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doc_第1页
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doc_第2页
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doc_第3页
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doc_第4页
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元时期图书广告形式2010990020 10行管 江媛媛宋元时期刻书,无论官刻、家刻、坊刻,常在书前、书尾或序后、目录后,甚至内文卷后,刻一牌记,记录刊印者姓名堂号、雕版时间地点、所据底本源流、内容简介等。这一牌记或条状,或碑状,或鼎状,或亚字形状,或椭圆形状,等等,有的加墨栏边框,有的无墨栏边框,不一而足,因此图书牌记则又别称墨围、碑牌、墨记、书牌子、木记、条记、木牌等。无论名称如何,也无论形状如何,图书牌记的性质均属于现代图书版权页的雏形,但就其内容而言,又具有图书广告性质。从文字内容以及体裁形式来分类,宋元时期的图书广告主要分为四类,即条记式广告、谘文式广告、题跋式广告、牒文式广告。一、条记式图书广告条记式广告是图书广告的早期形式,一般都是简短的一句话,有的仅仅是说明刻书时间、刻书地点、刻书人室名堂号,至多是兼记刻书时间、地点以及刻书人室名堂号。因为其形状多为无墨栏或有墨栏的一行、两行条形状、长方形状文字的板刻形式,因此,我们将之统称为条记式广告。条记式广告比较典型的是兼记刻书时间、地点以及刻书人室名堂号。如宋官刻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末刻有“鄂州孟太师府三安抚位刊梓于鹄山书院”字样;宋坊刻钜宋广韵序后刻有“乙丑建宁府黄三八郎书铺印行”字样;元坊刻国朝名臣事略目录后刻有“元统乙亥余志安刊于勤有书堂”字样;元坊刻书蔡氏传旁通卷六下右刻有“至正乙酉岁四月余氏勤有堂印行”字样;等等。条记式广告的第二种类型是兼记刻书时间与刻书地点,或者兼记刻书时间与刻书者室名堂号。如南宋官刻汉官仪卷末刻有“绍兴九年三月临安府雕印”字样;元坊刻诗集传附录纂疏卷首刻有“泰定丁卯仲冬翠岩精舍新刊”字样;元坊刻唐韵序后刻有“至正丙申孟夏翠岩精舍新刊”字样,等等。以上引例直接说明刻书时间,并向读者申明刻书人或堂号以引起人们注意。在宋代以官刻为多,而到了元代则主要是坊刻,从这一演变可以看出以赢利为目的的书坊更加注重广告效应。条记式广告数量最多的是直接说明刊刻地点与刻书者的室名堂号,让读者、发行商直接明了到某地某书铺能购到该书。这类广告以坊刻、家刻为主,说明宋元时期的刻书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品牌商标意识。如宋家刻周礼注卷三后刻有“婺州市门巷唐宅刊”字样;宋家刻三苏文粹目录后刻有“婺州义乌青口吴宅桂堂刊行”字样;宋坊刻李丞相诗集卷上末刻有“临安府洪桥子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印”字样,等等。条记式广告是中国图书广告的雏形,甚至可以说是源头式的最早的广告形式,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刻书地域的分布上,都是宋元时期图书广告的主流形式,对后世的书籍广告发展具有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二、谘文式图书广告相对于条记式图书广告仅记刻书时间、地点、刻书人以及室名堂号,谘文式图书广告则在内容上还用相当数量的文字介绍刊刻底本、校勘水平甚至新书预告,在刻书者的文字中常常会出现“的无差错”之类的提示语言,这已经是地道的图书广告了。谘文式广告大多是刻书者针对读者或书贾的,如南宋临安荣六郎坊刻抱朴子卷末有“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见寄居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输经史书籍铺,今将京师旧本抱朴子内篇校正刊行,的无一字差讹,请四方收书好事君子幸赐藻鉴,绍兴壬申岁六月旦日”字样;南宋王叔边坊刻后汉书目录后有“本家今将前后汉书精加校证,并写作大字锓板刊行,的无差错,收书英杰,伏望炳察,钱塘王叔边谨咨”字样。以上书籍广告除第一则疑为家刻外,后一则则为为坊刻,荣六郎家书籍铺是从北宋汴京南迁临安的,可以说是刻书世家,而王叔边则是浙江钱塘人,因建阳刻书业发达,该书据林申清先生考证刻于建阳,当是自钱塘而至福建从事刻书业的见证。从此我们可以明了刻书业界的流通在南宋当是十分频繁的,从中也可以探知图书广告当是图书流通、扩大影响与发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元代的咨文式图书广告较宋又有新的发展,不仅标明新书初刊广告,还出现了再版广告,甚至还将广告用语雕印在了书籍的封面上,其广告经营意识愈加浓重。