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止咳简便又有效.doc_第1页
外治法止咳简便又有效.doc_第2页
外治法止咳简便又有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治法止咳简便又有效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冬季多发。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王亮介绍,在中医临床上,有很多外治法止咳效果很好,且操作简便。热水袋敷背 人体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路线,督脉主一身阳气,热敷背部有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咳嗽症状。 当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咳嗽,且伴有痰液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怕冷等症状时,可将热水袋灌满热水,外包一层薄毛巾,敷在背部(注意避免烫伤),重点热敷肺俞穴(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热盐姜丝熨两胁、肚脐 把盐和姜丝一起炒热后,敷在两胁和肚脐处,具有温肺止咳的功效。具体方法是:取粗盐200克,生姜100克(切丝),一起炒热后倒在干毛巾上或厚纱布上,趁热放在两胁和肚脐处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可耐受为度(注意避免烫伤),持续35分钟,每天1次,睡前使用,对风寒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中药泡脚 除了咳嗽外,还伴有咽喉肿痛、痰液黏黄、流黄涕、口渴喜饮等风热症状,可试试中药泡脚。具体方法是:取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加水煎好后,倒在一个木制的脚盆里,进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用35天。上述中药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缓解咳嗽及咽喉不适等症状。蒜姜泥外敷涌泉穴 如果不能判断到底患的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可用蒜姜泥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止咳。具体方法是:取大蒜1瓣和两倍于大蒜量的生姜,混合捣成泥,捏成饼状,每晚洗脚后敷于双足底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每次2个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百日咳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咳嗽均有很好的疗效。由于这个外治方刺激性较大,成人适宜,儿童需遵医嘱。刮痧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肩背部皮肤,操作者先在患者的肩背部均匀涂抹刮痧剂或麻油,然后依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用泻法(力量重,速度快)或平补平泻法(力量、速度适中)在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垂直刮拭(注意避开脊柱),刮至皮肤红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部位,不要强求出痧。对于出现大量痧斑,甚至出现紫黑痧斑的部位,可用泻法重点刮拭,但不可刮破皮肤,时间为10分钟左右。刮拭结束后,要注意保暖,喝一些温开水,平卧休息1020分钟。拔罐 拔罐通过对皮肤和肌肉的物理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驱寒止痛。拔罐的穴位有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风门穴(第2和第3胸椎之间旁开1.5寸处)和肺俞穴,每次治疗15分钟,对风寒咳嗽效果最好。耳尖穴放血 风热咳嗽患者,还可以试试耳尖穴放血。耳尖穴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点刺耳尖令其出血,并不断挤压,两耳交替,每34天放血1次,30天为 1个疗程。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具有退热消炎、止痛、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降压的作用。由于这种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