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康复治疗学低频电.ppt_第1页
课件:康复治疗学低频电.ppt_第2页
课件:康复治疗学低频电.ppt_第3页
课件:康复治疗学低频电.ppt_第4页
课件:康复治疗学低频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疗法,教学目标,掌握各种电疗法的概念 掌握操作方法 掌握禁忌证 掌握注意事项,一、概述,定义:应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直流电疗法,静电疗法,二、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直流电疗法,一.概念 方向、强度、电压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 法称直流电疗法。 特点:电流小,电压(80-100v),方向不变 常用稳恒电流,阳极下有酸性物质 阴极下有碱性产物 电极(+) 水溶液 电极(-),Cl-失去电子直接析出,NaCl,Na+得到电 子直接析出,Cl- + HOH HCl +OH-Cl-+ Na+ Na+ + HOH NaOH + H+ 阳极 溶解 阴极 4Cl- -4e4Cl 4NaCl 4Na+ +4e4Na +2H2O +4H2O 4HCl+O2 -4Cl- + 4Na+ 4 NaOH+2H2,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 (一)治疗设备 1.直流电疗机-利用晶体管,电压100v,I100mA 2.导线-柔软红,黑两线(区分性) 3.电极板-可塑性好,化学性能好的铅薄片,厚度0.25-0.5mm,形状各异或用导电橡胶.,4.衬垫-阴,阳极下分别产生碱性或酸性电解物,必须将电极置于湿的衬垫内,衬垫软绒布厚1cm。 优点: 可吸收电极板下面的产物,以免化学灼烧使皮肤湿润, 电阻下降, 衬垫可使极板与体表紧密接触, 电流均匀分布. (二)治疗剂量 1.成人治疗电流密度为0.03-0.1mA/cm2 2.儿童治疗电流密度为0.02-0.08mA/cm2,(三)操作方法 1.检查-零位,导线,极性,量程 2.皮损,皮肤感觉障碍 3.电极,衬垫(温水),沙袋固定 4.导线的金属与极板紧密连接,防金属烧皮肤 5.复查机钮位置,导线极性,调节电流量由小到大 6.过程中询问有无感觉异常 7.结束后,旋转至零位,观察皮肤呈潮红 8.衬垫洗净,消毒晾干,(四)注意事项 1.疗前说明情况(感觉,不移动体位,衬垫,不接触机器金属用品) 2.拧干衬垫,不滴水 3.拧电扭缓慢均匀,否则电击感 4.治疗中不拨极性开关,量程开关或切电源,变电流方向先将I0再改变 5.多次治疗可有棕色斑丘疹,伴瘙痒,减轻反应,可用50%甘油涂,6.严格操作,防化学灼伤,灼烧原因 (1)局部皮损,未用绝缘物保护 (2)金属物与皮肤直接接触 (3)衬垫湿度不匀或太湿 (4)衬垫太薄,不吸电解产物 (5)衬垫不平整,与皮肤接触不均匀 (6)绷带,沙袋压力不均匀 (7)治疗中移动电极,体位,(五)常用治疗方法 1.额枕 2.眼部:眼-枕法 眼杯法(角膜,巩膜与杯内液体接触) 3.面部(面-肩胛区) 4.耳部(外耳道-对侧耳前) 5.鼻粘薄反射疗法(鼻粘薄-鼻唇沟) 6.咽部(颈-颈后部) 7.心前区(心前区-左背部) 8.全身(肩胛区-腓肠肌区),9.脊柱区-颈,胸段和腰骶部 10.胃区-左季肋,背部 11.上肢-肩胛区,前臂 12.下肢-臀部,小腿腓肠肌 13.手指水浴 14.穴位,第二节 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一.概念 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治疗疾病的 方法称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用直流电将附 有电荷的胶体颗粒药物导入人体的方法称电 泳疗法。 二.离子导入的原理 阳离子从正极导入,阴离子从负极导入 反馈作用:局部发挥特有的药物作用,三.离子在人体的入口:汗腺开口,足,手背 深度:可达1cm 电流密度 :0.05-0.2mA/cm2 15-20min 常用药物:10%KI,10%CaCl2,HAc,NaBr, 利多卡因,青霉素 10%CaCl2:用于氢氟酸烧伤,四.离子导入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可以把药物直接导入浅的病灶并在局部保持高的浓度 2.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由于离子堆的作用而显著延长 3.不损伤皮肤,亦无痛苦,不引起胃肠刺激副作用 4.兼有直流电的作用 5.兼有神经反射的治疗作用,(二)局限性 1.作用表浅 2.导入药物量少和不能精确地控制 3.除了对局部有直接作用,对全身的影响较小,也较慢 五.药物离子进入人体后的去向 1.直接与组织发生反应 2.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 3.部分离子被血流带走,直流电的两极对组织的影响,六.离子导入的深度及数量 1.深度-最深可达1cm,真皮层 2.