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脂肪肉瘤梁爽课件_第1页
腹膜后脂肪肉瘤梁爽课件_第2页
腹膜后脂肪肉瘤梁爽课件_第3页
腹膜后脂肪肉瘤梁爽课件_第4页
腹膜后脂肪肉瘤梁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诊断,Imaging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红 旗 医 院 影 像 科 梁 爽,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临床病例,患者李秀钦,女,61岁,黑龙江省穆棱市人,主因间断性右腰部不适2年,就医。现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3月31日收治入院。,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病例特点,1、该患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腰部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偶有进食后胀闷感。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 2、2014-3-25牡市肿瘤医院彩超示:右侧肾上腺区实性肿物。 3、2014-3-26我院CT示:右侧肾上腺区混杂密度影,以脂肪为主,边界不清,考虑髓质瘤可能性大。 4、2014-4-1我院增强CT示:右肾上腺区形态不规则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动脉期病灶内部分低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部分病灶明显强化。,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病例特点,腹部彩超示:右侧肾上腺高回声肿物,回声欠均匀,大小约7.4*7.1cm,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病例特点,腹部CT平扫示:右肾上腺区混杂密度影,以脂肪为主,边界不清。,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病例特点,腹部增强CT示:右肾上腺区形态不规则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动脉期病灶内部分低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部分病灶明显强化。,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诊断思路,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影像诊断,肾上腺区脂肪肉瘤,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肾上腺区脂肪肉瘤 右侧肾上腺肿物,灰黄肿物一枚,包膜完整,已剖开,体积8.5*6*4.5cm,切面灰黄,实性,质地细腻,均质。 右肾上腺区非典型脂肪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紧邻肾上腺。 免疫组化S-100(+)(蛋白免疫酶技术),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的解剖,后腹膜腔前界为壁层腹膜,后界为腹横筋膜,上起隔肌,下止盆隔,两侧以腰方肌外缘为界的潜在间隙,故亦称腹膜后间隙,位于其内的器官有胰腺、部分十二指肠、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此间隙内还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分属支、神经干(交感神经、脊神经)、淋巴结、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脂肪、肌肉、筋膜、胚胎残留组织、原始泌尿生殖嵴残留部分,以 上组织均可成为肿瘤起源。,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的解剖,1、肾旁前间隙位于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胰腺及十二指肠降部在此间隙内,此问隙向上延伸至肝脏裸区,向下经髂窝与盆腔腹膜后间隙相通。 2、 肾周围间隙由肾前筋膜围绕而成,向上与横隔相附着,下界达髂嵴水平。两层筋膜间充满脂肪组织包裹肾脏,故又称脂肪囊。肾前筋膜越过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与对侧肾前筋膜延续,肾后筋膜向后内附着于腰椎体。此间隙内有肾、输尿管和肾上腺。 3、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覆盖腰大肌和腰方肌前面的髂腰筋膜之间,在此间隙内有腰交感神经干,乳糜池和淋巴结等。,三个间隙及其内容物,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的解剖,腹膜后隙(retroperitoneal space):位于后腹壁的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上起自膈,下至骶骨岬,两侧向外连于腹膜下筋膜。,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肿瘤的分类,神经源性肿瘤,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间隙肿瘤的分类,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摘要,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RPLS),脂肪肉瘤(Liposarcoma,LS)是居于原发腹膜后肿瘤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一般为深在性、无痛性、逐渐长大的肿物,多见于成年人,男性多见,高发年龄为4070岁,其预后因素多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分级、大小、部位、浸润深度及外科处理方式相关。腹膜后脂肪肉瘤好发于肾周脂肪组织,常沿腹膜和组织器官间隙生长,可规则或极不规则。部分脂肪肉瘤起源于肠系膜或腹膜,极少数发生于升结肠,容易被误诊为腹膜后肿瘤。病变发展隐匿,早中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常以偶然发现巨大肿块就诊。肿瘤生长较大者压迫侵犯胃肠道造成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晚期出现消瘦甚至恶液质。,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病理生理学,脂肪肉瘤是来源于血管周围、体腔及肌腱间隙的未分化间叶组织细胞,由成脂肪细胞到成熟脂肪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构成。较少数可能为脂肪瘤恶变而来。,按照WHO肿瘤的分类标准,脂肪肉瘤可分为五个病理类型。,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CT检查的诊断要点,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CT平扫见左肾上腺区软组织肿块,以脂肪密度为主,边缘尚清,其内密度不均。,CT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影。,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CT表现的多样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根据主要细胞成分,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即:脂源性、黏液性、多形性。依其细胞成分不同影像学表现也各不相同。 腹膜后脂肪肉瘤根据其是以脂肪投影为主还是以非脂肪成分投影为主,分为:实体型、混合型、假囊肿型。 实体型:很少脂肪投影,其CT值偏大,可大于20Hu,呈较大的实质性肿块。 混合型:显示肿块中有灶性的脂肪投影。CT值在-20Hu40Hu,肿块密度不均 假囊肿型:是多种组织共存,产生相对比较均匀的类似水样密度影的影像。,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肾上腺脂肪肉瘤病例回顾性分析,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牡丹江红旗医院影像科 Mudanjiang HQ hospital radiology department,腹膜后脂肪肉瘤诊断要点回顾,腹膜后肿瘤的初步诊断思路总结,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变的主要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是否均匀、有无坏死、液化、钙化)增强形式等方面有助于诊断。,良性肿瘤:边缘光整,形态规则,密度均,增强后强化均匀,体积小,发展慢。恶性肿瘤:边缘不整,形态不规则,周围组织侵犯,骨质破坏等,密度不均,内有坏死、液化、囊变等。增强后强化不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