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山中学语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资山中学语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资山中学语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16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书写力求规范、工整。 花团绵簇滨江路,美不盛叹新襄阳2.读下面文字,给汉字注上准确的读音。语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四季美景使人即物起兴( ),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的情感让人感动回味;走进语文天地,我们的心灵将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3.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B. 李明和赵涛是一对黄金搭档,每当在表演双簧节目中,两人总是相映成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C.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也难得一帆风顺,人们更多的是面临取与舍的选择。D.卡拉玛姐妹的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B. 因为运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有了很大改进。C. 经过大家的奋力拼搏,终于取得了蝉联第一名的好成绩。D为了避免中考期间出现安全事故,昨天下午老师又一次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5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 B C D6、名著骆驼祥子语言独特,它创造性的运用_使通俗朴实的语言文字,变得_,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7、古诗文默写(8分) (1)_,_,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2)走进古典诗文,走进古典的情怀。 “晨兴理荒秽,_,”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这是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_,关山度若飞”胜利中更见英雄的豪迈。“了却君王天下事,_” ,壮志在梦境中更加惆怅; “_,奉命于危难之间”是鞠躬尽瘁的情怀;“但愿人长久,_”是望月怀人的豁达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王征是一个优秀学生,星期六下午他打电话约同学李明到学校打篮球,接电话的是李征的妈妈,假如你是王征,此时你会怎么说?_9. 生活中,有很多人觉得活得很累,过得很不快乐。其实,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再苦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就是胜利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笑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 【 主题班会 】近期,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面对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很多同学灰心丧气,在班里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主题班会时,班长请你拟一则能鼓舞士气的主题语,请你根据下面提示语中的前半句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主题语:笑对生活,_ 【 活动采访】 在这次活动中,你被安排的任务是做一名小记者,就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该如何“微面对生活”的问题,采访心理咨询老师,你会设计什么问题,请写出其中的一个。( 2 分)_ 【 板块设计 】围绕“微笑面对生活”主题,除了开展板块一“活动采访”、板块二“演讲比赛”以外,还可以开展什么活动?请你再设计两个板块。板块三:_板块四:_ 【 材料探究 】 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微笑面对生活”的素材,现在请你说说你对“微笑面对生活”的的素材,现在请你结合下面这则材料,说说你对“微笑面对生活”的认识或感想。襄阳青军曹会深,在九岁翻围墙回家时碰到高压变压器的避雷针,双臂烧焦后被截肢。伤好之后,他就开始练习用脚写字,铅笔又圆又滑,为了能用脚趾抓住笔,曹会深常常练得右脚抽筋:靠着坚强的毅力,一年多后曹会深学会了用脚吃饭、穿衣、骑自行车。 2006 年,曹会深被老河口市残联系相中练习游泳,并在当年获得省运会残疾人组50米自游泳冠军。 2011 年,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3年的高中学业,以450分的成绩考入软件工程学院。认识或感想:_三、阅读与欣赏(50分)(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9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 这首诗写出诗人_的遭遇,抒发了_的感情。( 2 分)11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分)_(二)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10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又何间焉_忠之属也_池非不深也_亲戚畔之_1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去国怀乡 B 何以战以天下之所顺 C 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 D 衣食所安安求其能千里也14.翻译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15.甲、乙两文运用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运用对比证明_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乙文运用对比突出_从文中两个“ _” 和两个“ _ ”等词语就可以看出。16.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请分别回答:_(三)阅读散文满架秋风扁豆花,完成1721题(13分)满架秋风扁豆花 丁立梅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它们是浑然一体的。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页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17、在作者笔下,扁豆花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18、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加以赏析。(3分)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 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19、文章第、段着力描绘扁豆花,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20、文中为什么要提及郑板桥拟写的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1、末段中说“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你以为“人生秋至”,是“凄凉、寥落”还是“欢喜”?结合全文,请简述理由。(3分) (四)阅读议论文辩证的看压力,完成2226题。(13分) 辩证的看压力邵景均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第7版)2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2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 段开头“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一句中的“许多”能否删去?并说说理由。(3分) 25.请为第段划线的句子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不能再用选文中的事例作论据)_ 26你们即将面临中考的压力,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请结合自我实际谈谈。(3分) _四、写作与表达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题一: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