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鉴赏古诗词的情感复习要点:1情感类型 2抒情方式 3情景关系4答题要领复习过程:一课前一练:比较下列两首词所表达感情的不同。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答: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二:(一)考点分析: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安石的梅花,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讲解: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处望到和听到的;“渔火”、渔民的“愁眠”、“寒山寺”、“钟声”、“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对这幅夜景,必然勾起诗人飘泊他乡的孤愁情怀。再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宋神宗时,任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但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被迫离职回到江宁,但仍不屈服于腐朽的压迫。这首诗是他借咏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品格的。还比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一首记事诗,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流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后两句的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是令“江上往来人”去看捕鱼的险景。看到一叶小舟颠簸在大风浪里,一会儿被送上浪峰,一会儿又陷入波谷的惊险场面,自然会懂得“吃鱼容易,捕鱼难”的道理。诗中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险和作者对渔民的同情。(二)高考再现:湖北卷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蜇:寒蝉。 (1)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4分)浙江卷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三知识积累:【一】知识卡片: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B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D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A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B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C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D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E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F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G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A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D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A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B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C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D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E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F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长亭送别 A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B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C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请列举古诗词中常形容情感特点的双音词:痛楚-激愤-伤感-悲观-失落-凄凉-幽怨-郁闷-忧愁-孤独愉悦-欣喜-恬淡-闲适-悠闲-激昂-乐观-豁达-仰慕-奔放【二】知识提要:古诗词的抒情方法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事、物、景等表明爱憎态度。古代诗歌中绝大多数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作者对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此景此物中)。寓情与景,寓情于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四:鉴赏古诗词情感的方法:(体会下列诗词的情感)例1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唐长庆年间,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白居易谙尽朝廷的滋味,自求出京外任。这首诗就大约写在诗人奔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根据注释可以分析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既然诗人已经熟悉并厌倦了朝廷的生活,不希望自己被卷进尔虞我诈、扑朔迷离的政治风云中,他出外任职,实质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在争取一种自由和解脱,当他看到这一幕幕难得的美景时,心中的喜悦之情就不言而喻了。只要结合背景,对诗句稍作鉴赏便可知道这种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方法总结一:知背景,理清诗人的心路历程。诗人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折射出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人生背景,从而看出诗人的心路历程。诗人也有失意与得意、得志与不得志的时候,所以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李白所处盛唐,所以以豪放居多,杜甫处在唐朝走向衰败的时代,战争频繁,所以杜诗大多表现出对战争与朝廷政治的揭露以及对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思索、担忧,显得沉郁。苏轼是豪放词宗,但他回想起自己的亡妻时,也难免有无限的伤感,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鉴赏诗歌,对诗人的创作背景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才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例2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柏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娇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标题就告诉我们这首诗在写物,从诗歌内容上看,整首诗都是对孤桐的描写,然而诗人正是通过写孤桐的高大茂盛,干直虚心,越老越坚硬,最终被百姓做“五弦琴”表达出自己的追求:正直高大,虚心踏实,穷且弥坚,甘愿牺牲。所以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 方法总结二:知类型,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不同类型的诗歌传达的情感类型也是不一致的,表现的思想态度也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古诗可以分为离别诗、咏物诗、咏史诗(怀古诗)、边塞诗、闺怨诗、羁旅诗等。送别诗传达的惜别之情,一般表现的是诗人对亲人朋友情人的不舍、思念或劝勉;咏史诗表现的是怀古之情,诗人往往是吊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写昔盛今衰、或抒怀才不遇;写景诗往往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边塞诗常常传达爱国情、思乡情,表现诗人建功立业、奋勇报国的理想;羁旅诗则写出诗人绵绵的乡愁或不得志的情怀。 例3 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诗题能明人“望”心“怅”;首句“孤云”和“归鸟”相对;第二联两句“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既已明其旨,我们由此可以对整首诗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诗表现了一个孤寂游子的思乡之情例4 鲁山行 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诗人所写之物及其特征:山千、高、低;峰好、随处改;径幽;霜落;熊升(爬)树;林空;鹿饮溪(水);鸡云(天)外一声鸣;诗还有关键性诗句:“适与野情惬”。闲适美好的自然景物与诗人悠然恬静的情趣浑然一体。方法总结三:抓住能体现诗人情感及诗歌整体意义的形象,如人以及人的行动,物以及物的特征。 例5 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首句宣室“求贤”,目的既明,“贾生”有“才”,目标已现。“可怜”意转失望,结果是“不问苍生问鬼神”。由此我们对整首诗的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叹婉英雄无用武之地;统治者对人才不过如此。例6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题“望月”而“怀远”,主旨隐约可见;古人常以“明月”寄相思之情,首联相思之情浓盈;颔联“情人”已明“相思”对象;尾联“佳期”乃“梦”,因此,诗意已明: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在月下对情人的缱绻情思。方法总结四: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及诗歌整体意义的字句例7 四时田园杂兴一首 范成大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诗题“田园”已明所写对象是“农民”。由“采菱辛苦”、“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可感知农民的辛酸与苦难;“湖面收租”使人感知农民的辛酸与苦难的原因。由此可知:诗表现了农民的辛酸与苦难,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无情盘剥。方法总结五:抓主要人事例8 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古人常用“音书”来表达家人或友人的“书信”,音书已断,以此表明诗人盼望家乡和亲友的音信;“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关键性诗句,凸现诗人感情沉重,思想矛盾,思乡情真意切。由此,整首诗的内容就不难把握方法总结六:抓看似矛盾的细节之处。五、答题要领及示例: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表现了什么心境”“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方式一: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方式二:感情要点+结合诗句分析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要领: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道诗的内容主旨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检测练习 1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附答案: 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绿杨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1)首联旧是胡儿饮马泉一句,隐含着怎样的历史变迁的感慨? (2)何人倚剑白云天诗人希望能够有威镇边塞的将领,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慨叹? 答案:(1)此地曾经落入胡人之手,今已收复。(2)月夜笳声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事并没有结束,失而复得的土地仍有复失的危险,因此呼唤威镇边关的将领。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问:(1)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1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2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月上瓜舟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唯有渔竿明月上瓜洲。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答:登楼北望,看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陷于金人之手;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问: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无定河边骨”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7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玉芙蓉喜雨 (明)冯惟敏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注野水:指地上的积水。芃(png);茂盛的样子问: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问: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案: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学亲。注:分:情分。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问:请分别用一个词归纳前四句、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前四句:悲或悲伤;后四句:喜或欣慰。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问: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五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六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夏 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商铺店面房屋租赁合同(含节假日客流保障条款)
- 2025版绿色能源项目商务合作保密协议文本
- 2025版全新定制化团队建设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危化品安全操作人员资质认证服务协议
- 2025年度高考复读生代理招生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店面转让合同范本:包含品牌使用权约定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附带租客权益保障
- 2025年度商铺物业管理与公共安全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环保产业商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快速救援拖车服务合同范本
- 仓储物流安全培训课件
- 胆囊癌围手术护理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洒水降尘合同范例
- 吊装作业安全会议
- 脑健康中心建设指南(2024年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选择题(解题指导+专项练习)原卷版
- 高考小说阅读导练:蒙太奇、意识流、冰山理论专项(理论指导+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
- 园林局城市绿化养护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