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亲爱的同学,七年级的我们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对此,你肯定有了真实的感受。这张试卷就是每个人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请将下面的名言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2分)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1)山坡上的芊芊( )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2)我从石架上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3)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mn( ),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4)理想是肥皂,洗zhu( )你的自私心。3、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嶙峋:形容人精神不好。) C、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心。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D、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那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看着她那滑稽的模样,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 C、他在那儿讲故事,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和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都被吸引了过去。 D、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自己的能力来把我们能够做到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5、古诗文默写: (6分)A、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观沧海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 。” D、漂泊异国他乡的游子,面对落日触景生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 。”(用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填写)E、我们在摒弃别人缺点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 , 。”6、名著阅读:(4分) 伊索寓言是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栏目推荐的篇目之一,它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艺术上成就很高,许多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A、请写出你最喜欢的来自伊索寓言中的两则故事的名称。(2分)(1)、_(2)、_。B、写出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大家的欢迎。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打跑了。寓意:_二、综合性学习: (5分)班上准备举行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活动。(1)请为这次活动写一条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名言(也可以自拟),作为宣传口号。(1分) (2)广告词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欣赏好的广告词既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也是一次现代文化的享受。请从以下两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赏析。 (2分)A、“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某图书阅览室广告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公益广告语我选( ): (3)这次活动老师准备安排学生收集一些新流行语,如“美眉”“埋单”等,请你帮老师再设计两个可操作的活动内容。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后完成15题。(10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第一段文字是按 _ 顺序描写景物的,从山上、山尖再写到_、_。 (2分) 2、第一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对“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表现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护之情,表现他对弱小者的慈悲情怀。 B、流露出作者由于济南小山柔弱的特点而生出的怜惜之情。 C、把小山拟人化,写出了济南小雪后山景的玲珑秀美。 D、表现出作者对济南小山柔弱的特点生出的点点惋惜遗憾之情。 4、句子“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使用了 的手法,请简要说说其作用。 (2分) 5、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尾有什么好处? (2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美丽如初,完成1-5题(9分)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文章第的景物描写,写出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分)答:景物特点: 。作用: 。2、第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我的心情是“焦急不耐”,母亲的心情却是“ ”,形成这样的原因是: 。(2分)3、第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2分)答: 。4、纵观全文,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是: (1分) 5、揣摩:“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的深层含义是: (2分)答: 。四、古诗文阅读: (16分)(一)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传不习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鞭数十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 3、“吾日三省吾身”已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2分)_4、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分)_(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2、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分)_五、作文:任选一题 (40分)题目一: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