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全集)017.ppt_第1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17.ppt_第2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17.ppt_第3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17.ppt_第4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1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讲:郭象,the philosophy of guoxiang,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末病卒,著碑论十二篇。 晋书郭象传,玄学与庄子 从山林到庙堂 独化 性与命 玄冥之境 名教与自然,一. 玄学与庄子,王弼的老子注 阮籍的达庄论 郭象的庄子注,二. 从山林到庙堂,“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 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 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 自若。”(大宗师注)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齐物论注),三. 独化,1、自生 “夫庄老之所以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在宥注) “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知北游注) “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迹,而亦终不得,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齐物论注),2. 相因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一物不具,则生者无由得生,一理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大宗师注) “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足,死与生各自成体。”(知北游注) “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大宗师注),四. 性与命,1. 足性 “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山不独大其大矣。”(齐物论注 ) “性各有分,故知者守知以待终,愚者抱愚以至死,岂有能中易其性者也?”(同上) “夫物未尝以大欲小,而必以小羡大,故举小大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则羡欲之累可以绝矣。”(逍遥游注),have a break!,2. 命、理 “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乐,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而不施心于其间;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戚于其间。”(人间世注) “其理固当,不可逃也。故人之生也,非误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然吾之所遇,适在于是,则虽天地神明、国家圣贤,绝力至知,而弗能违也”。(德充符注),五. 玄冥之境,“玄冥”是庄子书中原有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郭象对“玄冥”的解释与庄子有所不同,他说:“玄冥者,所以名无而非无也。”(大宗师注) “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影子外的虚影),未有不独化于玄冥之境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此天地之正也。”(齐物论注),“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故昼夜之变、寒暑之节,犹不敢恶,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至于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则死生变化,惟命之从也。”(大宗师注),六. 名教与自然,“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骈拇注) “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天运注) “牛马不辞穿落者(即络马首,穿牛鼻),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秋水注),七. 思考,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 郭象关于名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