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IE(七大手法).ppt_第1页
现场IE(七大手法).ppt_第2页
现场IE(七大手法).ppt_第3页
现场IE(七大手法).ppt_第4页
现场IE(七大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現場 I E,IE及其體系 現場IE職責 現場IE手法,課程綱要,10,10,100,IE產生的歷史背景,1-1,IE的起源,泰勒(Taylor, 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创立“时间研究(Time Study)”,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主要著作:计件工资(1895)、工场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工业工程之父”。 吉尔布雷斯(Gilbreth, 18681924)另一位IE奠基人,工程师,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Motion Study)”,即对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动素”,然后科学分析,建立起省工、省时、效率最高和最满意的操作顺序。1921年又创立“工序图”,为分析和建立良好的作业顺序提供了工具。 甘特(Gantt,18611919)工业工程先驱者之一,其重大贡献是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Gantt Chart)。这是一种预先计划和安排作业活动、检查进度以及更新计划的系统图表方法,为工作计划、进度控制和检查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方法和工具。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一工业工程的重要领域。,1-2,法约尔(Fayol, 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全面总结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经验,将其归纳为6种经营活动、5种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埃默森(Emerson,18531931)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专家,创立了“奖励工资制”(Emerson Premium System),对当时公认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效率十二原则”,被后人尊称为“效率的大教长” 。 福莱特(Follett,18681933)美国女管理学家,把科学管理同行为科学联系起来。她的管理哲学思想主要有:通过利益的结合减少冲突;变服从个人权利为遵循形式规律;通过协作和控制达到目标;领导者应以领导者和拥护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她把管理的任务概括为一个词“协调”。,IE的起源,1-2,工業工程(IE)定義,1-3,Industr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Improvement,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Ideality, Idea, Image. IE是改善流程縮短交期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確保品質保障安全,IE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狭义的IE主要为技术段的,其研究的核心是生产过程,工作的地点主要在生产现场,三现原则,要求IE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 广义的IE主要是进行系统,组织上的评估和优化,给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咨讯,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对IE的要求也更高,其不但要求拥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工艺技能外,还要具备管理知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且考虑问题必须有全局意识,工業工程(IE)定義,1-4-1,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 -美國 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 1955年,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日本 工業工程師協會(JIIE) 2003年,工業工程(IE)定義,1-4-2,IE的發展趨勢及其特點,IE的發展趨勢 現代工業工程 它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條件下研究生產(工作)系統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學科。 IE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市場需求多樣化、變化快,產品生產週期大大縮短,競爭激烈; 系統、可靠、成套產品和服務市場擴大,如交鑰匙工程; 嚴格保證交貨期,提供及時、周到的售後服務; 現代製造技術迅速發展,為高速、高效、高精度和優質生產提供了條件(如NC, CNC, CAD/CAM, CAPP, GT, ROBOT, FMS, CIM, MRPII等); 資訊技術的發展。