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啸讲话师德专题交流.doc_第1页
杨啸讲话师德专题交流.doc_第2页
杨啸讲话师德专题交流.doc_第3页
杨啸讲话师德专题交流.doc_第4页
杨啸讲话师德专题交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德专题交流】师德教育怎样做一个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因此,只有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高,教育质量才会真正提高。的确,在影响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业务精湛,即使教育的物质层面或制度层面不够理想,也能经过教师的努力而一一克服,教育质量也会不断得以提高。所以,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好的教师群体,始终是校长们追求的工作目标。那么,什么样的教师算是好教师呢?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认识可能不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近乎完美无暇;社会学者和优质中学校长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用三个字可以概括:高、大、全,集所有优秀于一身,才能成为校长心中的好教师。台湾著名学者吴清山先生认为好教师应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善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高度的期待;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能够实施有效的教学;具有专业的知识与判断。天津南开中学校长认为好教师应该:敬业乐业,学而不厌,不断创新,勇于负责;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爱修身;有未来导向观,以人为本观,科学人才观;具有科学知识,实践知识,教育知识以及五大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诚然,教师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发展由教师作为人的一般发展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构成。我认为,能够在不透支人的生命资源的前提下,使这两个发展处于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的状态的教师就是我心中的好教师。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就是好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如何去做一个好老师。一、关于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成绩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我们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一个老师,无论读了多少本书,出了多少专著,如果自己的学生成绩一塌糊涂,恐怕就不能算是成功者。与学生共成长,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班主任首先要沉下心来研读一些一线班主任的著作,不断地向身边的同事、学生学习,建立起完善的班主任规章制度,培养好班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的正能量,打造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要努力抓实常规管理,维持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人的一生有三个词很关键:时间、指南针、镜子。人的一生要做什么事,善于挤时间是很重要的,没时间什么也做不成。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指南针,指南针是什么?指南针就是你努力的方向。比指南针更重要的是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照镜子,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弄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找准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李镇西说过,爱心和童心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永葆爱的纯度就会少一点偏心,多一点公正;少一点功利,多一点“人”的教育;少一点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虚假,多一点真心;少一点焦虑,多一点淡定。永葆爱的纯度就要把温暖的目光投到所有学生身上,给予他们平等的教育。我们应该明白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我们的尊严不能只靠冷冰冰的制度和纪律来维持,我们的尊严要有爱的纯度。一个没有上进心,没有终身学习意识的班主任,如何能够教育出拥有终身学习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理想是:培养有远大理想并能够执着追求的人;培养心态阳光,永不抱怨,始终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的人;培养充满正能量、心有感恩的人;培养品德高尚、心胸宽广的人;培养有着丰富情感、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爱别人的人;培养让别人幸福自己也很幸福的人。一句话,培养优秀的中国公民。班主任工作很忙,但不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去阅读;无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去反思,感悟教育;无论多忙,都要挤出时间要记录发生在我们班级和自己身上的成长故事;无论多忙,都要让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坚持阅读、思考、写作,让自己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智慧。二、关于老师、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在任何单位都是一个好员工的首要条件,教师对于学校更是如此。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只有对自己学校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地把自己和学校融为一体,才能以极强的责任心去面对教育教学生活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才能真正地胜任教师这个岗位。这让我想起了我校原来大门口的大门上的一句话:“校荣我荣,校耻我耻” 这句看似简单、通俗的话里包含着的是极其强烈的敬业爱岗、责任意识,包含了一个校长对于每一位教师最为基本、最为朴实的价值导向与要求。近几年来,个别教师公私不分,私心太重,缺乏对学校、对工作的责任心,在学校、家庭的问题上,以家庭为重;在集体与个人的问题上,以个人为重,比如在不同单位同样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夫妻两人的问题上,个别老师首先考虑的是其他单位和爱人的利益,而牺牲我校的利益,不止一位老师说,当然老师很直率:要求在排课、排辅导等方面多加照顾,理由是爱人的单位要求得严,我们接送孩子上学、做饭等,请问:你的爱人就不能像你一样在他(她)的单位请求照顾吗?这说明我校近几年来对老师的学习和工作纪律要求太松有很大关系,造成了想请假就请假,想换课就换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坏作风、坏习气,并且还觉得很光荣。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存方式以及日常现象的态度。所以,教育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个别教师没有上进心,不愿挑重担,拈轻怕重,图清闲,享安逸,不愿当班主任,不愿多担课。目前有一种非常扭曲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以担课少或不担课为荣。那你评先、晋级的时候怎么就不能高姿态地直接避开让出呢?这个时候你不让了,你应该说“我没担课或者说我担课少,没有完成一年360个课时工作量,让别人先晋级吧”,恐怕没人干,在荣誉面前,你不会让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敬业爱生,责任心强。在学校工作中能自我激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也无论是面对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均能努力实践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发扬敬业的态度与乐业的精神,能体会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乃至社会的重要性,具有崇高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做一个具有职业精神的教师。