导入量的影响因素 (1)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 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 (2)药物离子的性质 阳离子K+Na+,直径大Cl-, 轻重 3.寄生离子存在的影响,4.药物浓度-浓度低,离解度多,溶液中离子数 增多,导入增多 VB,VC,肝素5%以下,药物浓度 增多,导入增多 肝素75%时,不再增加 5.皮肤状态:含水量增多,导入增多 儿童,青年老年 涂二甲基亚砜,药物导入量增多1倍,七 治疗方法 1.衬垫法-浸药液的纱布作用于衬垫极上 2.水电浴法-药液倒入浴槽中 3.体内直流电药物导入法-将药液以口服,肌 服,病灶,腔内注射等输入体内,体表相应做直流电治疗 4.体腔法-药液盛入特制的体腔电极,八.离子导入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1.神经科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肌无力症,功能性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 2.内科高血压病,胃溃疡,胃炎,胃肠痉挛, 关节炎 3.外科淋巴管炎,淋巴腺炎,慢性静脉炎,肌炎,肌痛,4.五官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慢性 扁桃体炎,慢性咽炎,中耳炎, 神经性耳聋。 5.妇产科慢性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闭经。 6.小儿科周围神经损伤留下的后遗症,手 足抽搐症 7.皮肤科皮肤疤痕,皮肤溃疡,皮肤化脓 性感染 (二)禁忌证 恶液质,心衰,出血倾向,低频电疗,一.概述 利用低频率(1000HZ,)小电流(100mA),低电压(100V)的脉冲电流 治疗疾病。,T,I,T,I,T,T,I,三角,正弦,矩形,梯形,锯齿,I,T,三.低频电疗的分类,(一)按临床治疗作用分 1.锻炼肌肉的低频电疗法 (1)锻炼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2)N-M电刺激疗法(N-M的电疗法 ) (3)痉挛肌肉的电刺激疗法指应用电刺激 治疗CNS病变而导致的痉挛性瘫痪的方 法,将波宽和频率相同先后出现的两组 方法分别刺激痉挛肌和其对抗肌,使二者 交替出现。,2.镇痛和促进血循的电疗法 (1)间动电疗法 (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 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的低频脉冲电疗 法 (1)电睡眠疗法 (2)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3)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 1.定义:亦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其应 用低频率脉冲电流来控制疼痛的一种 电疗法。 2.优点: (1)对于各种急慢性疼痛无损伤作用 (2)采用电池供电,仪器小,便于携带,操作 简单,3.临床应用 (1)各种手术后的疼痛 (2)促进骨骼愈合 (3)各种慢性疼痛,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1.定义:应用各种参数的电刺激作用于已丧失 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使 其产生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器官或 肢体已丧失的功能。 2 .原理:当电刺激作用周围神经时,兴奋经神 经传至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诱发丧失 功能。,3.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所致的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等各种肢体瘫痪。,电睡眠疗法 1.定义: 以弱量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脑部,调整机体功能,引起睡眠会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2.方法:双眼枕部法 双眼双乳突法 额(阴极)枕(阳极),脊髓通电 中剂量的直流电通过神经,会使阳极下组织的 兴奋性降低和组织的兴奋性增高 上行电流:兴奋中枢 下行电流:抑制中枢,中频电疗法,一.概述 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二.特点 1.电阻作用明显下降,电流正、负高低交替进行(交流电),不会产生分解产物,阻抗比低频明显下降,电流明显增强,作用深度加大,比低频,直流电作用深。(无电解作用) 2.人体组织不发生电解现象,高频交流电,正负电极变化快,无正负电极之分,是一种不断改变方向的交流电,不在体内某一端积聚。特异性,.对,的作用 ()感觉神经蚁走感针刺感束缚感 ()运动神经综合多个脉冲周期的连续 作用可引起兴奋,对感应电不能引起兴 奋的变性,仍可兴奋,且不引起 疼痛。 ()引起肌肉收缩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值 比疼痛的阈值低得多。,4.对局循的作用 ()在胸部,上肢,颈部通以中频电流 血流量增多 ()在下腹两侧通以中频电流血流量 增多 5.对生物膜通透性作用 能扩大细胞之间的空隙或组织间隙所致,提高活性生物膜的通透性,三.中频电疗的治疗作用 (一)镇痛作用 (二)改善血液循环 (三)消炎作用 (四)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以音频软化疤痕 (五)锻炼骨骼肌和平滑肌 (六)治疗NS疾病,注意事项 ()心前区不可放置 ()孕妇 ()电流强度防水疱,(二)干扰电疗法(emec疗法) 1.传统干扰电又名交叉电流疗法 定义: 将两路f=4000与f=4000+- 100HZ的正弦交流电通过两组电 极交叉输入人体,在人体内电流 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在干扰场中 按无线电学上的差拍原理“内生” 由0-100HZ的低频电所调制的调 制中频电流。,2、作用特点 人体组织阻抗较低,人体组织不发生电解现 象 最大的电场强度不在电极下,而在电流交叉点 交叉干扰所形成的“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同时发挥低频电与中频电的治疗作用。 电流不断变化避免机体产生适应性,(4)干扰电的治疗作用 镇痛作用抑制感觉神经,效果明显,作用15-30min明显疗效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作用于植物NS 对运动神经-骨骼肌作用对周围神经麻痹治疗,治疗日数最少,疗效最高。,对内脏,平滑肌作用改善内脏血液循环,提高平滑肌张力。 对NS的作用降压的作用 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促进骨痂的形成,(三)调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疗法) 1.基本知识 用1-150HZ的低频调制中频(最佳频率) 调制波的波形有两大类 正弦波 方波,梯形波,锯齿波等 2.调制方式 (1)连续调制波,(正弦调制),(脉冲调制),(2)断续调制波 (3)间歇调制波(交替调制波),(4)变频调制波(两种频率不同的调制波交替 出现) 3.作用特点: (1)含中频成分,具有中频电特点作用深 (2)含低频电成分,可发挥低频电优点 (3)中频电的波形,幅度或频率不断变化,人体不易 对其产生适应性 (4)调制中频电的调幅度,调节低频成分的多少和振 幅的大小,可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要。,4.治疗作用 (1)镇痛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 (3)促淋巴回流作用 (4)锻炼骨骼肌(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肌萎缩) (5)提高平滑肌张力作用(连调波,断调波提 高胃肠道、胆道、膀胱平滑肌张力) (6)神经节段反射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 (7)消炎,5.临床应用 (1)骨关节疾病 (2)软组织疾病 (3)NS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高频电疗法,定义:频率 100,000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生物物理学特性 1.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2.对N-M无兴奋作用 3.无电解作用正弦交流电 4.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皮肤与电极之间空气间隙形成了一个电容,治疗特点 1.热效应及治疗作用 (1)止痛 (2)改善血液循环热致局部血循增快 (3)消炎 以超短波、微波明显 主要机理:改善局部组织供养和 营养 供给增强机体免疫力,2.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非热效应越明显,但会被热效应所掩盖,而不发挥作用。因此用小功率的高频电作用,虽不产生热效应,但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四.高频电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直接接触法:电极与人体或黏膜或皮肤直接 接触 2.电容场法:超短波、人体放在两电极之间 3.线圈法:用一根电缆把人体圈起来,通过电 磁感应,感受涡流。短波 4.辐射场法:微波,五.人体电荷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变化总结 强度大时,热效应 强度小时,非热效应 六.高频电对人体的作用 1.热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2.增强血液循环 3.加强代谢,七.几种高频治疗法 长波:10-1公里 中波:1公里-100米 短波:100米-10米 超短波:10米-1米 分米波:1米-30厘米 厘米波: 30厘米,超短波疗法 1.