,1-5,現代工業工程發展的特點,研究物件和應用範圍擴大到系統整體 科學管理時代研究各個作業和改進現場管理; 傳統IE研究生產過程(微觀範疇); 現代IE研究廣義生產系統,並延伸到整個經營管理系統(微觀和宏觀系統); 以IT為支撐條件,重點轉向電腦集成製造(CIM) 科學管理時代把產品生產看成原材料的一系列物理轉換過程; 現代IE則將產品生產看成一些烈的資訊變化過程; 突出研究生產率和質量 探索新理論,發展新方法 生產要素之間的新規律,尤其是人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關係; 採用集成製造、並行工程等新的生產技術;,1-6,IE的應用,IE的應用領域 首先在製造業中產生和應用,以改進生產方法,建立良好的作業程式和標準,提高效率 二次大戰後,擴展到其他領域尤其是服務業(如建築業、交通運輸、銀行、醫院、超級市場等)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與規劃),用於整個系統的優化 儘管現代IE應用廣泛,但製造業仍然是最主要和代表性的一個領域。製造工業的生產活動包括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 IE正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原理和技術 圍繞製造技術研究工藝與設備(製造中的硬體部分) 關於製造系統的控制和管理(製造中的軟體部分),1-7,IE的應用效果 美國:美國的生產率在世界上之所以處於領先地位,與IE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並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直接相關 日本:二戰後生產率僅為美國的1/7,由於上個世紀50年代引進IE,並在工業建制上統一規劃,使工業在短時間內獲得振興,生產率迅速增長,現已接近美國 中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部門和企業學習和應用某些IE方法,尤其是基礎IE,取得顯著效果,IE的應用,1-7,規劃:確定研究物件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從事生產或服務所應采育的特定行動的預備活動,包括總體目標、政策、戰略和戰術的制定和各種分期實施計畫的制定 IE側重於技術發展規劃。如新產品發展規劃、產品“三化”(標準化、系列化、專業化)規劃、成本降低規劃等 設計:為實現某一既定目標而創建具體實施系統的前期工作,包括技術準則、規範、標準的擬訂,最優選擇和藍圖繪製 IE設計不同於一般的機器設計,而是側重於工程系統設計,包括系統總體設計和部分設計,概念設計和具體工程項目設計等。IE設計內容還包括:工廠選址、設備佈置、生產流程設計、生產技術選擇、作業程式設計、資訊系統設計、運輸系統設計等,IE的功能,1-8,評價:對現存各種系統、規劃方案、設計方案以及各類業績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確定活動有效性的活動 如產品設計評審、經濟分析、規劃設計方案評審、質量控制與可靠性工程、技術評價等 創新:改進現行研究物件,使其更有效的生產、服務和運作 如產品改進、工藝改進、設施改進、系統組織改進、工作方法改進、新產品新技術的工程開發等,IE的功能,1-8,IE知識體系圖解,1-9,IE內容體系,1-9,提高生產效率 降低不良率 減少物料的轉運 控制WIP的數量 消除等待時間 降低庫存數量 縮短換模(線)時間(其核心思想是把內部時間儘量轉化外部準備時間,其二儘量取消調整時間,如缺口螺絲,卡口墊片的設計.) 降低物料的消耗 減少動作的浪費,2,生產現場IE的工作職責,降低制程中產品潛在失效的風險性,便於及時發現問題,消除可能潛在的問題,同時加強其對外部市場的應變能力,(石头代表生产线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水代表WIP的數量,如果WIP的數量过多就会掩盖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已产生大量的不良品,如车床加工的批次为100.下道工序为线割加工,即两道工序之间的WIP为100,如果试车后进行检测是ok品,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因刀具的磨损,而使加工成品的尺寸发生变化,甚至于不良品,但因只有到线割或更后面的工序才能发现,而这些工序工时上的浪费,及原材料报废造成成本上的损失相当的大),控制WIP的數量,工作職責-,2-1,原物料 數量上的消耗(提高素材的利用率)(模具设计的优化,如成形加工时在不影响塑胶流动性的前提下或者改变进胶口,分模面的位置降低水口料的用量,提高塑胶材料的利用率,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質量上的管控(提高進料品質和製程控制能力) 輔助物料 用量上的控制(降低輔料的消耗) (为避免锡的过度氧化产生过量的锡渣,通过调校锡爐的参数,提高锡利用率工治具设计时的标准化,通用化,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如底座,支撑架,标准件的使用) 儲存時的管理(合理的儲存方法,降低輔料的報廢) 利用柏拉圖法進行重點管控 利用魚骨圖法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其root cause,予以改善,降低物料的消耗,工作職責-,2-2,現場IE手法,3,動作改善法(動改法) 防止錯誤法(防錯法) 55W1H法 (五五法) 雙手操作法(雙手法) 人機配合法(人機法) 流程程序法(流程法) 工作抽樣法(抽樣法),“IE七大手法”,現場IE手法-,3-1,動改法,1.手法名稱:動作改善法,簡稱為“動改法”,運用:省力動作原則,省時動作原則,動作舒適原則,動作簡化原則(動作經濟原則) 2. 應用範圍: 1) 適用於生活上個人及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2) 適用於工廠或辦公室有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 3. 功用: 1) 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 2) 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3) 提高工作的效率,動作分析方法,目視動作方法:以目視觀測的方法尋求改進動作方法。 影片分析方法:採用攝像機將各個操作動作拍攝成影片放映而加以分析。 動素分析方法:17+1個基本動作(動素)。將工作中所用的各個動素逐項分析以謀求改進。 (分析工具:動素程式圖 ),3-1,動素的名稱、定義及形象符號,3-1,動素的性質劃分,按照對操作的影響,動素可分為: 有效動素:對操作有直接貢獻者。