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钟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数字电子钟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数字电子钟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数字电子钟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数字电子钟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 习 报 告课程设计名称:电子实习系:三系学生姓名:郭绪跃班 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 号:20100310216成 绩:指导教师:吴琼开课时间:2011-2012学年二学期一、 设计题目 数字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二、主要内容LM8650(IC1)是50/60HZ的时基24小时专用数字钟集成电路,有28只脚管,1-14脚是显示笔划输出,15脚为正电源端,27脚是内部振荡器RC输入端,16脚为报警输出。T1为降压变压器,经桥式整流(VD6-VD9)即滤波(C3,C4)后得到直流电,供主电路和显示屏工作。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池通过VD5向电路供电。IC2(CD4060),JT,R2,C2构成60HZ的时基电路,CD4060内部包含14位二分频器和一个振荡器,电路简洁,30720Hz的信号经分频后,得到60Hz的信号关到LM9560的25脚,经VT2,VT3驱动显示屏的各段笔划分两组轮流点亮 当调好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显示屏下方有绿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输出。当面板上从左到右,存在第五个微动开关,分别是S4,S3,K1,S2,S1,S1调时,S2调分钟,S3调时钟、S4调定时K1定式报警开关(退闹铃开关)。调时钟时,需按动S3的同时按动S1,可调小时数,需按动S3的同时按动S2的调事实上的时闹铃数。调定时报警时,需按动S4的同时按动S1可调闹铃的小时数,需按动S4的同时按动S2可调事实上的闹铃数。三、具体要求在动手焊接前请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安装时请先安装低矮和耐热的原件(如电阻),然后再装的一大的原件,最后安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电阻的安装:请将电阻的阻值(参照本说明书的电阻值计算示意图)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可采用立式紧贴电路板安装。电解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安装时注意极性,电解电容器C4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二极管紧贴电路板立式安装;三极管安装时注意型号。轻触开关和自锁开关紧贴电路板安装。捧线两端去塑料皮上锡后,一端按电路原理图的序号接LED的显示屏,另一端接电路板。蜂咛器安装时注意接线,在蜂咛器的两端分别焊接红,黑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电路板的BL+Bl-。另外,电路板上还有四根跳线(J1CJ4),用其他元件多余的引脚线充当。将热缩管套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导线上,然后把插头电源线与初级线圈的导线焊在一起,移动热缩管至焊接处,确保使用时的安全。变压器安装在前盖的两个高的座上,用螺丝固定,接入电路时注意分清初,次级。蜂咛器安装在前盖的共振腔座孔中,用胶呀电烙铁一下固定。显示屏和电路板分别用四颗自攻螺丝钉固定,电路板与显示屏之间的排线折成S形,防止排线在焊接处折断。电源线卡好后引出壳外,电池弹簧依顺序安好。前盖和后盖对好后扣好,再用自攻螺丝钉固定即可。四、进度安排序号内 容时间(天)1电子元器件焊接练习12电子元器件拆卸练习13数字电子钟的工作原理、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4数字电子钟的组装与调试1.55答辩0.5合 计5五、成绩评定5天实践操作训练的平时成绩占20,操作过程和完成情况评定成绩占50,答辩成绩占30。正文部分:几声清脆的滴答声,结束了我们为期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字电子钟运转正常,听到那滴滴答答的闹铃声,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制作电子钟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多种电子器件,以及其功能及组装方法,获益良多。制作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同样遇到了很多难题,例如显示屏无法显示全部数字,经过一点点排查,最终发现是由于焊点接触不良造成的。还有,在焊制元件的时候,有些引脚不能焊在一起,造成了难度的增加,最终焊制完成了,调试的时候却发现蜂鸣器不叫了,我有把有关开关检查了一下,最终才成功制作出来,很辛苦,却感觉很满足,很骄傲。数字电子钟的制作过程是艰辛的,结果却是另人振奋的,看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