定义:用=10-1m,f=30-300兆赫的电流治疗 疾病称超短波疗法。 2.物理特性: 一般治疗多用连续波,4.生物物理学特征 (1)热效应 (2)非热效应组织理化特性的改变,5.生理及治疗作用 (1)对血管、心脏的作用 血管: 毛细血管短时间收缩后呈持久扩张 中小剂量 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改善血循 利于消肿、消炎 大剂量:血管麻痹,出血,淤血 心脏 小剂量:HR,心肌张力、收缩力,Bp 大剂量:HR, Bp,(2)对NS的作用 外周N:中小剂量加速受损运动神经再生修 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大剂量抑制再生 CNS:中小剂量作用于头部-CNS抑制现象 大剂量使脑,脊髓膜血管通透性增 高,颅内压增高 对植物神经:迷走神经- Bp, HR, 交感神经-减少血管痉挛,建 立侧枝循环,(3)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作用 大剂量使公鼠精子减少,使母鼠不孕 中小剂量肾衰 小剂量治疗肾炎、卵巢激素分泌失调 的妇女,(10)对炎症的治疗作用: 对急性化脓性炎症疗效好用小剂量治疗 使炎症部位的神经兴奋性,达到镇痛作用 血管扩张,改善血循,血管通透性,组织营养改善,操作方法: 体位 选择电极使电极面积稍大于病变面 积,包括周围的健康组织 。,电极放置法: 1)对置法多用于深部组织或脏器病变 注意事项: A.两电极之间距离不应小于一个电极的直径。 B.电极与治疗部位保持一定距离,电极间电力线分散均匀,作用深。 a)小功率:浅作用时间隙0.5-1cm,深作用时间隙2-3cm; b)大功率:浅作用时间隙3-4cm,深作用时间5-6cm。,间隙小作用表浅,间隙大作用加深,间隙不等作用集中在间隙小的部位,作用集中在小电极上,C.两电极与皮肤作用的距离相等。 D.治疗部位表面呈斜面时,应使电极与之平 衡。 E.表面凹凸不平治疗时,电力线易平于隆突 部位,使加大两者间的间隙。 F.两电极大小应相等,否则小电极集中内力侧 可用小电极治疗患处。 G.两肢体治疗时,骨突处衬以衬垫,以免电力 线集中于骨突处。,凹凸不平的表面电极间隙小 作用集中于隆突处,骨突处电力线集中,骨突处垫以衬垫电力线作用均匀,2)并置 电力线分散作用较浅 注意事项: A.电极与皮肤间隙不宜过大,以免电力线向空间散。 B.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电极的直径,并且不应超过30cm,电极距离越大越分散,影响作用的强度深度。,3)单极法作用范围小而表浅,只限于电极 下中央部位的表浅组织且大量 电磁波散向周围,以免加量电 磁波的环境污染。,电缆插头插入治疗机接通电源预热3分钟接通高压调节调节钮,电流Ne管检查 调定时器 治疗结束,逆上述顺序关机。,(3)治疗剂量及疗程 影响剂量的因素: A.电极面积 B.电极与皮肤间适当距离 C.作用时间 D.输出强度,治疗剂量分级: A.级剂量无热量:Ne管灯极弱 B.级剂量轻微热量:微亮-亚急性、慢性炎症 C.级剂量温热量:明亮-慢性炎症、慢性疾病 D.级剂量热量:较强热感、很亮 疗程:每次治疗8-15min,5-15次一疗程 1/日,(4)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外科皮肤及皮肤组织、软组织、淋巴血 管炎、关节炎、脊髓炎、挫伤、冻 伤、阑尾脓肿、术后感染 内科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胆 囊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溃疡 急性肾衰 儿科支气管炎、肺炎,神经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面神经炎、 坐骨神经炎、偏头痛等 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 皮肤科疾病脓疱疹、带状疱疹、痤疮等 五官科疾病耳鼻咽喉感染、颞颌关节功 能紊乱 肿瘤科疾病高热配合化疗,禁忌症: 出血倾向 活动性肺结核 心功能代偿不全 恶性肿瘤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体内有金属物,(5)注意事项 头部及小儿和老人的心区不宜进行大功率 治疗。 大功率时不宜采用单极法。 眼、睾丸、心脏、神经节、神经丛不宜采 用大剂量。 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 长疗程治疗,以免增生过度,局部变硬 工作人员工作地点离治疗仪3m,尽量使 头部不处于离领场,(三)微波疗法 波长1m-1mm,f=300-300,000MHZ的特高频电流,称为为电波流,应用微波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称。,2.生理治疗作用(分米波、厘米波) (1)循环系统: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淋巴回流 小剂量分米波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 小剂量厘米波可使心肌复极化过程恶 化(均可降低A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