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古代政治.ppt_第1页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古代政治.ppt_第2页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古代政治.ppt_第3页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古代政治.ppt_第4页
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古代政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法指导 : 课前: 看考纲 看书 看资料、做资料 上课: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课后: 复习、预习、多做练习,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必修()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一、考点详解,(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分封制、宗法制,(弄清)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包括)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弄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弄清)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包括)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弄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考点扫描,1、(2008广东,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体验高考,2、(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3、(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5、(2008年海南,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命题规律和趋势,1、从内容上看:考查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等。要注意封建专制制度演变的线索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2、从考查角度看: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注意新颖灵活。注意联系和比较的方法来考查。 3、从难易程度看:难度中等,且多和现实热点问题有联系。,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诸候的义务与权利:,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 鲁、齐、燕、卫、宋、晋,3、你如何评价(影响)?(一分为二),1、分封制的目的:,2、基本内容:,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分封制: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一方诸侯,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弊端:,后期容易形成一种分裂割据势力,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1、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2、核心内容:,3、特点:,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 主要等级: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5、影响:,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权力继承规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1)世袭制度。,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的统一,经过:,A、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2)秦统一的意义,B、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C、平定岭南,设郡管理,D、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1)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3)巩固统一的措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B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C加强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道,郡县制:,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分掌行政、兵事 和监察职责,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 “制”或“诏”,印称“玺”。,有什么特点?,“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九卿,三公九卿制的建立,对秦朝的影响: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影响,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确立,(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汉、唐、宋、明清的演变),(2)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3)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4)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中朝”对抗“外朝”;,唐朝:,汉代:,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外交,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明成祖:设置内阁,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中朝”对抗“外朝”;,“参知政事” 分散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使”分散财政权 “枢密使”分散军权,明朝:,唐朝:,宋朝:,汉代:,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1、原因:,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权进一步强化。,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设内阁,3、内阁的性质:,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明成祖:设置内阁,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形成“中朝”对抗“外朝”;,“参知政事” 分散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使”分散财政权 “枢密使”分散军权,明朝:,唐朝:,宋朝:,汉代:,清: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直接原因:,根本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加强皇权;,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监察制度,1.演变,A、秦朝:,中央:,地方:,B、汉朝:,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中国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 ),C、明初至清末:,都察院(中央监察机构,由御史台发展而来),2.评价,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A、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秦汉至 魏晋南北朝,隋唐至 明清时期,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全面认识科举制?,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积极作用: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秦朝,汉末魏晋,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州,县,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省,道,府,县,府,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总体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加强),明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B、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