当教师难,当好教师难,当一个有职业精神的教师更难。教师这个职业,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训,有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为人师表”者,理所当然的有着很多束缚和压力,有思想的、语言的、行为的、生活的、社会的久而久之,这些压力成为一些教师生活和精神上的羁绊。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态度问题,也是精神问题。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一名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师魂,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基础。具体地说,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一种向理想的教师形象拼搏进取的精神,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自己的激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教改未来的坚信,这是我们现在许多教师,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所缺乏的。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但有一样东西却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教育事业的干劲。有职业精神的教师能淡泊名利,能自觉地信守良心这个道德底线,悦纳自己的职业,保持心态宁静平和,为人师表。常怀着对教育的痴情与热情,把智慧与汗水播撒到学生身上。托尔斯泰有一句话:“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是责任心的基点。”所以,我要告诉老师们的是: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主动地也好,被动的也罢,我们要时常激励自己去爱这一份工作,去珍视这一份工作,去让自己有热情,因为这是教师职业精神最基本的内涵。做一个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教师。有的老师会问,这里正讲爱岗敬业呢,和新课程扯什么关系?其实二者关系非常大,新课程是一场真正的“学习的革命”,新课程要求学生把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把单向传授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切转变,主要依靠在座的各位教师为主体,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研究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多听课,多学习,多交流,不断地的思考自己在新课程下的得失成败,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如果做好了这一切,那么,这位教师就是校长心目中一位爱岗敬业,具有极强的责任感的教师。可以说,新课程是测量一位教师爱岗敬业的试金石。努力做一个最好的教师。关于“最好”,我想用当代教育家李镇西的一段话来解释: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们是永远无法企及的;但我们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拿今天的“我们”与昨天的“我们”相比我今天的备课是否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否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能不断的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万勇老师通过近几年来的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班主任工作做得越来越成熟,学生也越来越满意。所以说,只要努力,只要虚心,什么事都可以干好。看来,做到“最好”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去做。我们很平凡,但我们的学生需要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业务要很专业,工作的态度要很端正,备课笔记要很认真,这是我们的份内之事,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说明我们还要学习,还要历练,因为我们还不够出色。努力为学校争取荣誉。能在各类检查评比中为学校出力,争取较好的名次;能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如教学技能、师德师风的建设、文艺体育、知识竞赛等,并力争取得好成绩。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艺表演、运动会、征文比赛等,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能在杂志上以学校教师的身份发表作品。今年的高级职称评定在论文一栏中要求必须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才可以评定,其他的论文均不符合要求,请老师们抓紧时间想办法(可能元月份评定)。以及在其他方面为学校争取荣誉。这一点我想不用为大家多讲,其实都知道,但是,现在有一种倾向,好多老师不太愿意代表学科组或学校参加各种比赛,比如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某学科组教师无人参加,甚至许多年轻人都是如此,评职称那是没办法,不能不去,不能不争。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学校的办学效果、办学声誉如何,其实教师的、学生的各种比赛结果是一个评价要素,甚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要素,大家千万别把它简单的看作校长的脸面与政绩,它其实和每一个教师都有关系,只有“学校”这个大家好了,我们才有荣誉感。比如一个学校年年不积极参加教体局或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自然领导对你有看法,什么事都不让你知道,什么好事都没有你的份,但什么不好的事都和你有关,学校吃亏,老师更吃亏。、师生楷模,品行端正。一个好教师还应该性格开朗,充满自信;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尊重自己;处事明快果断;有理想,有追求,有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和行动,安心工作,不追名,不逐利,始终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能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遇到的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和谐教育的理念;坚持教育就是服务、就是奉献的理念: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就能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服务;坚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的理念。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品行,努力成为师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我们老师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首先我们老师不能做。比如穿戴方面,还有早退、迟到问题,上课、辅导接打手机问题等,都应该做到德高为范,身正力行。捧着良心教书有这么一句话“只有在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才会产生良知。”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良心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他能折射人的精神境界。良心对于教师来说就更重要了,因为教师们是捧着一碗良心饭、品行饭,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各种诱惑不断地涌入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是道德的守护者、心灵的坚守者。有时候我在想,让教师最感动的是什么?是学生的成绩呢?还是学生的成长?是家长的宽容呢?还是家长的殷勤?是同行的批评呢?还是同行的鼓励?不管怎样,教师都应努力保存教师的一颗良心,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良心,因为良心会派生出羞耻心、责任心、事业心。所以,我在讲,保持自己的良心是我衡量一位教师品行的首要因素。我衷心劝告大家,只要好好干,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会吃亏。常言说,吃亏在于不老实,不要看别人多么多么舒服,不干活还挣钱。老师们,你要看远,历史在发展,孰是孰非孰好孰坏自有定论。我是这样认为的: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就像金子一样,土再埋得厚它也会发光,总有一天它会被拾金者发现并让它大放光芒。追求教师的人生境界。