如元至冶年间一书坊业主在大元圣政典章新集至治条例一书目录后特别标明“至治二年以后新例,候有颁降,随类编入梓行,不以刻板已成而靳于附益也”。这既是一个新书广告,又是一个说明刻书经过的再版告白。将广告用语刊于书籍封面的有福建建阳的刘氏翠岩精舍,这一书肆在元至正十六年所刻广韵一书,在封面上刊有“翠岩精舍,新刊足注明本广韵,校正无误,五音四声切韵图谱详明至正丙申仲夏绣梓印行”字样。这一广告式样在中国雕版印刷出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已具备现代图书封面上广告用语的诸要素。这一广告式样对明清的图书广告设计形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典范作用。元代的新书广告较宋更加活泼,内容也更加丰富、更富有创意,其内容有的不仅向读者简明扼要的介绍作者、体例、内文评价,还向读者说明本书价值,以便于读者购买,这已十分类似于现代书籍中的内容提要了。如元福建陈氏余庆堂刻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中的谘文曰:“是编系年有考据,载事有本末,增入诸儒集议,三复校正一新刊行。宋朝中兴自高宗至于宁宗四朝政治之得失、国势之安危,一开卷间,了然在目矣。幸鉴。”谘文式图书广告的特点有三:一是多为书坊业主自撰;二是内容多交待刻书所据底本并保证文字无误;三是其设计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卷末或书末。三、题跋式图书广告题跋较谘文内容更加丰富,在交待底本情况外,重点是说明刻书缘起,少者数十字,多者则为完整的上百字的一篇文章。撰者或为坊主、刻者本人,或为延请方家专门撰写。以跋文代广告在宋元时期虽数量不是很多,但已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广告形式,并在官刻、家刻、坊刻中均有表现。家刻跋文式广告比较典型的有宋饶州董应梦集古堂绍兴三十年刻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内文卷二十八题识:“饶州德兴县庄书痴子董应梦重行校证,写作大字、命工刊板,用皮纸印造,务在流通,使收书英俊得兹本板,端不负于收书矣。绍兴庚辰除日因笔以记志岁月云”。这是交待刻书经过与用纸情况的。宋代坊刻跋文式广告以建安余氏为典型,其在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序后有一段识文:“若此者众,皆不敢以臆见更定,姑两存之,以俟知者。绍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敬书”。元代题跋式广告较宋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以致出现用完整的短文附于书后以宣传该书的价值。如山西平阳张存惠雕版印行的增节标目音注精义资治通鉴,刊于序后的题识是一篇很有借鉴意义的广告文字。这段文字既说明了编辑出版该书的源起、作者编订的体例,又于文中兼及该书特点及价值所在,文风朴实,言简意赅,是一篇值得后世出版家们认真研读的出版应用文。四、牒文式图书广告牒文是朝廷公文,牒文式广告即官刻书中的广告性文字,具有告示天下的性质。北宋朝廷重文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由于皇帝大多饱学,因此北宋官刻非常发达,曾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不少新鲜事例,在其所雕印的书中附上牒文即是一例,而于牒文中又附上推销官府刻书的广告性文字更是原创的妙想。雕版刻书在书籍神圣的古代是件大事,费用十分高昂,一般人是刻不起书的,即使拿“公家”的钱去刻书,也是需要一番筹措的。因为成本不菲,书价自然也超出一般读书人的承受能力。宋朝廷是一个十分有市场意识的朝廷,一方面为了缓解刻书的经济压力,尽快收回雕版成本;另一方面也为了能让一般士子学人买得起书,且让书籍能尽快覆盖市场,宋朝廷采取了“许人纳纸墨价钱收赎”的办法,也就是允许私人或书坊业主“租型”,不必再行刻版,出一定费用拿原版或照版雕版刷印即可。如北宋雍熙三年敕准令国子监雕印徐铉等新校订的说文解字,书成后在卷末附刻了中书门下的牒文,称“书成上奏,克副朕心,宜遣雕镌,用广流布仍令国子监为印板,依九经书例,许人纳纸墨价钱收赎。”元代沿袭了宋朝廷的将牒文镌刻于书前的成例。元朝廷规定,凡官府刻书,“必经中书省看详”,然后再“由中书省下诸路刊行”。与宋廷的牒文相比,元廷的牒文更加具体了些,为证明其质量上乘,故意将不惜工本书于书前,交待刻书源流、编纂校勘、用版工费、监造官员、用纸发行等情况也不惜笔墨,广告意味虽不及宋廷,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