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二.doc_第1页
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二.doc_第2页
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二.doc_第3页
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二.doc_第4页
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一三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教师填写)语 文 模 拟 试 卷 (二)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核 分 人得 分得分评卷人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3分)1.请用一句名言来为自己加油吧,并用楷书准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 )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孤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 )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消魂!(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强劲 发闷(2)为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xin ( ) 细 l( )苇(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2分) 4.古诗文默写。(10分)(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3)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 , 。(曹操观沧海)(4)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木兰诗)(5)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就了那种说不尽的恋情。请你默写出两句描写长江的古诗文名句。 , 。(课内外均可)5.走近名著。(3分)(1)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首个获奖的中国籍作家。而在若干年前中国也有一位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能创造性的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他就是 。(2)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10题,共10分)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举办“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的讨论会。假如也邀请你参加。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任务!6.小华同学父亲重病,母亲下岗,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她经常一个人偷偷的哭泣,你作为班长怎样劝说她?(2分)7.小华听了你的劝说,她会怎样说?(2分)8.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2分)9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安排合理的步骤。(2分)10.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困难呢?请提一条建议。(2分)得分评卷人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7分)(一)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共11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答谢中书书)【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自记承天寺夜游)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晓雾将歇(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3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和 “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 _ (3分) 1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 ”一句中.(4分)(二)阅读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一文,回答1518题。(共8分)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敷华亭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蝴亭。它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甚为美观。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全国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 颐和园的亭子千姿百态,它们和着山水树木,和着周围的建筑及变幻莫测的天空,又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葱茏苍翠的万寿山及许许多多的殿堂楼阁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生动清新、美丽动人的画面。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分)16本文介绍的亭子有哪些?请依次写出它们的名称。(2分)17本文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18.划线句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2分)(三)阅读拐弯处的回头一文,回答1923题。(共10分)拐弯处的回头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划破脚尖,到医院包扎过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到附近的小路上,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挽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安慰,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自己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都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的时候,有人同学笑着劝他:“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是这样。其实很爱你,只是不予表白罢了。不信你看,等下你爸爸走到前面的拐弯处一定会回头看你的。”弟弟将信将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就在拐弯处,就在他侧身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深深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候,我也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的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爱不需要过多的言语19.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2分)20.第三段中弟弟的同学为什么说“大部分老爸都这样”,有何深刻含义?起什么作用?(2分)21.试分析第四段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2分)22.结尾说“我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你能结合你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说说你找到了这样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吗?请举例说明。(2分)23.仿写句子。(2分)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能沉着坚定;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父爱是_, 。(四)阅读生活不在别处一文,回答2427题。(共8分)生活不在别处法国作家布落瓦在小说不愉快的故事中描述了这样一群小城市的人。他们相约着一起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别处过一种新的生活。主意决定后,他们分工,收集了大量的列车时刻表、行李箱、地球仪、地图和旅行所需要的用具。可悲的是,他们活了一辈子,老了,死了,也没有能够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原因在于,他们无休止的拖延、争论和推迟。他们只活在自己肥皂泡一样的梦想中。也就是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活在当下,一辈子过去了,他们并没有挣脱各种牵绊、桎梏,内在的,外在的。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曾经这样的诗,让多少心怀大志的人,热血沸腾,壮志满怀。这诗性、浪漫的精神突围梦想,让多少沉浸在青春岁月的人迷恋、向往。可是,在今天,当下的生活中,真正有几个能让自己从肉体和精神上生活在别处呢?我想说的是,一个人不论风光与否,外在的拥有和内在的所得有多少,如果连当下的生活都“活”不好,何论生活在别处?一个人,如果连当下的地都种不好,何论别处花园里的风光?连手中的庄稼都侍弄不好,何论采摘别处果园里的果实?生活在别处,固然需要勇气,但生活在当下更需要底气,承受当下生活种种如意、不如意的底气。当下与别处隔着一条流动的河。五彩斑斓的理想生活固然令人迷恋、向往,可连穿越一条河流的勇气、底气、隐忍都不具备,那闪着光彩的别处生活顶多是猪栏里的肥皂泡梦想,温床上的梦呓。夸在篮子里的一把青菜,远远比夸别处缥缈的一大束绚丽耀眼的玫瑰更具有生命力和价值。当下的一寸光阴胜似别处的365个日出,重要的不是光阴的长短,而是如何让这有限的一寸光阴变成让生活不断刚毅、坦然、无悔行走下去的一份能量。人生的种种无常和可能有时让人不免悲凉,这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少大志没有实现,而是我们有太多的小志被碎瓦片一样随手丢弃。无志者长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就像小说家布落瓦所描写的那些想生活在别处的人群,如果不从灵魂的行囊中拿出一支引领自己刚毅前行的烛,再宏大美好的愿望,终归都会被岁月无常的风云淹没,黯淡下去。或许,认真而又坚实地活在当下,就像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树,也能在孤寂的原野站成自己不可复制的风景。这才是对生命最负责的态度和热爱。在生命的坐标系上,有时候,思想有多远,我们并不能走多远,如果不搬走脚下的绊脚石的话。我不去奢想自己如何风光地生活在别处,我只是从自己的信仰和热爱中捧出一点热,一点光,撒在那刻着生命长度,缓慢延伸的线段上,让自己像一把尺子,缄默着丈量这个澎湃时代精神的广度。24.作者开头就举布落瓦在小说不愉快的故事中的一个例子有什么作用?(2分)25.为什么说生活在当下更需要底气? (2分)26.你怎样理解“当下与别处隔着一条流动的河”这句话? (2分)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