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分析.doc_第1页
2014年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分析.doc_第2页
2014年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分析.doc_第3页
2014年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分析.doc_第4页
2014年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全国卷1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 刘建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710119) 2014年的全国卷1文综历史选择题总体上保持了一贯的难度与深度,体现出了新课改后的命题原则是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鄙人不揣寡陋,略陈管见,就鄙人做选择题的过程做一些解释,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求教于方家。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个人解析: 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排除AC,因为“君主专制源于宗教权威”和“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明显错误,君主权威并非源于宗教,祖先崇拜在皇权至上之前。其次,D选项“祭天活动强化宗法制度”与B选项“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相比,明显是D选项中过于肤浅,鄙人认为应选择B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题干给出的信息是“皇帝借助于祭天大典”来表明自己是 “最尊贵的神”之“天子”来“子民”,需要注意此处“子”应是动词。所以答案应该有政治方面。另,题干“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也点明了答案需要有这方面的信息,既答案应该有宗法制,人伦方面。结合选项可以选出B选项。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个人解析: 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ABD,因为“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说法明显过于绝对,而道家的社会影响最大和佛家的社会基础薄弱明显与题意不符,故应选择C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题干给出的信息是“唐代皇帝与儒道法的关系”。在材料中出现了“道教和佛教”,“儒教”没有出现,但是不能忽视隐形材料的“儒教”。结合选项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唐代继承隋的科举制并发展壮大,儒家的政治地位是比佛家和道家更为巩固的,可以选出C选项。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C,因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型恶论”,中学所学的儒家知识里没有“非善非恶”的说法。另外根据材料可知南宋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存”与一“灭”,一“理”与一“欲”两方面的,答案也应该是两方面的。故排除AB,应选择D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常识和题目可知,先秦时期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第二(中华书局本2011年32次印刷本第179页,杨伯峻译注)“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讲的是人性本相近,因为习不同,便相距甚远。孟子告子上卷十一第六(中华书局本2012年20次印刷本第239页,杨伯峻译注)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讲的是人有各种仁义礼智信之心,都是“固有之也”。再者,根据宋代的蒙学著作三字经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以理解题目中的南宋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依据就是人性本善,但是会受到后天习的影响,故其主张既是本善习远,应选择D选项。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BD,因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期中国没有资本市场的说法,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也没有。另外根据题意看不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故排除C,应选择A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在清初实行海禁前的时候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白银流向国内,中国处于有利地位 。应选择A选项。28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C,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高于印度的。其次结合题意可知A选项本身没错,但是与题意不符。B也是与题意不符,应选择D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并打开了中国大门,但是没有实现他们的经济上的目的,原因就在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应选择D选项。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C,因为知识分子政治保守说法错误,其次D选项体现不出来新旧学之争,当时梁启超和其他举人都是旧时的文人,不分新旧学。最后我们来看AB,A是表面,B是实质内涵,应选择B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甲午战败后,梁启超等公车上书,后掀起了维新运动,但是仅仅百日就失败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应选择B选项。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BD,因为BD的说法明显与题意不符合,再来看AC,A选项外国的制作水平高,但是与题目中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没有关系,故应选择C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教材中没有提到过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但是根据题意分析可以得知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但是外国片仍然多于中国片的比例,只是比例比不是中国电影制造中心的京津地区的外国片放映比例要低,故可以得出材料外的隐含材料,既中国的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应选择C选项。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31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CD,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主要是指1958、1959和1960年,时间上不对。国民经济的恢复是1949-1952年,与“一五计划”时间不符。再来看A,A迷惑性很强,A时间上与“一五计划”一致,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应选择B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一五计划”主要实现工业化,进行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所以应选择B选项。 32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AD,A选项中古代雅典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说法错误,D选项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如果成立的话那题意中雅典法律同意公民自杀就是错误的,故排除AD。B说法中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法,在时间上不符合,而且B说法是尊重生命,如果是尊重生命的话,那么古代雅典的法律肯定不会有同意公民自杀的申请,故应选择C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古代雅典法律并不是一个完备的法律,本身对于公民还是具有很多的限制。所以应选择C选项。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A,主权在民原则与材料中1787宪法众议员名额分配没有关系,材料中也体现不出违背了各州自治和各州平等原则,故应选择B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独立宣言宣扬的是“人人生而平等”,而材料中的众议员分配明显轻视了其他人口(既非自由人的奴隶、土著人等),既违反了天赋人权原则,所以应选择B选项。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B,在1928年苏联处于计划经济初期,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AC具有迷惑性,因为有一个“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的信息,但是做题不能只看一条材料,更应该结合所学知识看所有的材料,如果说AC成立,材料中“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就不应该成立,故应选择D选项。 方法二(分析法),由所学知识和题目可知,1928年苏联处于计划经济初期,存在着一些新经济政策的残留,再结合题意和答案,可以得出:此时苏联在工业化初期采用了一些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所以应选择D选项。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个人解析:方法一(排除法),首先根据中学所学知识和题干排除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