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识人六条.docx_第1页
孔子的识人六条.docx_第2页
孔子的识人六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的识人六条,庄子识人九征,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修养德行六条原则:(一)立志,他要求一个人不应以目前的物质生活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并准备尽社会义务。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他还说:“三军可夺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志向不可强制改变。(二)克己,孔子主张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求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他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要求自己遇事先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三)力行,要求自己修养道德、言行一致,才是一个正人君子。他常告诫自己和学生要“言必信,行必果”。(四)中庸。(五)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内省不是闭门思过,而是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的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三人行必有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六)改过,孔子认为: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在于力求改过。他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犯错误是一时的,能正视错误,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他指出“过而不改,是为过也”。“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庄子-杂篇-列御寇三十二一、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大意是因此君子总是让人远离自己任职而观察他人是否忠诚)“山高皇帝远”,离的远了,你是忠臣还是土皇帝自然看的出来。二、近使之而观其敬。就是让他呆在身边,去亲近他,看他还能否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还是变的无所顾忌,得意忘形。这个联系下实际,比如一个女人考验一个男人。哈哈三、烦使之而观其能。就是给他施加压力,比如给他很多挑战性的工作,以此考验来观察他的能力。相信大家工作中总有遇到吧,此时,直须默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就是突然对人进行发问来考察一个人的学识和思维是否敏捷。这个可以参考我们尊敬的周总理。五、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就是同一个人仓猝约定,看对方能否遵守信诺。庄子一生都在讲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叫尾生,他与一女子说好在一座桥下约会,不见不散。到了约定时间,那女子却没来,尾生苦苦等待,后来河里发大水,尾生就抱着桥柱被淹死了。现实版可在网页搜索“凤凰台主持人萨文的爱情故事。”没有尾生的执著至死,却依然动人。六、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就是让一个人掌管钱财来考验他是否清廉。宋高宗问岳飞:“天下如何才能太平?”岳飞答:“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由此看来,清廉、不贪财是人重要品质之一。记得在一电视剧中看到一老人故意丢钱来考验一小伙子的品格。不过如今社会,大街上丢钱可能是圈套。七、告之以危而观其节。把自己的危难处境告诉一个人,看他是不是能保持气节。“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不是真男人、真英雄,只有在大难来时才能得以检验。八、醉之以酒而观其则。就是在他喝醉酒后观察他的行为准则。喝醉了,大脑兴奋了。平时不敢表达的敢表达了,不敢做的敢做了。通过醉酒观察他在平时不能显现的真性情。所谓“牌品如人品,酒品亦如人品。”九、杂之以处而观其色。让他和各色各样的人相处,以此来观察他的面部表情。人生一世,难的就是与人相处,能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的很好的人,必定有一定的高度和修养。三纲五常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四维的含义礼是文明礼貌,知书达理,为人的素养。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方式。所以左传上说:“礼者,理也。”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这就需要礼来引导。 礼是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条理,故有礼为贤士:执礼为恭人。礼应从“坐立、进退、辞让、对答”做起,表现在“尊亲、敬长、敦戚、睦邻”的行为上。义是公道正义,讲诚信,重友情,大义秉公,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不搞阴谋诡计。人见到合理的事情,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很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以维护公道,声张正气,即后人常说的“见义勇为”。廉是清廉,高尚,无私无欲,不贪不占,洁身自好,奉公为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清廉与否,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官员负有领导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危害一方。 廉确能提升人品、清明吏治,况金钱乃身外物,生未带来、死不携去,何苦做金钱奴!设网自缚呢?倘能崇尚勤俭、廉约节用,岂不快活!耻是羞耻心,是做人的最起码的底线,否则,就不配做人。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羞恶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对于害人、害己的坏事,有厌恶之心,羞于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故知耻为君子,不知耻为小人;知耻必忠必孝,不知耻不仁不贤。故我们青年人势须以无耻二字以誓心,雪耻二字而奋斗抱冰踏火,为民前锋,刷清涂在中华历史上的血污!振我国魂、隆我国运!八德的含义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于待人,善于待人,不鸡肠小肚,不妒贤嫉能。爱是敬爱兄长,顺从长上;在事业中,尊重领导,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