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说简介ppt课件_第1页
行为主义学说简介ppt课件_第2页
行为主义学说简介ppt课件_第3页
行为主义学说简介ppt课件_第4页
行为主义学说简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患者是一名20岁的少女谭某,她从10岁起开始对虫子敏感,13岁开始怕见虫子,怕听关于虫子的事,开始出现逃避行为15岁时有虫子的地方就不敢去,出门上学也怕遇见虫子。 原来大约在二年级时,她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位同学把一条灰黑色蜷在一起的虫子放在她手上,她被喊醒后,吓了一跳,急忙扔掉。从那次以后,她一看见虫子就双手伸直、发抖,不能合上和握拳。 在上学的路上,有时无意中看到虫子就哭着回家,再让妈妈送去上学。大约在五年级的时候,邻居家的哥哥和婶婶来她家做客,无意中提起果树和庄稼生虫的事,她就感到害怕,全身发抖。 在初一的秋天,她去山上找妈妈,走到半路,忍不住去摘枣吃,就在往下摘时,一条虫子映入眼帘,马上哭着跑回家。还有一次去姥姥家,姥姥让她去摘生菜和黄瓜,当往下掰生菜叶时又看到一条绿色软体虫子,她扔下黄瓜哭着跑回来了。 在校上生物课时,只要讲与虫子有关的内容,她就逃课,不能听到有关虫子的描述,她向教师请假申述理由时教师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她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怕它们,但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急切要求心理咨询师给她帮助和指导。,李某,男,16岁,辽宁人,高一,来咨询时就读于大连某高中。 来访者口吃源于在幼儿园时和小朋友习得,上小学后口吃严重,自诉当时自己很想改掉,但越急于改,口吃反到严重。升如初中后,口吃程度更加严重,父母带其到当地医院心理科进行过短期治疗,口吃症状有所缓解,后自己长期练习朗读,口吃基本消除。但由于升入高中在校住宿,寝室里有一个口吃的同学,每次一听到这个同学说话,自己就会在心里想自己有口吃的毛病,总担心自己也会口吃,结果一开口说话就真的口吃了。现在发展到不仅仅是这个口吃的同学说话,而是只要听见有人说话他就开始不自觉的观察说话人是不是也有语言表达不流利的问题,一旦发现说错了一句就开始担心,怕自己也一样说错。为此,感到恐惧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辅导理论,方法论上,以严格的、大量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提出行为的脑机制,而后以此解释异常行为,最后提出矫正方法。 特点:严谨、科学、操作性强,华生(Watson,John Broadus,19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16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0年获格林阜曼教会学院哲学硕士学位,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师从教育哲学家J杜威、心理学家JR安吉尔、神经生理学家HH唐纳尔森和生物学家J洛布。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之出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并很快成为比较心理学领域的领导人物。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不到一年,接任心理系系主任和心理学评论杂志编辑,在该大学任教期间,其行为主义观点日益成熟。,他认为,如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就永远不能跻身于科学之林,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对传统的心理学方法和理论框架提出了公开的挑战。他声称:“行为主义将使心理学成为一种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它的理论目标就是“对 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并企图把心理学与实证主义思潮联结起来。他试图弥合实验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之间的缝隙,行为主义正式诞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做了大量的心理学普及工作,使行为主义在美国得到了普遍承认,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婴幼儿心理教养。1958年9月25日逝世。 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有: 1.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恪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2.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华生的预测与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行为主义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包括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纠正的。影响最大的三种学习理论: 1. 古典制约作用 2. 操作制约作用 3. 社会学习理论,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 经典性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条件反应是其机理。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成为强化。 经强化中性刺激变为了条件刺激,其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 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应称为泛化。 只对受到过强化的条件刺激反应,对其他类似而未受过强化的刺激不做出反应称为分化。 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应系统称为动力定型。,古典制約-制約前,非制約刺激 UCS (食物),制約刺激 CS (鈴聲),非制約反應 UCR (流口水),無流口水反應,古典制約-制約中,非制約刺激 UCS (食物),制約刺激 CS (鈴聲),非制約反應 UCR (流口水),古典制約-制約後,制約刺激 CS (鈴聲),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古典制約類化,制約刺激 CS 類化,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古典制約辨別,制約刺激 CS 辨別,制約反應 CR (流口水),华生正是受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者之所以根据对动物 的反应研究去推论人的行为,乃是认为在行为的基本成分上,人与动物是沒有区別的。,华生B. Watson(1878-1958)的 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是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之间的联结。否认传统心理学以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而代之以行为,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R=f(S) 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华生提出了两条规律 1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的某一行为发生反应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 2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发生某一 行为在时间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为反应越容易固定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发生。,何谓二级制约(secondary-order conditioning)? 将第一级(原级)的CS当作UCS与另一CS行成另一S R的新联结。以原有条件作用为基础,进 而形成的新条件(制约)件用。 Q学校恐惧症如何发生? 失敗或惩罚 恐惧 UCS UCR CR 学校 CS,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刺激情景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猫关在迷箱中,在箱外猫可见范围内摆上食物,箱上有一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箱门就会打开。关在迷箱里的猫一开始做出很多行为,如挤栅门、把爪子从缝隙中伸出等。最后,它偶然碰到了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走出迷箱吃到了食物。