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511软交换规划方案.ppt_第1页
中国电信511软交换规划方案.ppt_第2页
中国电信511软交换规划方案.ppt_第3页
中国电信511软交换规划方案.ppt_第4页
中国电信511软交换规划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长途软交换网建设方案,网络定位和承载业务,本期工程新建的长途软交换网将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新建长途软交换定位于dc1层面,主要分流省际长途业务。 疏通省会城市市话端局的的省际话务; 疏通各地dc2的省际话务; 不考虑承担c5端局的功能 本期工程不提供智能网触发类业务 在dc1层面触发的智能网业务不会被疏通到本网络,如:800、300。,本期网络组织,未来的网络演进(一),未来的网络演进(二),未来的网络演进(三),未来的网络演进(四),ip承载方案,利用cn2的mpls vpn功能,组成一个长途软交换vpn。各地软交换网络直接接入cn2的pe路由器,各种信令和媒体消息在一个vpn中传递。原则上,软交换vpn与外部网络隔离,不同外部网络设置接口。 pe路由器上可以按照接入物理端口完成软交换流量qos标识,并映射到mpls标签的exp字段 网管信息、计费信息建议通过dcn网带外传送。设备与dcn的接口应采用单独的物理接口。,pe1,pe2,中国电信cn2,a局址,b局址,信令流 媒体流 媒体流,fe,fe/ge,ge,图一,ss,ss,tg,双pe连接,pe1,中国电信cn2,a局址,b局址,信令流 媒体流 媒体流,fe,fe/ge,ge,图一,ss,ss,tg,单pe连接,只设tg的各省,pe1,中国电信cn2,局址,信令流 媒体流 媒体流,fe,fe/ge,ge,tg,中国电信新建软交换服务区划分,各软交换区设备的设置,软交换 每个服务区设置1对软交换dc1-ss设备,控制该交换区的dc1-tg 每个软交换区中的一对软交换机互为备份,正常情况1个软交换仅负责本大区内一半的tg; 故障情况下,1个软交换承担全部业务。 中继网关 每个省会城市设置一套tg设备。 信令网关的设置 建议采用与tg设备综合设置的方式。,协议的选择,呼叫控制 软交换之间建议采用sip-i协议。 媒体控制 建议采用h.248协议 信令网关 建议采用m3ua协议。 与pstn互通 建议采用中国isup协议,局址选择,成对设置的软交换 方案一、同一城市的两个局址 方案二、在只有一个pe时,成对设置的软交换同址设置在一个pe节点 建议采用方案一。 tg 尽量与pe路由器同址设置,网络组织 与现有pstn交换机之间,tg通过e1中继端口与其所在省的dc2、省会城市tm、ls相连。 为了增加话务的疏通能力,建议软交换dc1和现网tdmdc1之间开设过桥电路,用于在长途ngn网内部出现拥塞时的话务转接。具体视原dc1容量确定,网络组织 与各省内现有软交换系统之间,如果具备接入全国软交换ip承载网的条件,对于控制层的ss,建议暂不纳入dc1层面,采用两级软交换结构,本地软交换通过dc1层面建设的软交换dc1-ss完成省际消息的疏通,省际语音媒体流直接纳入全国软交换ip承载网。 如果尚不具备接入全国软交换ip承载网的条件,建议仍然按照现有tdm网元的组网原则进行组网。 省内软交换的接入原则: 本期工程不考虑去接省内软交换系统,省内软交换系统具备条件时接入本系统。,网络组织 与国际交换机之间,与tdm方式的国际交换机之间 tg通过e1的isup电路连接。 与软交换方式的国际交换机之间 建议国际软交换接入长途软交换vpn网,控制信令通过所在区的长途软交换转接。软交换之间建议采用sip-i协议互联。,网络组织信令链路的组织,tg/sg与相应省内网元间采用直联和准直联相结合的方式,在超过8个e1中继电路的方向可以设置直联七号信令链路 sg与本省一对hstp设备相连,用于承载与本省各个地市的dc2之间的信令消息 sg和省会城市的一对lstp相连,用于承载与省会城市各个tm、ls等的业务量,语音编码方式,要求支持g.711、g.729、g.723编码方式,正常情况下,优先采用g.711。 要求支持动态的codec协商,支持根据网络质量选择语音编码方式。 支持modem信号和传真信号。 tg设备具备语音活动检测、静音压缩、产生舒适噪声等功能,信令点编码,sg根据所在本地网分配信令点编码 软交换机的信令点编码分配 方式一:使用所在大区中心的信令点码。 方式二:针对所辖区域内的不同省分别设置该省的信令点码,这种方式要求软交换机具备多信令点编码功能。 推荐采用方式二。,ip地址分配,设备地址采用公有地址方案 理由: 本期建设的软交换网是与互联网隔离的ip网,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均可以满足需求。 如果将来出现本期建设的软交换设备需要与互联网上的系统互联,软交换的设备地址应该采用公有地址。 设备公有地址的需求量不大。,计费采集方案,方案一:在软交换侧新设置采集服务器,有采集服务器将计费话单上发给集团公司和所在省公司,由集团公司结算中心下发给不同的省公司。,计费采集方案,方案二:在软交换侧新设置采集服务器, 将不同省份的话单分别存放,各省计费中心远端访问软交换采集服务器,得到本省话单。,软交换计费数据的传送,建议计费数据不通过业务网络中传送,计费数据应从计费点(软交换设备)的独立联机计费采集接口接入采集服务器,并通过骨干dcn网送到各省中心的计费结算系统 。,网管分域分权,本期工程长途软交换网采用跨域组网,全网共设置了8个软交换业务区,根据运维体制和运维分工的要求,应实行分权分域管理,以支持层次化的管理模式,即:将系统资源(包括业务和数据),归入到不同区域进行管理,采用逻辑上的属地管理,将业务层、控制层部分资源授权由区域管理;区域内按预定权限执行不同等级的分权管理任务。,网管软交换网管设置方案,方案一:集中在集团总部设置软交换网管系统,省公司使用远程终端登录该网管系统进行分权分域管理。 方案二:按业务区设置在中心域所在省公司设置软交换网管系统,集团总部、各非中心域省公司设置远程管理终端,按分权分域管理原则进行维护、管理。 建议采用方案一,网管网管信息的传递,方案一:采用带内通道,即网管信息利用软交换承载网进行传送。由于集团总部无cn2节点,方案一集团总部软交换网管系统需要连接至cn2北京节点。 方案二:采用带外通道,即网管信息通过dcn传送。 建议采用方案二。,网管与长途网管的接口,方案一:通过软交换设备提供与长途网管接口,直接由软交换设备将长途话务数据同时分别传送至集团软交换网管、集团长途网管,集团长途网管进行话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并将软交换话务数据分发至各省长途网管系统。 方案二:通过软交换网管与长途网管接口,由软交换网管将话务数据传送至集团长途网管,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