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期中模拟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6分) (1),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3),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4)临风一唳思何事?。(白居易池鹤) (5)翅湿沾微雨,。(葛天民迎燕)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 2.请按下面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诗文句子。(4分) (1)交友的准则关乎人格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 (2)青少年要敢于向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 3.下面是一则选文片段,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7分)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长的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的确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我们决定生活中哪些事情至关重要,哪些事情微不足道。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但是这些选择和决定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当我们选择和决定时,我们的生活便得以形成。总而言之,最终构筑我们命运的就是我们的报负所在。 (1)文中加着重号的汉字的读音是:(1分) (2)文中还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应改为。(2分) (3)根据文中的语境请解释划线的词。周遭:(2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过来。 4.综合性实践(13分)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于丹,北师大教授。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责。 相关言论 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文化普及工作。 父亲、师大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促使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办校刊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4分) 卷首语: 冲破藩篱,;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 ,直面诘问;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辩论赛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4分)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一方观点不超过15字。 正方: 反方:二、阅读与理解(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木棉花开(21分)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他当作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阴;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的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的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选自闽南日报2008年4月,有删节) 6.阅读第段,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4分) 7.请根据第-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4分) 8.阅读-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4分) 9.本文在写法上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分) 10.文章如行文流水,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加以赏析。(5分) 二读书人是幸福人(19分)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瀚海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拥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连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欢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热多半因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心灵纯洁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年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选自时文阅读,有删节) 1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分) 12.文章第一段“另一个更为瀚海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具体指什么?(4分) 13.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4分) 14.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那些方面?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注】野:郊野。辄:就。)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16.甲文中贯穿全文中心的一个短语是“”。乙文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伯乐的“”。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安能空其群邪 安: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19.甲文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呢?(3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 参考答案 一、(35分)1.枯藤老树昏鸦燕然未勒归无计清风徐来怅惘青田云水遥泥香带落花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时,该空不得分。)3.nu(1分)“报”改为“抱”(2分)周围,四周(2分)删去“但是”(2分)4.弘扬传统(传播智慧)从容坦荡(宽容大度)(各2分)正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反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或正方:于丹的成功基于博学反方:于丹的成功源于炒作)(各2分)二、(55分)一6.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4分)7.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花朵硕大且红艳;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4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8.不计较得失,不追求个性张扬,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4分)9.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都采用了对比的写法都是先描绘其外形特征,后揭示其性格特征。(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0.略。(5分。能从修辞或词语的运用的角度来欣赏,即可酌情给分。)二11.读书人是幸福人。(3分)12.过去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虚幻的世界)。(4分)14.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或答“读书加惠于们的不仅是知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管理领域专业技能考核与题型分析及模拟题
- 2025年初级摄影技巧进阶教程与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京东物流仓储经理招聘考试预测题
- 抢救课件标题
- 2025年子宫收缩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碳酸乙烯酯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巷道式智能化孵化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动物伦理学题库及答案
- 扫地车安全培训技术交底课件
- 2025年文化行业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妇科进修汇报课件
- 直播选品策略与规划
-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绘本课件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行香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资金主管岗位工作计划
- 宁德时代推出“宁家服务”
- 2024年度供应商管理培训课件
- 建材预购合同范本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电动车交通安全培训
- 2022-2023人教部编版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