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来看.doc_第1页
通过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来看.doc_第2页
通过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来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5月第23卷第5期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P556-557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王玉凤等研究: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在不断恶化。发现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或者说当一个社会正在急剧转型,这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最深刻的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于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在适应性较弱者身上则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心理震荡”是指急剧的社会变迁对于人们心理系统的适应性和承受力产生的冲击超出了其所能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的阈限,从而表现出各种带有消极特征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症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黄希庭、郑涌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 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 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通过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来看,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教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12.6万名学生中约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04年四川省教委的课题“大学生心理治疗”对西南8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有31.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中等程度偏重的占12.42%、严重的占0.81%。其他各地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查,有心理障碍的在l%-34%之间。教育部对10个省市124所高校统计,近几年来学生辍学总人数为8301人,因心理障碍辍学5842人,占辍学总数的70.38%,其中构成精神、神经疾病占29.62%,居首位。具体来讲,常见的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等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生将于明年开始毕业,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许多高校学生自发地建立了学生心理社团,一些同学还自编自演心理剧来宣传崇尚心理健康的新潮流。统计表明,全人类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治疗针对那些不正常的6,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那些84.5的有小问题的正常人。科学研究发现,有很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统称为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起着重要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得知这一消息,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抢救及时,自杀未遂。忽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统计出了差错,实际是名列榜首。还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 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士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本人曾经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中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时间短,长期以来人们对心理咨询业存在误解和偏见 ,导致许多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和疾病却不知;或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和疾病 ,却不愿去看心理医生和接受心理咨询。多数人以为只有强烈的精神病表现才算是有心理问题和疾病 ,对一些心理问题和现象不予承认与正视。大多数受访者认为 ,一旦去找心理医生 ,如被发现 ,则很可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要么是人们离他而去 ,要么是受到身边人的歧视。因此 ,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 ,宁愿忍受心理疾病的煎熬 ,也不愿去找心理医生。有的虽希望寻求心理帮助 ,也多借助于电话或网络 ,而不愿面对面地去咨询。其次是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存在不科学的认识。有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而大多数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大学生 ,则往往将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