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痛经宫寒取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doc_第1页
艾灸治疗痛经宫寒取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doc_第2页
艾灸治疗痛经宫寒取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doc_第3页
艾灸治疗痛经宫寒取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doc_第4页
艾灸治疗痛经宫寒取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问题,以行经货月经来潮时发生小腹疼痛,连及腰腿为主,有时伴有头疼、头疼、恶心,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宫寒主要表现为:肾阳虚,经期下腹坠胀、腹部寒冷、用热水袋敷后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经血暗红、甚至呈黑,脉沉紧,舌苔薄白,冬天手脚冰凉,严重的会导致不孕。 原发性痛经,月经初潮就有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常见于未婚或未生育女性,多由子宫前倾货后屈、宫颈管狭窄等导致排经困难而发生疼痛,继发性痛经,由于某种疾病引起,中年妇女多见,在盆腔炎、内膜异位、肿瘤等疾病时常出现痛经,中医认为多有气血不畅所致。【辩证】每于经前1-2天火月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少,气滞血瘀见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经净疼痛消失;寒湿凝滞伴见小腹绞痛并有冷感,得温减痛,痛连腰背,行而不畅;虚症见隐痛,喜按揉,色淡、质薄,神疲乏力,腰部酸胀。【艾灸治疗原则】调经止痛【艾灸主穴】1、关元【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主治疾病】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图一)2、中极【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主治疾病】癃闭,带下,阳痿,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水肿,尸厥恍惚;肾炎,膀胱炎,产后子宫神经痛。【穴 位 图】 见图一3、合谷【标准定位】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主治疾病】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孕妇慎用(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图二)4、三阴交【标准定位】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疾病】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图三)【艾灸配穴】气滞血瘀加膻中、太冲;寒湿凝滞加地机(见图三);虚症加足三里、肾俞、太溪(见图三)。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次每穴15-20分钟,经期来临前7-10日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