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内容摘要: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两个第一都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国古训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国外科学家的看法是:“人的智力的50%是在4岁前获得的。”可见从小教育孩子是多么重要。而这个重任自然的落在家长的身上。但是近些年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调整他们的心态,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关键字: 问题提出背景,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方法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婚,他们不得不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在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比较优秀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对于这样的特殊群体,为了孩子身心能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做呢?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当今社会上,随着离婚率的大幅上升,造成了离异家庭的子女日益增多,并且离婚夫妻低龄化成为主要趋势,使得更多年龄幼小的孩子成为单亲儿童。据我国学者研究指出,2005年我国大陆离婚总量已经高达178.5万对,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离婚总量28.5万对相比,27年后的离婚绝对值增长了150万,增长率高达526。并且自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05年,中国的离婚率除了1980、1981和2002年略有下滑外,基本呈上升趋势:离婚率从1978年4.8,逐年上升到1990年的8.4;以后又平缓上升,从2000年的14.3,逐步上升到2005年的21.7。80后一代人婚姻观念较之父辈大幅度开放、积极追求新奇事物、责任感相当偏弱,大量出现的“闪婚”、“闪离”现象也透视着这一代人婚姻忠贞观念的淡化,离婚案件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和普遍现象。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离婚并非一件丑事。它是主体双方冲破封建世俗的偏见,摆脱了众人的冷言讥讽,将结婚照各分一半,众多离婚者从此得以解脱。然而,每一个家庭的破裂和解体,都会给婚姻的结晶孩子,带来极大的不幸,造成心灵上莫大的创伤。二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一)独立生活能力差,不能自立 某女幼年丧母,父亲是企业白领。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其配备了手机、电脑等,每月零花钱上千。衣服等物品都有钟点工来清洗,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是在父亲的庇护下。到毕业甚至连自己的衣服都洗不好。用其父亲的话讲,“她失去了母爱,我要在物质和经济上加倍补偿她”以上过度保护你的情形在单亲家庭中很常见。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单亲父母们往往心怀愧疚,这使他们忽视了严格要求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孩子就是一切,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更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的惟一希望,惟恐孩子不安全、过不好,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结果受这样过度保护的孩子脆弱、依赖、没主见,离开父母后便茫然不知所措。事事不能独立,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能力。(一) 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到愤怒、恐惧、悲伤等 一项有关研究报告表明:54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情绪和情感方面存在问题,表现为抑郁寡欢、心事重重,容易激怒,与同龄孩子关系紧张,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由于家庭的缺损使孩子必须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失去原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比如。想摔东西想离家出走暴躁易怒甚至想自杀等行为这充分反映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的不良情绪是非常突出的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找安慰经常进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场所。同时他们害怕被别人讥笑和排斥,害怕失败,对孤独和不明朗未来的恐惧渐增。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心理疏导,会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 智力和学业相对落后 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孩子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孩子学习成绩也显著地差于完整家庭。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离异家庭孩子平均智商为96.95,学习成绩80分以上的占56.25,而和睦家庭的则为101.18和80.2。单亲家庭子女常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难免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有些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比较差,除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其学习动机、态度外,他们的情绪较差,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会阻碍他们自信心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四)人际关系失调,自我封闭,主观偏见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歧视,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很容易出现自我心理封闭、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同时,自卑感又往往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极具反抗性,一旦有人对自己有不利言行,会马上反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建议,即使明知是正确的也不会执行,表现出较强的嫉妒、猜疑、主观偏见等心理。由于存在上述心理困扰,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难以与同学、老师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 案例:男同学小林小学时候父母离异父亲从此对他不闻不问一向快乐活泼的小林从此像变了一个人自卑易怒喜欢摔东西在学校除了和极少数的同学有交往外。一般也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有偷窃行为一次趁同学自习做操时间潜入寝室把整层楼的寝室都偷了个遍理由就是其他同学有的东西他为什么没有既然老师上课都在强调人人平等那为什么在食物上就这么不平等呢?(五)性格和性别异化 父母离异的家庭,既剥夺了子女学习的楷模对象,又使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单亲家庭的子女无法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会与异性的相处之道。他们如果与父亲生活会对女性存有恨意,与母亲生活则对男性存有恨意。当男孩由母亲来抚养时,男孩可能会有女性性格;同样的,当女孩由父亲来抚育时,女儿可能会比较男性化。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子女只有父母单方面的模仿对象,因此对于自我概念比较模糊,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将产生不良影响。三、离异家庭父母教育的方法(一)离异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1、补偿误区父母离异后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负责抚养孩子的一方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而另一方由于长时间不能陪孩子,于是在看望孩子时会给予孩子更多物质金钱上的补偿。孩子在这种过分的溺爱的坏境中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任性霸道及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2、排斥误区父母离异后,抚养孩子的一方会把婚姻的不幸归结给对方,经常在孩子的面前说对方的不是,或者拒绝让孩子与对方见面,久而久之,孩子对另一方也有了排斥心理,甚至在心理埋下了恨的种子。而且如果一方向孩子灌输你父亲(母亲)怎么怎么不好,也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念。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消极作用。3、忽略误区夫妻离婚后都推卸自己的责任,拒绝抚养孩子,甚至为了谁来抚养孩子闹上法庭,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多大的伤痛。双方都以工作为由,把孩子扔给老人,然后就不闻不问,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家庭的破碎再加上父母的离弃让孩子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很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从而毁了自己的一生。(二)离异家庭教育的原则1、适度原则(1)情感上父母离婚后,对孩子有的过分宠爱,有的则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2)要求上夫妻离婚后,会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孩子决不能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为了孩子的顺利成长,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学习各种父母认为将来有用的东西,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期望太高,孩子达不到父母要求的高度,久而久之,也就放任自己发展了,形成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2、沟通原则家庭的破碎不仅仅对成人有影响,对孩子心理上的冲击更大。由原来温馨的完整的家庭变成了现在这样,孩子很难接受,更难理解。很多孩子走不出父母婚姻失败的阴影。这就需要离异父母及时与孩子沟通,向孩子说明离婚原因,离婚是父母感情出了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即使离婚了也会一如既往的爱你。不要因为家庭的破裂而忽视孩子甚至把所有的气都发在孩子身上。3、平等原则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儿童观就是孩子是成人的附属品,是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工具。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的对话几乎是天方夜谭。对于孩子的错误常常以粗暴的方式来处理。离异父母更是如此。夫妻离婚后,有人总觉得孩子是对方的缩影,甚至有的父母会说你就是来折磨我的。把对对方的不快全部发泄在孩子身上。张嘴就骂,抬手就打,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长应该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特别是单亲家长。4、激励原则对于父母离婚的事情,孩子会觉得很丢脸。特别是同伴冷嘲热讽,拒绝和你一起玩时。渐渐地,孩子自己就会把自己困在一个蛹里,不肯与人交往。这时,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应该适时的开解。激励孩子抬起头,挺起胸,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勇敢的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并告知小朋友们之所以嘲笑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事实,当别人误解你时,你要寻找机会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科牙医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全州区工会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版跨境电商物流担保合作协议
- 全员核酸采样课件
- 2025版保障性住房商品房买卖合同规范书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行业电商平台入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租赁合同租赁保证金管理规范
- 二零二五年生态园区场地租赁及生态保护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版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创业企业股权转让债权债务清理与股权激励实施协议
- 供货、安装及调试方案
- 202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县级卷)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编制指南
- 十期牛黄清心丸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 2022新能源光伏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详细版)
- 机电工程安装工艺细部节点做法2022
- NB-T31022-2012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ICU谵妄患者的评估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