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1.(3分)C【A.相形见黜(绌);B.峙(zh);D.瞭(缭)】2.(3分)D(“尽管”应改为“不管”)3.(3分)C(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4(4分)答案示例:(周朴园说:我的幸福就是)个人利益,保住了我的尊严和地位,就守住了我的幸福。(爱斯梅拉达说:我的幸福就是)善良,表现了善良,就体验了我的幸福。【这是仿句和名著阅读的结合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周朴园和爱斯梅拉达的人物性格,然后要套上“我的幸福就是(名词,与人物性格相关),(动词)(名词,与前边的名词有密切关联或者直接是前一个名词),就(动词,可和前一个动词相同)了我的幸福”的句式即可,每句2分】5.(4分)答案示例:深夜,一阵江风袭过,干枯的枫叶纷纷飘落在江面上;岸边破败的荻花也随风瑟瑟地抖动着,周围在冷清的月光下更显得凄清。(要紧扣4个词语各自的扩展点,扩写出清秋静夜送客的萧瑟落寞的场景)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3分)D然而:是“如此,但是”的意思7.(3分)C(A“于”:跟、同被;B“其”:那,代指“本”(王道)还是,表商量语气;C“之”:到、走向;D“以”:用、拿凭借)8.(3分)C(没有比喻手法)9(1)(3分)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是以”、“闻”、宾语前置句各1分)(2)(3分)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求礼义呢?(或“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赡”、“暇”、反问句式“奚哉”各1分)(3)(4分)重视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教导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再肩挑背负了。(或“重视学校教育,拿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庠序”、“孝悌”、“颁白”、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各1分)(各句翻译句意不通顺的,要酌情扣分)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孟子道:“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拿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10分)(1)本诗颔联描绘了一幅朝云缭绕画栋,暮雨飘卷珠帘的幽美风光图。(2分)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反衬(以欢乐景象反衬寂寞情感)】的表现手法,(1分)(2)在“长江自流”中着一“空”字,以江水寂寞徒自流去来衬托滕王阁昔日繁盛,如今冷落的情景,(1分)抒发了诗人对物是人非、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深沉感慨,(1分)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旨。(1分)(3)首联起笔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总写滕王阁的地势及其冷落,(1分)颔联侧重写滕王阁内景,(1分)颈联侧重写滕王阁外景,(1分)尾联既写滕王阁的修建人,又写滕王阁的外景,照应首联。(1分)(意思对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8分)(1)不抚壮而弃秽兮 (2)树欲静而风不止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暮霭沉沉楚天阔 (7)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2.(4分)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我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或“他不能再虚构小说了”);(2分)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我们”关于巴尔扎克的创作、思想等一切美好的联想与想象仿佛也都消失了,“我们”要直面一个伟人的死亡。(2分)13.(6分)是从三个方面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1)整体评价其作品,认为是“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2)从反映社会现实角度评价其作品,认为它是一部历史。(3)从文学角度评价其作品,认为它是“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 (每点2分)14.(4分)以诗化又哲理化的语言将巴尔扎克“短促”的生命与他充实“饱满”的人生作对比,(1分)又将巴尔扎克的“作品”与其生命“岁月”相比较,(1分)用语新奇,评价独特,形象而又含蓄地评价了巴尔扎克对社会的伟大贡献,(或“形象而又含蓄地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1分)表达了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景仰、赞美之情。(1分)15.(6分)(1)文体特征:都是悼词,而又具有演讲辞的某些特点;(1分)(2)思想内容:都追述、评价了逝者一生中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深刻地阐发了对逝者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并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3分)(3)表达方法:都以议论为主而又与叙述、抒情有机结合,且都运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2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6分)16.(5分)内容:“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或“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2分)作用:点示文题,揭示主旨,为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奠定基础(做铺垫)。(3分) 17(5分)(1)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的终结。(2分)(2)在鲜明的对比中,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3分)18.(6分)一方面,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2分)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分)标题一语双关,新颖别致,委婉中略含嘲讽,又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2分)(意思对即可)七、作文(70分)19.(70分)(一)要点提示:1.要写出“我”的有意义(有意思、有情趣)的生活事件或对生活的认识。2.要紧扣题中的关键词“其实”“我”“一直”等,写出“我”对“这样”的表面与实际的“疏离”或“误会”,即写出“事件”或“认识”的波澜。3.写作的重心在“这样”上,但必须是“我”实际上“一直”的“这样”。这是本题开放性和限制性相统一的要点。 (二)作文评分细则及说明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5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