“境界”,辞海中有两种解释:(1)土地的界限;(2)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的情况。人生境界,顾名思义,就是人生所要达到的某种程度。它大都指精神领域,有高低之分。儒家认为人分君子和小人,而君子又分圣人与贤人,圣人是最高境界;佛家认为人的苦难在于欲,去欲的结果是涅槃,所以涅槃是最高境界,道家主张大道自然、返璞归真,认为真人是最高境界。可见,儒家强调积极进取,佛家强调清心修炼,道家取乎自然。而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人要想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需顺其自然,内练素质,不断进取。教育是艺术,教师是教学艺术的缔造者,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应该说,人生境界就是教师追求的境界。而有高尚人生境界的教师,能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他是活的知识宝库,有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润物无声的炽心,它既教书又育人,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更是学生的楷模。他既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让学生口无遮拦,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也给学生梦的权利,解放他们的大脑,使他们能想、敢想、善想,他更给学生创新的权利,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真理,成为具有创造和创新精神的人。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学校要依法办事,教师要依法执教,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治校要高度重视德治,即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要以德取信,以德服人,以德为师,以德立教,以德树人。以抓道德建设为根本核心,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发展有德之教育,即兴德制,施得教,求师德,育德才。在关注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同事,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发展。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精神追求。课堂改革不仅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技术上转变,更需要教师在职业道德上执着坚守,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把学校和学生作为自己人生理想和精神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是一种心态。笑对生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学生也会因此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会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幸福体验,也会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对学生爱是立场,大爱的智慧则是境界。大爱的教师一定不对学生说“你不行”,而是用耐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犯错中逐渐成长,在一次次的等待中让学生逐步醒悟。智慧的教师会敏锐、及时地捕捉最能触及学生心灵的特定环境或“意外”情景,灵活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载体、变换多种角度,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使学生在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走不进学生的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在和学生相处时,学会蹲下来、弯下腰,用学生习惯的语言方式和活动方法同他们交流,与他们做朋友,这会让你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也会接受你这种朋友式的教导。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有余,促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师应该经常更新观念,加强合作,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体,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是实现网络教育的关键,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具有无限的资源,无限的探索,无限的学习,无限的发展。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信息的咨询者,团队的协调者,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学术的顾问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主动参与课堂,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探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胜任工作,提升自己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其实,在校长的心目中,教师的学历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能按照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包括掌握从事教师工作所持有的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规范,洞悉教育理念与方法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永远紧跟形势,不掉队,不落伍,不墨守成规。无论是学科知识、教育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能自觉主动地更新,不断追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不跪着教书。凡为师者,没有谁会承认自己就是位跪着教书的师者,也没有谁会认为自己就是以跪着的灵魂来支撑自己的脊梁骨的。可是纵观现实,情景并不容我们乐观。身为师者,一言一行难以让人开颜,“一切为了学生”成为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托词,为了狭隘的功利时时左右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面对以上种种,此时,我们能问心无愧的说:“我没有跪着教书么?”社会的价值取向、传统观念、教育体制、家长行为等,对教师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教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家长孩子领导的需要,我们不得不低下头、弯下腰、屈下膝,然而,这样做又成为他们痛骂教师的根由,教师已经没有了教师的真诚、没有教师的尊严、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自己的追求。如果教师不站立起来,学生便不能站立起来;教师没有思想,学生就没有思想;教师没有独立的人格,学生就没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没有尊严,学生就没有尊严知道了这些,教师就明白了不能跪着教书的道理与路径。所以,教师就应该勤于学习,勤于研究,在教学上下功夫,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把功夫下在课外。东坡先生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确实,老师们只有重视“课外”功夫的积累,时时注意自己的知识“厚积”,对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学问处处留心,兼收并蓄,才能得心应手的做好课堂教学。我们教师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课-堂堂精品,节节优质,都想在上课时游刃有余,炉火纯青,让学生如沐春风,点石成金。因此我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话:“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可以改为:“如果上好课,功夫在课外”,而不是简单的就课论课,这就要求我们放弃那种“现炒现卖”的备课方式,踏踏实实,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懈的研究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捕捉各种教育信息,掌握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识,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我们才能真正的上好上活每一节课。