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芜湖一中 高一语文 陈晴教材和学生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许广平)。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饱满地浸蘸着鲁迅先生的悼念、痛惜、失望、悲哀、愤怒和激烈的控诉、批判之情,如此悲喜交织、悲愤交加的复杂情感状态的确令当今的高一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加之鲁迅晦涩的语句,学生更是敬而畏之、远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更深刻地体悟相关语句的深刻含义,我决定以分析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而步步推进地体悟情感、品析语句。(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无法在一课时之内完成本课所有内容的教学,因此这一教学 设计仅为本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也是本人所做的浅薄尝试。)三维目标:1、 了解鲁迅其人、其文和本课的写作背景。2、 能够自主找出文中叙述的有关刘和珍的事件,并由此概括出刘和珍的品质特征。3、 结合课后习题(一)梳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本文的写作意图。4、 学习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教学重点:把握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的品质特征。教学难点:梳理、体悟鲁迅先生在文中渗透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 点拨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美国作家斯诺写给鲁迅的挽联,其间巧妙嵌入鲁迅的两部小说名:呐喊和彷徨,同时“领呐喊”、“ 感彷徨”语带双关,前者指出鲁迅先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后者则是说因鲁迅先生的去世,文坛从此失去了一面旗帜。悼念之情油然而生。过渡:对于这面旗帜大家了解多少呢?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二、作家作品: 鲁迅(-)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年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共16本。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过渡:对于这样的“民族启示录”我们却往往敬而畏之、远之,感到很恐惧。俗话说得好:”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文(周树人)。”今天,我们就轰轰烈烈地做一回“真的猛士“,将“怕“进行到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选自华盖集续编中的一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和作者)三、解题:由这个题目大家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明确:1、“记”:相当于“纪“,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 2、刘和珍:记叙、悼念的对象。 3、君:对刘和珍的尊称,含尊敬之情。过渡:到底是什么样的刘和珍君使我们敬畏的鲁迅先生尊敬并写文章悼念她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叙述的有关刘和珍的事件的语句,并简单概括事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四、走近刘和珍君:1、文中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的那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拨: 事件 人品 明确:生前爱看先生文章 追求进步和真理 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 时代新女性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有组织能力和威信 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 有正义感和斗争精神 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和蔼 本性善良 为人谦和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泣下 有远见 有情义 有责任感欣然前往参加请愿 热心政治运动有正义感责任感 中弹牺牲 (府门前喋血) 英勇无畏 殒身不恤 沉着有爱2、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件事不止一次地在文中出现,这件事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点拨:结合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写作内容及作者情感来分析。明确:(1) 这件事是指刘和珍“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和蔼)”,这处既是神态描写,也是细节描写,在文中共反复出现过5次。(2) 作用: 这样一个始终微笑、温和的生命却遭到反动政府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这样年轻、美丽的生命消殒的无比痛心! 刘和珍的“微笑、温和”和反动政府的无情残暴、御用文人的无耻污蔑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反衬出反动政府的凶残和御用文人的卑劣,由此,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作者的愤怒、批判溢于纸面!3、形象小结:刘和珍是一位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敢于斗争,有责任心,关心母校和国家前途的英勇无畏的和蔼可亲的热血、爱国青年。4、其实我们若有心把鲁迅先生写的有关刘和珍的事件的文字有机整合一下,你会发现这竟然是一首散文诗!现在我将自己整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明确: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全年的刘和珍君;反抗一个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刘和珍君;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欣然前往参加请愿的刘和珍君;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中的刘和珍君;无端在府门前喋血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但 真的猛士,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过渡:这样一个“始终微笑着”的品行端正的进步爱国青年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永远不再醒来,当时她仅22岁!连同刘和珍在内遇难者达47人之多,死伤200多人,这就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就是“三一八”惨案!英国的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兽性”的“惊人惨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地了解一下这次惨案(结合注释1).五、简介写作背景:1、大沽口事件、“三一八”惨案。2、赵元任作曲、刘半农作词的歌曲呜呼!三月一十八。3、幻灯片出示图片:游行队伍与卫队对峙、殴打、刘和珍君遗骸。过渡: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惨案,鲁迅要不要说?要不要写?可是文中总是反复出现“说”与“不说”看似很矛盾的语句,请大家找出类似语句并试析原因。六、走进鲁迅内心:(一)、文中总是反复出现“说”与“不说”看似很矛盾的语句,请大家找出类似语句并试析原因。点拨:结合语境、话题的对象和作者情感来思考。明确: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鲁迅要写文章悼念死者,暗含对进步青年的爱护。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进步青年的流血牺牲给作者带来的哀伤和悲痛,反动派制造惨绝人寰的流血惨案和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愤怒,这些都使作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3、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4、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于那些“沉睡在铁屋子里的”麻木、庸俗、不觉悟、不斗争、苟且偷生又良心未泯却又善于遗忘的民众来说,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他们很失望。他们具有强烈的健忘症,作者担心时间会冲淡一切,而和遗忘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就是时刻记忆。因此作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国民的遗忘,唤醒他们,惊醒他们要保持记性,记住“鲜血”的代价和教训,这也是一个文人应具备的良知和责任感。第四句同意反复,感情加重。5、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虐杀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使作者愤懑得说不出话来。6、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独句成段,承上启下,紧接第五句所说,但强调后者,引起下文揭露事实真相!作者对于发生的惨案很悲愤,他实在是忍不住要把事实真相公之于众,有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7、呜呼,我说不出话。文章结尾,作者哀痛到极点,所以说不出话。(二)小结作者的情感态度:(“说”是真, “不说”是假!悲愤交加!)1、“不说”: 悲愤至极;大悲 大哀 大愤 大怒。2、“说”(写作缘由): 痛悼、赞颂爱国青年;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走狗文人 ;唤醒麻木民众, 激励革命者。七、课堂总结(写作意图):这篇文章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是在于述评“三一八”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吸取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悼念)、反动势力(控诉)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唤醒),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希望这节课大家都有所收获!八、作业布置:1、找出文中疑难语段进行品析并背诵(二)(四)部分。 2、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常识为刘和珍写一副挽联,以寄哀思。九、板书设计: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悲愤至极 “ 不说” 大悲 大哀 大愤 大怒情感态度 痛悼、赞颂爱国青年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走狗文人 “说” 唤醒麻木民众(写作缘由) 激励革命者爱恨交织 悲愤交加“说”是真 “不说”是假十、教学反思:这是我进入一中以来上的第二堂教学检查课,回想起来,我还是惭愧万分!冥思反省,我觉得这节课有得也有失。这节教学检查课的优点在于:1、逻辑思路清晰:由探讨人物形象到引入写作背景,再到梳理作者情感脉络,层层递进的方式便于学生进一步把握作者情感。2、切入点精当:以分析人物形象刘和珍为本课的切入点,我觉得这一点选得较好,便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体悟作者情感。但缺陷也是有的:1、不敢去粗取精:作为教学检查课或公开课,教师应当展现最精华的部分,内容、目标都要集中、典型,可我的这堂课仍以家常课为主要形态,作者作品、背景等程序一 一俱在,教学设计的裹足不前、面面俱到也使得教学流程不能圆满结束。以后若要再上类似的课型,我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税务培训
- 新闻采访策划课件
- 办理退休手续培训
- 内燃机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防范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辅警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文化娱乐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建设银行2025吉安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业银行2025乌海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金属成型工艺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 临床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 医院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 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
- 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条文解读
- 俄乌冲突课件初中生
- 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激光原理及应用》全套课件
- DB11T 1497-2017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
-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