包括裝配、拆卸、使用、伸手、握取、移物及放手等。 無效動素(或輔助動素):如尋找、選擇、檢查、持住、定位等。 動素同心圓: 第1圈:中心圈,為核心動素 (裝配、拆卸、使用) 第2圈:常用動素,是改善的對象 (伸手、握取、移物、放手) 第3圈:輔助性動素,越少越好(尋找、選擇、檢查、持住、定位、預定位) 第4圈:外圈,消耗性動素,盡可能予以取消(休息、故延、延遲、計畫),3-1,按其在工作過程中的重要性 第一類是進行工作時必要的動素 第二類是為第一類動素作準備的動素,但它們使第一類動作延遲 第三類是不進行活動的動素 要點:動作分析與研究時應盡可能將第二、三類動素排除,並把第一類動素合理配成系列,使操作速度加快,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一条原则: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用一只手:插完30只销子需30S 用双手:插完30只销子只需23S,节约时间29%,第二条原则:人体的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为妥,电灯开关的设计,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人體各部分動作等級分類,3-1-1-1,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三条原则: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使之有轻松的节奏。,上下型挥动:最佳效果的效率为9.4%。动能未得到利用,为肌肉所制止 圆弧型挥动:后面挥上,前面打下,效率可达为20.2%,不易疲劳,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四条原则: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及工作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五条原则:零件、物料应尽量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前面近处。,重力滑槽 重力滑箱,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六条原则: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座椅式样和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及坐立适宜。,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七條原則:儘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夾具或足踏工具代替,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八条原则: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九条原则:手指分别工作时,各指负荷应按其本能予以分配。手柄的设计应尽可能与手接触面大;机器上的杠杆、手轮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工作者少变动其姿势。,動作經濟的十項原則,3-1-1,第十条原则:工具及物料应尽可能事前定位。,电动扳手的放置:,3-2,定義 不管誰去做不管做法如何也不管做多少數量結果是一樣的不會發生偏差。簡單的說就是不管愚笨的還是心不在焉的人去做都可以防止他做錯的方法。 具體表現 1.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不需要注意力 2.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不需要專門知識和高超的技能。,現場IE手法-,防錯法,防錯法基本原則,A.輕松原則-難以辨認.難拿.難動等作業使作業員容易疲勞而發生失誤 可以這樣進行改善 用不同顏色區分-容易辨認 加上把手-容易拿 使用搬運器具-動作輕松 B.簡單原則-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人為失誤。考慮用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不容易出錯,3-2-1,C.安全原則-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時,加以改善使其不會有危險;馬虎作業或勉強作業有危險時,設法安裝無法馬虎或無法勉強作業的裝置 D.自動化原則-依賴眼睛,耳朵等感官進行業時,容易發生失誤.製作治具或使之機械化,減少用人的感官來判斷的作業.一定要依賴感官的作業,譬如:當信號一紅即同時有聲音出現,設法使之能夠二重三重的判斷,防錯法基本原則,3-2-1,檢查方式與防錯裝置,(1) 人類五官具有的防錯裝置功能 顏色表示和識別符號 類似零部件和材料隔離放置 手感識別 注意事項用大字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示 啟動警鈴報警的裝置 考慮噪聲水准.換氣.空調等,3-2-2,(2) 設計機械裝置來防錯 產品發生不良時機械停止加工的裝置 作業錯誤時機械停止加工的裝置 作業錯誤時不安裝物料的裝置 自動修正錯誤的結構裝置 檢查前工程的不良并分離不良的裝置 作業有遺漏時下工程就停止的裝置,檢查方式與防錯裝置,3-2-2,.手法名稱 W1H法又稱何法,又稱質疑創意法,簡稱五五法 .目的 學習本手法的目的是在:熟習有系統的質問的技巧,以協助吾人發掘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創造改善途徑 .意義 5WIH是一個探討問題質疑的技巧,是告訴我們同樣的,最好要 “問5次以上”才好,才能將問題的徵結所在發掘出來。類似我們的 “打破砂鍋問到底” 之精神,3-3,現場IE手法-,五五法,逐级提问,3-3,現場IE手法-,五五法,丰田五五法發問,“為什么機器停了?” “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 “為什么超負荷運轉?” “因為軸承部分的潤滑不夠。” “為什么潤滑不夠?” “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 “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