曾记得在一份教育刊物上读过这样一则报道:某地一所学校特地从外地邀请到一位名师上示范课。这位老师在事先不熟悉学生并未被告知教材内容情况下,对授课内容少时准备,从容的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者动容,低首信服。赞叹之余,有人问起这堂课到底准备了多长时间,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慨然说到:“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十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每一节课”。这与东坡先生的话多么吻合呀。正因为有这一生的积累,我们的课才能备起来轻松,讲起来生动,听起来受用,而不至于沦为教参的传声筒。走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之路。“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没有教育者个人对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这是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段话,它充分阐述了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追求的专业化目标。所以:“一个没有个性的老师是讲不好课的。”当然,这里的“个性”主要指的是课堂个性。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演绎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统一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但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时空,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自主创新。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大胆尝试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课改创新教学不是统一模式,要根据学情具体分析,该讲的时候必须得讲,完全放给学生等于瞎子点灯。学生基础差,从书中看不出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就是说需要老师去引路,去导航,而不是漫无目的,随波逐流。教师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通过一些优秀教师,我们不难发现,热情、耐心、温和是他们都具备的主要心理品质,但诙谐幽默、富有同情心、善于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办事果断坚毅、强烈的责任感、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品质,也都应是教师具备的良好的个性。、精诚合作,具有团队意识。说到团队,在一本书上有一则题目为雨中的小贩的寓言: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边几个叫卖食品的小贩一直没有生意。快到中午了,卖烤饼的饿了,就吃了一块自己烤的饼; 卖西瓜的也敲开一个西瓜来吃;卖辣椒干的开始吃辣椒干;卖杨梅的也开始吃杨梅了。雨一直下着,几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最后,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椒干的吃得辣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涨死了,卖烤饼的吃得口渴死了。而从雨中跑过来的四个从小贩那儿把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的年轻人,却正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吃着,有香有辣,有酸有甜,味道好极了。看完这则寓言,我想了许多,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没有人能够靠单打独斗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然而,现在有的教师之间“相互拆台”、“勾心斗角”、“互相扯皮”,视学校、学生的利益不顾。我觉得,在我们关注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今天,也要一同关注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学校是一个团队,而校长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一个好教师应该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能得到同行的信任和帮助,也能有效地积极地帮助别人;具有善解人意、关心他人的情怀;有表达自己,倾听别人的能力,容易并善于与人相处,成为群体或团队内有效沟通的纽带。工作上能精诚合作,讲究团队精神,不搞个人英雄主义,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工作安排。要明白学校发展的目标。这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通过目标去追求,才能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学校有利的,什么是对于学校不利的。一个富有效率的组织必须注意帮助员工了解组织的期望是什么。对校长来说,其挑战在于让教师深刻理解学校的共同目标和当前的努力的方向。而对于教师来说,知道学校的发展目标,深刻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把它付诸于行动是一位优秀教师所必需的,也是校长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与学校、与校长、与同事、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你才能真正地融入学校,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有些老师思想素质太差,没有集体主义概念,没有团队意识,对学校的要求置之不闻,揣着明白装糊涂,我行我素,置学校、同行、学生的利益于不顾,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学会沟通与交流。这既是团队精神的黏合剂,又是提升教师能量的有效途径。优质学校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学校全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并试图通过合作来提升教师的能量。在教师之间,我们应该学会以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合作,或小组合作,跨科组交流,或以师带徒、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通过构建合作性的教学文化,使我们学会反思、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改进自己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弱点,从而提高自身能量。善于协调关系。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亲属、朋友、邻居都能协调沟通。对领导服从而不盲从,既尊敬又不卑不亢;与同事团结协作,处处与他人方便,不争强争宠;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细心帮助,充满爱心,充满友善,但不能放纵,放纵学生不是宽容,严格要求不是武断呵斥,帮助学生要真心,对学生爱不偏爱,是纯真的爱,是师长的爱,是父母般的爱,不能扭曲;对家长尊重而不训斥,主动与之交流,共同解决孩子的困难;对朋友关心帮助;对邻居团结友善。这样的教师一定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教师,也是校长心目中的好教师,他一定是大家团结的中流砥柱,一定是关键时候校长、老师们都信任的人。、乐于学习,具有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能力。一个好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和勤于实践者,不断学习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百科全书”,增进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现代技术,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不断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使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经营班级的效果均处于持续改进和完善之中;工作不一定要求尽善尽美,但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方法的最优化;积极培养自己慎思明断的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判断各种教育教学现象与行为,坚持规范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具有巨大的潜能。