以后每次桑代克将猫放进迷箱,猫都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错误行为渐渐减少,只有成功的反应保存了下来。就这样通过“尝试错误以及偶然的成功”,猫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迷箱(猫的试误)实验,影响S-R之间能否建立联结的三大定律: 1、准备律:S-R随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 2、练习律:S-R强弱与练习次数多寡有关 3、效果率:S-R之联结因反应之后是否获得满足的效果而定,桑代克的箱子,好 想 吃 。,吃 到 了 ! 反應-刺激連結,幸 福,幸 福,幸 福,幸 福,幸 福,幸 福,强调操作条件作用,桑代克(Thorndike)的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 (1)不同于Pavlov的古典制约作用,不采用S替代 的原理去建立SR联結,而是从动物的多种 反应中,选定其中某項預期其將学习者,每 当该反应出現即給予奖赏,从而加強其以后 重覆出現的机会。 試誤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 错誤反应多,正确反应少 正确反应多,错 误反应少 全部正确。,托尔曼E.C. Tolman(1886-1959)的认知地图说,他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其中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状态,亦称中介变量。 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头脑中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内部强化。 学习并非是学习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而是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地图”。刺激和行为之间,即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这就是机体的内部因素 B=f(S、P、H、T、A) B是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过去经验,A为年龄,行为主义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包括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纠正的。影响最大的三种学习理論: 1. 古典制约作用 2. 操作制约作用 3. 社会学习理论,斯金纳B. Skinner(1904-1990)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理论,斯金纳把几乎所有人类的条件作用都看作一种操作 认为个体在刺激情境中出现主动性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决定是否建立条件反应。,R=f(S、A) R是反应,S是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不仅考虑了某一刺激和某一反应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虑了改变刺激与反应关系的其他条件的作用 强化作用:人类行为有“前因后果”关系,即前一个行为的结果,可以是后一种行为的激励因子并决定以后的行为,Operant Conditioning,Behavior,Consequence,斯金纳设计了著名的“斯金纳箱”(Skinner Box)作为研究动物操作行为的实验仪器。饥饿的老鼠被关在箱子里,可以自由探索。它在探索中或迟或早的偶然压到箱内的一根杠杆,从而牵动了食物库,一颗食物小丸落入箱壁下的小盘里,老鼠就得到了食物。由于这个压杠杆的行为每次发生时,都立即跟随着一块食物的出现,因此,这一行为就得到了加强。这样,每次老鼠被放在箱子里时,就更可能去压下杠杆,相对于老鼠在箱中所展示出的其他行为,这个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几个概念: 由于某一刺激强化物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称为正强化,如奖赏。 由于某一刺激强化物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称为负强化,如不予某种惩罚。 正负强化物都会增强反应概率。 负强化与惩罚不完全一样,惩罚是制止某种行为。 惩罚运用不当,不仅不会抑制不良行为,还可能引发过激行为,甚至出现教育失误。,强化与惩罚过程,操作型制约与古典制约的差异为何? Pavlov的古典制约 反应型制约作用 (respondent conditioning): 个体行为中本已具有之刺激 反应联結 (UCS UCR),经过刺激替代 (UCS CS)的方式,建立新的刺激 反应联結(CS CR),制约反应CR是 由CS所引起,个体反应是被动的。,Skinner操作制约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Skinner的操作制约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 选择其一予以增強,建立反应刺激联結的 历程。 控制反应的是行为(自发性)的结果,而非 行为前的刺激情境。 个体学到对某刺激作固定反应,並非由該刺 激所引起,只是个体操作其环境时所表現的自发性(主动)反应之一 = 操作性反应。,行为主义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包括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纠正的。影响最大的三种学习理論: 1. 古典制约作用 2. 操作制约作用 3.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这就是榜样作用(modeling)。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补充,儿童行为的获得既有强化学习,也有大量的无强化学习模仿。 许多人也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归入到新行为主义中,因为班杜拉也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强调行为的结果对行为的影响,强调强化的重要作用,他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很深。,榜样作用的实验,在实验中,他把4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 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了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攻击一个充气人。 但在攻击结束以后,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年人的行为受到另一个成年人的奖励(那个人表扬他:“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成年人说:“住手!以后我再看到你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 接下来让儿童进入一个预先安排好的游戏室,里面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与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它物体。 结果发现,电影中榜样的攻击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看到榜样受到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理论:人类既不是由单纯内力驱动,也不是由绝对环境决定,人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参与、获得与维系行为模式的重要因子 基点:人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预见可能性;人可以自我评价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批判,自我强化;人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受外界左右,社会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强调观察学习无强化学习(模仿); 2强调延迟模仿(环境适宜时出现)。 3三种不同的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在行为的学习中延迟模仿与替代强化可能特别重要。 通过榜样的作用,人们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扩大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而不必事事亲身去经历。儿童学习游泳、成人学开车、守法等在生命危险的行为只能凭借替代强化来学习。对某些对象的特殊态度,如对蛇、对成为犯罪受害者的恐惧都可能是替代强化的结果。,第二课时,简述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强化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简述行为治疗技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