。(2分)(1)于物无不陷也(陷: )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禽: )23、翻译句子。(2分)(1)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24、请以成语形式给两则短文分别确定一个标题。(2分) 五、作文(60分)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世界,充满七彩阳光,/人生充满美好向往。/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品读上面的小诗,以“苦与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如果选(1)作文,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九年级语文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1)亵渎 (2)瀚 (3)fn (4) tu 2,C 3,C 4,(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今夜偏知春气暖 (3)人迹板桥霜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叶底黄鹂一两声 (6)巧笑东邻女伴,疑怪昨宵春梦好 (7)牛衣古柳卖黄瓜(8)有暗香盈袖,人比黄花瘦5,(略) 6,(略) (语言得体,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二,现代文阅读7,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想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不觉凄凉、自卑起来。(意对即可) 8,D 9,D 10,B 11,A 12,感情上不沟通,或有隔膜 (意对即可) 修辞手法:借喻 或 比喻13,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或:读书人是幸福人14,答案举例: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居里夫人学得科学探究。 从繁星春水学得对母爱、童真的讴歌,从张海迪学得志强不息。等等。(符合要求即可)15,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人获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还可以使人趋善避恶。)(意思对即可)16,答案要点: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学者、老师推荐的书。博览才能广收。或对一些不良书籍的拒绝等等。(言之成理即可)三,文言文阅读: 17,次:编次。 唱:通“倡”, 首发。 或:有人。 罾:用网捕。18,C 19,(1)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什么不为国事而死呢? (2)第二天,兵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看着陈胜。(关键词落实,译出主要意思即可) 20,导火索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2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