若是一个人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一位心理学家也说,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她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以上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人具有很大的潜能是无可否认的。这里有一个故事:俄国有一个戏剧家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时演的很糟,这使这个戏剧家非常不满意,他很生气的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的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说话,突然抬起头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羞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戏剧家高兴地说:“从今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事情非常明显,如果不是这位戏剧家的话语刺激了他大姐,寄居在大姐身上的表演潜能便不可能迸发出来。所以,一个教师的成长必须相信自己的潜能蕴藏在自己体内,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发,而不是自卑、懒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刺激,多一点信心、勇气、干劲,这正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前提,相信自己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把小事做好。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有一件一件的小事构成的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在于,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就是简单的事。”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认为做善小之事属于表面化与低层次的的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和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平凡中见伟大,普通中展示特殊的。教学中有许多小事:比如,得体的穿戴打扮,文明的言谈举止;作业本上多留一条鼓舞人心的评语;备课室精心准备一两个趣味游戏;对留心学生的表情并及时了解原委;每天挤出一点时间与一两名学生谈心或给家长打个电话;别忘了每天给自己充电等别人不愿意做,你就多做,别人不愿意付出,你就多付出,那么,你便掌握了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捷径。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乐于学习就应该有激情,因为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试问,有哪一个校长会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师每日愁眉不展。教师,应该表现出自己的良好的精神风貌,怎样才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呢?关键是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敬业精神、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有此心理,教师的思维必然活跃、深邃、富有创造性,态度也必然趋于乐观。不过,只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脚步稳”,也就是说我们做事必须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工作中我们必须养成严谨治教的作风,充分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善于观察、分析、思考、研究及总结,把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实际情况的理性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以此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失误。学会规划自己。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善于规划是取得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教师的工作十分忙碌:课要备,活动要搞,作业要批,后进生要辅导,各种材料要做,加上许多临时性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放下这边的活,那边还有事情等着忙得团团转。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学会规划,学会条理的安排。从小的说,每天到办公室,不要先忙于工作,想一想,今天都需要做什么,昨天还有哪些事情没完成,形成今天的工作计划,按计划有条理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这样就不至于慌乱,甚至还有时间活动一下。每天放学之后,回顾一下这一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需要明天再补救,以便更好的完成。所以,干什么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会有高质量。从长远说,教师应该在学期初就应对于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结合学校要求,制定详细计划。有时候工作的好坏不在于你每天有多么忙碌,而是你如何更有效地面对,从而得心应手地去处理每一件事情。可见,只有学会规划,教师才能真正地具备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能力,才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成长与发展。、会反思,善研究,有毅力。一个好教师还要主张将反思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倡导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以满足未来对学生多样化的教育要求,并且始终如一。通过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善于研究,充实自我,使自己始终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工作。而这些反思与研究,又需日积月累,而非一蹴而就,因此,好教师一定是有毅力,有控制力,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耐力,决不会半途而废的。习惯“研究”自己。关于这一点,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反省自已,为人谋划而未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老师的传授温习了吗?”曾子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他认为生活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危机无处不在,因此要处处小心,这似乎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但撇开这一层关系,单从个人修养自律的角度来说,曾子的这句话是很有启示意义的。他总在反省中度过每一天。当前,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育者,就意味着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应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是研究者,就意味着自己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来审视分析教育理论和教学情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于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因此,教师要研究自己,这才是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师的自我研究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省。而研究自己就是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自己周边的事物,看清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努力,向最坏处着想;研究自己,就是要从不足之处努力,就要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不断成长。缺少自信,难以成为好教师,而自我感觉太好,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好的意见、经验,都会从眼皮底下溜走,以致自己裹足不前。