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综合教研室 张 静,【教学目标】 掌握:针刺法、灸法、刮痧法、 拔 罐法的适应症 熟悉:针刺法、灸法、刮痧法、拔 罐法的注意事项,一、针刺疗法,刺法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来调整气血、平衡脏腑阴阳,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得气”毫针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进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重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晕针是针刺过程中最常见的意外反应。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 原因:初诊病人精神紧张;素体虚弱或 大汗、大泻、大出血后,或饥饿、疲劳状态下行针;体位安置不当,操作者手法太重,刺激量过大等。,(一)晕针,护理措施: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病人平卧;清醒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已发生晕厥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仍不苏醒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预防:初次接受针刺或精神紧张的病人要做好解释,消除顾虑;饥饿、大出汗后、疲劳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选穴宜少,手法宜轻;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头晕心慌时立即停止操作或起针,让病人卧床休息。,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二)滞针,临床表现:针刺入腧穴后,捻转提插涩滞、困难,严重时不能捻转提插,也不能出针,局部疼痛难忍。 原因:病人精神紧张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使针不易拔出;行针时捻转提插幅度太大或向一个方向捻针,使肌肉纤维组织缠绕针身而滞针;留针时间太长也会滞针。,护理:解除紧张情绪,嘱病人放松肌肉、按摩穴位四周,放松痉挛的肌肉;叩弹针柄,将针退出;在滞针穴位附近再刺一针,以解除痉挛,将针起出。因肌肉纤维缠绕针身之滞针,可轻轻将针向反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再出针。 预防:对精神紧张的病人,应先做好解释,解除思想顾虑;操作方法要正确,防止针身缠绕肌肉纤维而滞针。,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三)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称为弯针。 临床表现: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病人感到局部疼痛,伴有提插、捻转、出针困难等。 原因: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或意外碰撞、 压迫而引起;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猛过快或选 穴不准确,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滞针处理不当 造成弯针。,护理: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注意弯曲的方向,并顺着其方向将针退出。将病人移动的体位恢复原位,然后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退出,切忌用力捻转或抽拔,以免断针。 预防:针刺前,选择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要随意变换体位。术者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针刺部位和针柄避免外物碰压。,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四)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临床表现:针身折断,部分针体浮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不能取出并随肌肉活动而移动位置。 原因:修针时未将质量差的针清除,针身与针柄连接处剥蚀、断裂。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或捻转提插时用力过猛。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或外物碰压。弯针、滞针时未正确处理,并用力抽拔。,护理:发现断针时要镇静,嘱病人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针下陷、移动位置,给取出带来困难。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外露部分,拔出;如外露较少,可轻轻下压周围组织,使针体暴露,再用止血钳夹出。完全陷入肌肉深层时,应用线透视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检修针具要仔细,质量不好的应弃去不用;留针时嘱病人尽量不要移动体位;操作时捻转不可过猛,针身不可全部刺入皮内;发生滞针、弯针时处理要得当,以防断针。,针刺的注意事项, 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 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 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 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 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二、灸法,灸法是用艾绒为原料,做成艾炷或艾条,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温补中气、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淤散结及预防保健康复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性疾病。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灸法的常用方法,(一)艾炷灸 1.直接灸 (1)无瘢痕灸 (2)瘢痕灸 2.间接灸,隔姜灸,(二)艾条灸 1.温和灸 2.回旋灸 3.雀啄灸,温和灸,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禁忌:病情、部位、穴位 (二)护理及注意事项 1.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用温针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需捻紧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 4.艾条应彻底熄灭,以免引起火灾。,灸法的常用方法,(三)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三、拔罐法,拔罐法是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陶瓷罐,竹罐,玻璃罐,拔罐的适应症,拔罐的适应范围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疮疡初起未溃等。,拔罐的操作方法,(一)拔罐方法 1.火罐法 2.水罐法 3.抽气罐法,(二)拔罐法的应用 1.留罐 2.走罐 3.闪罐 4.针罐,留罐,拔罐法的注意事项,(一)拔罐的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二)护理及注意事项 1.采取合理的体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防止烫伤,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勿强拉。 3.出现水泡时 4.罐具消毒,四、刮痧法,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刮痧的适应症:痧症、中暑、伤暑、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腹痛、疳积、头痛、风湿痹症等。,刮痧的部位 主要在背部,也可在颈部、前胸、四肢。,刮痧板,刮痧的注意事项,(一)刮痧的禁忌症:形体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者及皮肤病变处。 (二)护理及注意事项 1.室内空气流通,忌对流风,以免受凉。 2.操作中禁用暴力,勿损伤皮肤。 3.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4.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宁,饮食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5.用具消毒备用。,谢谢大家!,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医共体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专项招聘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湖北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补招恩施市金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湖北襄阳市枣阳市教育系统招聘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为高中(中职)教师10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中学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助理上半年工作总结15篇
- 2025甘肃省地矿局测绘院注册城乡规划师预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医院国际护士节活动总结11篇
- 2025贵州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58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半导体分立器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春季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丁香人才周”事业单位引才招聘7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安徽卷)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
-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查房
- 国网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丹青意蕴》第三课《国色新尚》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PI-DataLink软件基础操作培训教程
- 矿泉水卫生管理制度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第七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
- 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父母版培训考核附有答案
- 旅游接待计划表
- 道路环卫清扫保洁项目原有人员的接收和安置设备采购及工作交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