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阅读练习.doc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阅读练习.doc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阅读练习.doc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阅读练习.doc_第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阅读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A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1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第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句子是哪句?3第段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4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榴花的?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内容。6你喜欢第段文字中的哪句话?请说说你喜欢的原因。7文章的第段文字有什么作用?8梅柳之长、梅柳之短指的是什么?9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尽”能省吗?为什么?10文中几次写到“炎阳”、“太阳的威力”的作用是什么?11. 体会画线句子的含义。1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参考答案:1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2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3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4色彩和习性。 5写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 6略(提示:可从语言表达方面去谈) 7交待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8奇崛清新、枯瘠柔媚。9不能省,“尽”表程度,是完全解脱,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10反衬突出石榴不怕威压、顽强不屈的精神。11A用对比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B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喻为夏季的心脏,形象生动。12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2海燕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b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然后写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_,写天的_,天上的_,构成一幅“_图”。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6、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a b7、文章通过写小燕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就本文语言特色方面,写一两句品析的话。9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10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提示:作者按忆()看()思路结构全文。11课文第一段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和故乡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2略3海上的颜色海波仰视颜色白云绝美的海天4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5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6A比喻 B拟人7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8可以从用词和修辞方面品析。 9D3白鹅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加点词。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2“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句中的“大鸟”指的是什么?3“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作者根据什么推断这只白鹅是个高傲的动物?4选文中,为表现白鹅的高傲,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他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明。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这句话中“更”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6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7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8第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9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 ,鸭的叫声 ,狗的叫声 。10分析一下“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句中,“更”字有 的作用。11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12鹅不惧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 。参考答案: 1愚昧顽固形象地写出了猪和乌龟动作行为缓慢的特点 用拟人化的语言写出了鹅的叫声大而凝重 2指的就是白鹅。3因为“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4对比,在全文通过与鸭与狗以及其它动物的对比显示鹅的高傲。举例略。而具体文字中很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鹅的傲慢。举例略。 5递进,说明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6喜爱。7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鹅的步态傲慢。(意近即可) 8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意近即可)9音调严肃郑重;音调琐碎而愉快;针对生客或宵小的 10承上启下11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12最容易被人抓住。5鲁迅自传1鲁迅原名,是我国伟大的、,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2本文以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5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7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一点:8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9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10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1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1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3“四月辞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为什么辞职?参考答案: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3新文化运动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5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6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7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8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写“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介绍了“我”的主要著述。9狂人日记10比喻;夸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略1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12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9.骆驼寻宝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瀚海( ) 潺潺( ) 花团锦簇( ) 高瞻远瞩( )淙淙( ) 狼嗥( ) 踽踽独行( ) 一瘸一拐(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携手同行( ) 不觉眼红( ) 胃在叽哩咕噜地造反( )水泄不通( ) 花团锦簇( ) 为大家谋福利( )3在熙熙攘攘的寻宝路上,大群动物纷纷半途而废,他们相同的行动“打道回府”,被作者写得精彩纷呈。