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精神文明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精神文明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精神文明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精神文明汇报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文明汇报材料一、医院的管理:1、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合理收费,合理检查。2、加强职工的医疗安全教育,提高诊疗常规,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把工作做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输液时禁止出现家属叫液情况。3、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岗。4、把“三个五(五心:爱心、诚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五情:热情、真情、亲情、同情、朋友情;五点:态度好一点、语言和蔼点、动作快一点、医术精一点、照顾周到点)”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三个五”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二、医院内的事迹:1、正骨科:李会明。李长雨,男,72岁,于2005年1月17日入我院正骨科治疗。为了尽快治好病、让李大夫格外照顾好老人,其家属于当日入院后塞给李大夫500元钱,反复推辞,家属仍然执意要给。下午2点交给收费处作为押金处理。病人出院结账时李大夫将押金条交给病人家属,退给了病人。2、退休职工:几位退休返聘的老职工,由于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值班人员紧张,他们又重新值夜班,从没有任何怨言。他们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3、后勤王自永:为了杜绝楼道长明灯和自来水跑、冒、滴、漏现象,他每天把医院的每个角落都要巡视2遍。50多岁的他,各种工作都身先士卒,东西坏了自己修,为医院减少了许多开支。4、精神科:(1)视病人如亲人,关心照顾自己病人的生活起居。面对失去理智、家人失去信心,缺少温暖和亲情的弱势群体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不计较病人的谩骂和随时而来的伤害,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关心、体贴的照顾不能自理的患者。所有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没有没挨过打的,挨骂更是家常便饭。(2)在精神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带动下,全体职工自发的为精神病人捐赠衣物,仅2005年一年就捐赠了115件。(3)在人手紧任务重的工作状态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社区服务站:1、为了方便、优惠到社区服务所就诊的患者,我们主动降低50个品种的药品价格,仅2005年降低药品的总价格近3万元。2、在药品降低价格的基础上,为全社区门诊病人报销各种费用5%,相当于纯利润又下降了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共报销3506.00元。3、社区服务站人员全年大多数都是一年365天两人倒班,并且要24小时值班。没有下夜班,公休假不能正常休息,没有加班费,但他们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4、梅淑文的先进事迹:(1)为不方便的周边患者提供方便,如食、宿。(2)自己租车出诊,并且随访,不计报酬。(3)尊师敬长,不计个人收入。5、徐海珍:一个人在社区收入比两个人还多,孩子还刚满6个月就到社区值夜班,体现出她工作的忘我精神。工作最繁忙,任务最重的是几位院长,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休息日。除了要处理日常工作,还要到科室值班,尤其是李启堂院长,深夜,当人们已经进入梦乡,她还在伏案工作,为医院的发展真是呕心沥血。即使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他仍然忙里抽闲,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全体职工被他的学习精神所折服,在李院长的带领下,全院职工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纷纷向更高的学历攀登。平谷区精神病医院2008年11月7日附:梅淑文先进事迹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足迹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在人们对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许多医务工作者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声无息的奉献着。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她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崇高的医疗卫生事业,献给了金海湖卫生院社区就医的每一位患者,她用青春谱写了现代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英雄赞歌,她就是金海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主治医师梅淑文大夫。在卫生战线的医务人员都非常清楚,社区不同于医院,既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又要亲自打扫卫生, 既是为患者诊治的医生,又是打针输液的护士,还要自己计价、取药。社区里里外外一个人扮演多重角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中,她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满腔热情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把救死扶伤作为己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患者需要,她会毫不犹豫的骑上自行车,出现在患者的身边。在一个忙碌的上午,有位大妈焦急地找到梅大夫,因家里老伴发烧、又吐又泻,病情很重,希望能够出诊,她把其他病人安排好后,拿些必备药品,焦急的赶往患者家里,看到床上呻吟不止的老大爷,她马上测血压进行各种检查,因其严重脱水须立即输液,各种治疗完毕,大妈才气喘嘘嘘的赶到家,看到大爷及时得到治疗,大妈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没等大妈来,她又主动骑车为大爷上门服务。以后大爷大妈也就成了社区的忠实患者。在社区周边的很多角落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使患者在家里就享受到医院的正规治疗。因出诊的病人多数是老年人或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加上卫生条件不好,许多家庭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她从来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把最周到的服务带给每一位患者。她就是这样,面对艰苦环境,扎根基层,不畏艰辛,恪尽职守,救死扶伤,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全意为来社区就诊的每一位患者服务,无论何时,都把患者的健康需要摆在自己一切工作的首位。 在这十年中,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中医事业,抛家舍业,十年如一日照顾医院聘请的王大夫的生活,工作上当做老师,生活上当做父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的与老师配合,每天上午接诊20-30人次,一干就是5-个小时,做到每个病人她都心中有数,每份病例她都记录一清二楚,利用休息时间在去整理,日复一日,临床经验积累了一本又一本。医生最好的信誉就是治病救人,诊治疑难杂症。为了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为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他经常到北京听讲座,因是周三下午上课,王大夫上午上班,她就在处理完病人后前往,午饭就是一个面包。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学习,如饥似渴的汲取新知识,诊治多发病、常见病、疑难杂症尤其是对肝病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使到社区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病人是痛苦而来,满意而归。使社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在这十年中,她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视病人如亲人,关怀、尊重每一位患者。一句贴心问候,体现的是对病人的尊重、关爱与呵护。这恰恰是病痛中的患者最需要的。无论多么精良的医术,如果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就会失去人性的温暖;无论多么先进的医疗器械,如果摒弃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就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98年冬季一个雪天的中午,一个从兴隆赶来的70多岁患者,按常规要复查肝功,需要在下午出结果,看到老人一脸无奈的表情,她毫不犹豫的把老人留在社区,为他买了可口的饭菜,并安排在输液室住了一晚。通过20多次的诊治,老人的病痊愈了。直到现在逢年过节,老人都要打来电话问候。当被儿女遗弃的老人因医药费不够而愁眉不展时,她自己掏钱为老人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痊愈。她就是这样以真诚的态度、信实的作风为患者解除病痛,让患者感受到亲情、温馨和关爱。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在这十年中,她像一头老黄牛,在社区这片沃土默默的耕耘着,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在这里洒下了勤劳的汗水,在这里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观,在这十年社区工作中同样饱含了生活的苦、辣、酸、甜。2005年5月份,胡庄村由于水源受污染,爆发了腹泻和菌痢,大量病人需要输液治疗,由于病人脱水,她自己买来纸杯把配好的补液盐主动放到病人床前,病人吐了,她还要打扫消毒,病人没有家属,她就代为护理。从早到晚没有一点闲暇时间,中午饭经常是啃几口方便面,有时晚上有输液病人要到后半夜才能休息,二天,她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继续工作。这就是在社区工作的特点,在社区没有下夜班,没有休班,两个人倒夜班,一年365天,在社区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工作在岗位上,家中的父母、子女不能照顾,家人患病不能亲自看护,但对待她的患者却无微不至,这些对于她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当她看到经过她亲手治疗的病人满意而归时,她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就是这样始终以微笑的面孔,使病人安心;以亲切的态度,使病人理解;以周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