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学会研究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教师要善于拿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认识越清醒,自我教育的动力就越大,越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业绩越能长盛不衰。习惯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她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而是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精心钻研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思考中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让教学成为艺术。”可见思考对于教师的重要。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对教师而言,这句话可以改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师常年如一日的站在讲台上,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外界的信息变化,如果不去思考,那么就算他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做无谓的努力。看他人满载而归,光荣告老;想自己碌碌一生,空空如也!到老来也只能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待来生再努力”的无奈结局。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她传承精华,弃除糟粕。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只有把握了思考这个有力的工具,在工作与实践中架起一道亮丽的彩虹,方能兼顾理念的验证和扩充,使得实践经验增加。如果我们从开始教书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与提升,那我们肯定都能够做出成绩来。前面我们讲过“不要跪着教书”,其实要想做到就要首先做到善于思考。有了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善于思考的学生。习惯梳理自己的课堂。中国当代教育家窦桂梅说:“这是一条通往课堂深处的小路,课堂的本质在职业的遮掩中;这是一种披沙拣金的教学研究,在对课堂的梳理中,课堂便逐渐显露真相。”课堂是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是教师成长的生命绿洲,更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的平台。教育是艺术,是追求,需要教师智慧来表现,它正是教师在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时刻研究课堂,梳理课堂,精心打磨每一课,静心锤炼每一句语言,让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让教育的智慧尽情构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温馨课堂。用研究的视角梳理课堂,课前多用教学预案,课中多用教学细节,在课后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形式,从课堂的外显行为中探究到内隐的教学思想,以促进我们的专业发展,使我们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学习与思考新课程新理念。优秀教师为什么能成长得那么快,就是因为他们会在每节课后都进行深刻的反思,经常去梳理自己的课堂。梳理课堂是一门艺术,教师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主要在以下环节上下功夫。一是课前梳理目标,二是课中梳理细节,三是课后梳理思想,就是从课堂表象去探究其理论依据与支撑。习惯永不放弃。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绩效中有爱迪生。”是的,对于一位教师而言,对于任何事情,尤其是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有永不放弃的精神。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讲演。讲演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煤体都到齐了。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说完他就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寂了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掌声经久不息。丘吉尔的演讲虽短,但发人深省。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那段“绝不、绝不、绝不放弃”的坚韧岁月。而在校长心目中,具有坚韧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的教师,即使你悟性差,即使你动作慢,那都不重要,因为他肯定相信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教师应该具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我工作的态度上,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教育“永不放弃”,用行动帮助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教育的爱其实是一种任何条件下都永不放弃的执着。一个好教师需要体魄健康,爱好广泛,喜爱运动,最好有一项运动特长;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有舒解调适自己身心并保持以充沛的体力投入工作的能力;会生活,会休闲,无不良嗜好。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首先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所以一个好身体就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一个好身体,就是你能幸福生活的本钱。一个好身体,就是对家庭强有力的支撑。怎样保证一个好身体?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现代社会是紧张、繁重、琐碎的,而生活又常常考验着我们,而教师所面临的也许更为错综复杂,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人生将不堪重负,更不要说去带给别人快乐和微笑。其实,生活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低着头;生活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只是一片沙漠;生活并非真正没有快乐,而是由于有的人总是贪图比他人拥有更多,所求更多,所以就时时处于抱怨感觉不到快乐,体验不到幸福。当人们说到成功法则时,总把“积极心态”放到第一位,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态极其重要。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翻译过来就是:“明智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也说明了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一件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效果。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欣喜的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教育家魏书生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工作做不好,常常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做。”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教师而言,生活与享受生活,上课与享受上课,教育与享受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点,是教师、校长愿意与你交往的基点。美国教育家拿破仑希尔说: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积极情感的人处处对环境和他人充满着感激之情,容易感受到环境中良好的一面。我们的心态控制着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有时别人一句话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起到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这决定于你对人和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和心态,心态端正,减少疾病;心态扭曲,病魔缠疾。教师,要有“精”“气”“神”。北京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