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第二章12 3节幻灯片_第1页
安全性第二章12 3节幻灯片_第2页
安全性第二章12 3节幻灯片_第3页
安全性第二章12 3节幻灯片_第4页
安全性第二章12 3节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学习要求 掌握主要影响食品安全的生物因素;细菌、真菌及 其毒素、病毒的污染来源、危害、毒性机理以及预防 和控制措施。,第二章,第一节 细菌 Bacteria,一、细菌的概述 1、 细菌的特点 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种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假单胞菌属:G- 需氧、嗜冷、pH 5.0-5.2 微球菌(需氧)、葡萄球菌属(厌氧):G+ 、嗜中温 芽孢杆菌属(需氧、兼性厌氧)与梭菌属(厌氧) 肠杆菌科各属:G- 、嗜中温,2、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沙门氏菌属 (Salmonella)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肉毒梭菌属 (Clostridium botulinum) 蜡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产气荚膜梭菌 (Chostridium perfringens)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cocytogenes),3、细菌性食物中毒及其发生的原因,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使食品中含有大量细菌或活的细菌或它们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 外毒素 exotoxin 内毒素 endotoxin,微生物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内毒素和外毒素是细菌产生的两大类毒素物质。 外毒素 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物质。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毒性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外毒素的抗原性较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各自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内毒素 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在生活时不能释放出来,当细胞死亡而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时才释放出来。 内毒素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是磷酸/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性质较稳定、耐热、毒性比外毒素低、其作用没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不同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都能引起机体体温升高、腹泻和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其他组织损伤现象。,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感染型食物中毒 含大量病原菌的食物 毒素型食物中毒 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 混合型食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