请找出这些句子,细细体会。麻雀、斑鸠、白鹅、鸭子,还有老公和老母鸡,_。小毛驴一见,_。黄牛也_。旱獭、沙獾、果子狸、黄鼠狼、还有鹌鹑、鹧鸪也_。呆了一会儿,他们就 _。4本文选自一文,体裁_,作者_ 。5课文一开头,作者就用极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了禽兽国地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地情景。找出课文中用来表现动物们急切心情及渲染寻宝场面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答: 6本文的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什么写那么多的动物都去寻宝?答:7骆驼在寻宝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对待的?答: 8学了这篇课文,你怎样理解骆驼寻到的宝?你有何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答:9认真想想,本篇童话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深刻寓意?答:骆驼尽情欣赏着自然界的美,忘记了饥渴,也忘记了踏上寻宝古道以来的辛劳。忽然“哗啦”一声,湖面涌起一股水柱,从里面走出一位十分标致的仙女。她笑盈盈地向来自远方的骆驼问候,还从珍宝盒里取出一串漂亮的珍珠项链奖给他。骆驼说自己已经有了驼铃,这个装饰品用不上。仙女又拿出一块雕着骆驼肖像的金牌,表彰骆驼长期以来在沙漠里驮人载货的功劳。骆驼说他在沙漠赶路得到过大家的帮助,这块奖给个人的金牌他不能要。仙女又拿出翡翠、玛瑙、琥珀、水晶、珊瑚,还有夜光璧、金刚钻、绿宝石和猫儿眼,任他挑选。可是骆驼对这些值钱的东西都看不上眼,不是不合用,就是对大家没有多大好处,于是很有礼貌地一一谢绝了。仙女觉得骆驼更加可爱了。她笑吟吟地问他究竟要寻什么样的宝。骆驼说,这地方实在太美了,要是有个宝能把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这个样子就好了。仙女笑了笑:“你的愿望不会落空的。”说着,她身子一步步地往后退,刹那间不见了。10课文前边写骆驼寻中经受的苦难,这里却写美好的环境,仙女的奖赏与表彰有什么作用?答:11当仙女拿出珠宝任骆驼挑选时,骆驼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答: 12对对骆驼谢绝仙女的奖赏与表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骆驼没有商业意识,思想有些保守。B表明骆驼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C表现骆驼毫不自私,一心为家乡着想的品格。D表现骆驼警惕性高,怕受仙女蒙骗的思想。参考答案:1hn chn c zh cng ho j qu 2拉着 嫉妒 表示饥饿 流 汇集 谋求 3趁着天黑,就从大道旁开小差了。 不甘心当傻瓜,也悄悄地回老家。先后停下来。他们就一个一个悄悄地向后走了4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精粹童话卷 童话 陈伯吹 5急切心情:跃跃欲试火烧火燎 渲染场面:水泄不通 灰尘滚滚 声音嘈杂狂奔乱窜像疯子一样写出了各种动物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纷纷踏上寻宝之路的混乱局面,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贬斥。6写其它动物寻宝的目的是为下文刻画骆驼做铺垫,并且使文章前后两部分构成对比。其它动物对骆驼起着一种衬托作用,主要是为了突出骆驼形象。7它遇到了冷水滩、冰凌湖、热风洞、夹扁谷。而且腿在去年护送旅客时还冻伤了。它没被这些困难吓倒,而是凭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的信念,去战胜困难的。8它能寻到宝因为它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为大家谋利益的崇高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它也会象其它动物一样而一事无成的。9让人明白: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多数人更好地生活。10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骆驼为大家谋利益而寻宝坚定不移的高尚品格,不管处境是坏是好,都不能动摇它的思想与意志。11骆驼说自己已经有了驼铃,这个装饰品用不上。骆驼说他在沙漠赶路得到过大家的帮助,这块奖给个人的金牌他不能要。他很有礼貌地一一谢绝了。12C10地毯下的尘土第二天一早,她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了,起床后她做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从此每天都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着,直到仙女的假期到了最后一天。那天早上,米妮望着窗外,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她在一扇玻璃上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图画里有美丽的宫殿,银色的塔,塔尖上装了花花绿绿的玻璃,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和漂亮。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她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时间过得太快了,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当她拿着扫把准备去扫地的时候,已快到了小矮人们回家的时间了。“我想,” 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 于是她匆匆跑过去做晚饭,没有去动地毯。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房子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他们什么也没说。米妮也没有再想毯子下面的灰尘这回事了,直到她上了床,看到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她这才想起了地毯下的尘土,因为她好像听到星星们在说:“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米妮把脸转向墙,她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就在她的心里,说:“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星星都快乐地叫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可是,哦,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哦!哦!哦!”米妮惊奇地大声叫道。所有小矮人都跑过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米妮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们。当她讲完整个故事的时候,小矮人们高兴地聚在她的周围,齐声说道:亲爱的孩子,金子就给你,因为你证明了真挚和诚实;但如果你不翻动地毯,你能得到的就只是遗憾。我们的爱随着金币一起给你,哦!今生你要牢记,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米妮感谢了小矮人的好心。第二天早上,她带着金币急匆匆地赶回了家,给亲爱的妈妈和妹妹买回了许多东西。后来,她再也没见过小矮人,但她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教诲,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1从选文的前三段可看出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文中为什么要写小姑娘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米妮是个诚实的孩子的?4作者描写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它表现了米妮的哪一种品质?5请用一句话概括小矮人的唱歌内容。6“地毯下出现了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说明了什么道理?7选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意?8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参考答案:1善良勤劳,有很强烈的好奇心。2为下文米妮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作铺垫。3与星星的对话,内心的矛盾斗争。4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米妮的诚实。5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只要认真努力地工作、生活就一定会得到回报。6诚实、善良、勤劳的人一定会有回报。美丽的心灵象金子一样闪光。7形象地告诉我们要认真工作,哪怕是点滴的、不为人所知的。8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诚实、认真地对待。)13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 。