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docx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docx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docx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docx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一、高考考点解读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4)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5)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2、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定义:略)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根本),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注意: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追综演练】1、(08海南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2、(07北京24)北京市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其浓厚的文化积淀、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合理规划,积极建设数字娱乐示范基地、“798”艺术区等多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这一做法坚持的原则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分析与综合的统一C、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D、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考点2.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1、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3、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注意:“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追综演练】1、(09江苏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07广东文科基础16)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与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3、(2011浙江)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 4、(2011江苏)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5、(2011广东单科)“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理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地之心也考点3.、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追综演练】1、(08全国I卷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 B. C. D.2、(09江苏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08江苏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4、(07上海15)旅行家保罗太鲁在游历中国中写道,“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大建成表明(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制约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5、(2011重庆)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6、(2010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考点4、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劳动促进了人脑的生成,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有了人脑不能说就有了意识,如“狼孩”。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2、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动物大脑和 “电脑”都不具备。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从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为什么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主观映象易错点(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人脑自发产生意识。(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3)错误的意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鬼神观念纯属主观臆造。(4)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并且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历史的统一。【追综演练】1、(08苏州调研)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是“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对同一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是说明( )想象是突发的 想象的内容是人脑自生的 想象的形式是主观 想象的内容是客观的 A B C D3、(08徐州一研)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4、(08广东信息卷731)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以汉字“人”延伸出来的虚拟的小家伙,名字叫“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海宝”问世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D、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2009全国卷I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B C D6、(2009全国卷I31)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 B. C. D. 7、(2009上海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8、(2011全国新课标)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9、(2011天津)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