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3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土地:河流、风:黎明:5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6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7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诗人对祖国的挚爱2不可以去掉;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3第三行中的“这”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代表广大人民的反抗。 4暴风雨打击着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5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示转折;表示语意未尽。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7对土地、对祖国油然而生的深沉的爱17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 (h),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5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6根据文意解释加粗短语“生平多阅历”的意思。 。7画出和本篇文章前面段落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相照应的句子。8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D分总分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10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请用简明的话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是什么?(1)句写: (2)句写: (3)句写: (4)句写: (5)句写: 11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胸中有丘壑 12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A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B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C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者几棵芭蕉。D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13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 )A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C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和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D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参考答案: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3C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5壑 6有生以来有丰富的见识和经历。 7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8A9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10(1)引用活水(2)宽畅的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3)桥梁不雷同(4)池沼或河道边沿高低屈曲(5)“鱼戏莲叶间”的美景11 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 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12B13C21黔之驴1本文体裁为 作者 ,是我国代文学家。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 之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 至则无可用(则: ) 庞然大物也(庞: )稍出近之(稍: ) 虎大骇,远遁(骇: )(遁: ) 以为且噬已也(且: )益习其声(益: ) 益狎(狎: ) 技止此耳(止: ) 乃去(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跳踉大口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5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然:庞然大物( ) 然往来视之( )因:虎因喜( ) 因跳踉大口阚( )去:乃去( ) 西蜀之去南海( )耳:技止此耳( ) 无丝竹之乱耳(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它的含义是 。7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8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9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参考答案:1寓言;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2、用船却大渐渐惊惧;逃走将更加亲近而不庄重只,不过才345的样子;然而于是;于是离开;距离罢了;耳朵6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都用完了。7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8本文含义: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9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22、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2A、有龙则灵( ) B、斯是陋室( ) C、惟吾德馨( )D、草色入帘青( ) E、鸿儒( ) F、白丁( )G、无丝竹之乱耳( )( ) H、调素琴( )I、无案牍之劳形( )( ) J、阅金经( )3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4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5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6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7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8翻译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何陋之有?( ) 忘路之远近( ) 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君之病在肌肤(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11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1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1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4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参考答案:1有仙人居住的山,有龙潜藏的水;诸葛庐 子云亭2A.灵异 B.这 C.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D.映入 E.博学的人F.本文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G.指嘈杂的音乐;扰乱(或使受到扰乱)H.调弄,弹奏 I.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J.佛经3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4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5刘禹锡,梦得,唐6用韵7对偶 8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有什么简陋的呢?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才使得它不显得简陋)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9E A B B A A A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1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12C 13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14赏中外佳作、尝古今佳酿、解今生烦恼、赏绝代佳人23爱莲说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4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 同予者何人?( ) 宜乎众矣( )5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7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8“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10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1本文赞扬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