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龙线毕业设计指导.doc_第1页
赣龙线毕业设计指导.doc_第2页
赣龙线毕业设计指导.doc_第3页
赣龙线毕业设计指导.doc_第4页
赣龙线毕业设计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双线铁路(赣龙线)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书)目 录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线路平纵面设计第三章 牵引计算第四章 工程费、运营费计算第五章 以均衡速度法编程计算往返走行时分第六章 编程绘制线路平、纵断面图第一章 前 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公路)事业方兴未艾,铁路(公路)勘测设计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提高铁路(公路)勘测设计质量,加快铁路(公路)建设进程,国家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铁路(公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体化的研究,线路设计是铁路(公路)设计的先行,也自然是铁路(公路)勘测设计自动化、一体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现场各设计单位通过自主开发、联合研制或直接引进工程设计软件,使铁路(公路)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十分普及。为了使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更快,更好地投入本职工作,我们铁道工程系开设了题为“新建双线铁路(赣龙线)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毕业设计组,将我们在科研中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应用于教学,也为同学们在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或是工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掌握铁路线路设计方法并熟悉设计全过程,要求同学们在毕业设计中以手工设计为主,将传统的设计定线方法全过程地走一遍。在此基础上掌握铁路线路选线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工程设计软件,初步培养开发这类软件的编程能力。我们这次毕业设计以赣龙线瑞金龙岩段中约十四公里实际线路为基本设计资料,主要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内容为线路、路基手工设计计算;第二部分,从第五章到第六章内容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等。 总之,我们通过本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三年来所学的多项专门知识解决一项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工程应用软件的开发程序与方法。第二章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本设计为赣(州)龙(岩)线瑞金龙岩段中约十四公里实际线路,线路起点A点(里程为CK0+000),终点B点。铁路沿线经过的车站有瑞金站(中间站,里程约为CK0+700左右),仰山排站(远期会越站,里程约为CK5+200左右),古城站(近期会越站,里程约为CK12+500左右)。赣(州)龙(岩)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为: 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赣瑞(单机)6瑞龙(双机)12.5最小曲线半径赣瑞一般1200m最小800m瑞龙一般800m最小60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韶山3型(SS3)到发线有效长单机850m双机880m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第一节 线路平面定线 鉴于本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即“从带到线”的定线工作,工作重点是根据线路行经地区地形、地貌以及农田,村镇的分布情况,结合相应地区地质情况,在带状地形图(1:2000)上按规范定出线路路线,选配曲线半径及计算曲线要素,确定有关建筑物位置。一、熟悉地形图1.认识图例,图符;2.掌握线路行经地区地形起伏轮廓、主要地质构造以及地质病害的分布和沿线的城镇,乡村,厂矿,农田分布情况等;3.分段定线,确定紧缓坡地段。二、缓坡地段定线(主要是绕避高程障碍)(一)定线原则:1.线路短直;2.少占农田;3.工程节省,运营条件好;4.车站分布合理。(二)定线方法:1.确定车站,重点桥渡位置。本设计起讫点位置见平面图,线路经过的瑞金车站、仰山排车站和古城车站要求落在给定的里程范围内, 具体位置由设计者确定。2.合理绕避障碍1)绕避障碍的曲线交点应正对主要障碍物;2)尽早绕避。3.平面纵断面相互配合。在设计一段平面后,即应在纵断面上点绘地面线,进行纵断面设计。然后检查下列条件是否满足:1)平、纵面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彼此配合得当;2)满足工点特殊要求;3)有利于列车进站减速和出站加速;.5.4)减少填挖高度,做到土方集中;5)节省工程,运营条件良好。 如不合适,必须调整设计坡度,必要时改善线路平面。完成一段平、纵面设计,再接着进行下一段设计。三、紧坡地段应用导向线定线法定线,主要方法参见铁道工程。四、平面曲线要素计算主要方法参见铁道工程。表1 曲线要素计算交点号转角半径缓长切线长曲线长直缓点里程缓直点里程JD1JD2JD3JD4JD5JD6JD7JD8JD9JD10 注:转角为正时表示曲线右转,转角为负时表示曲线左转。表2 曲线断链计算表线交点号断链类型12345611表3 单绕段断链计算表单绕段线里程线里程起点终点第二节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线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坡段长度、坡度及坡段连接设计以及路肩标高计算,设计中应注意结合线路平面,两者相互配合。一、纵断面设计原则和要求1.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坡段长度、坡度及坡段连接必须符合线路设计规范; 2.纵断面路肩设计标高应满足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所要求的高程,以保证线路安全稳定;3.设计前应了解影响纵坡设计的控制点,如:线路起终点、越岭垭口、大河桥渡、线路桥涵、道口交叉、管道交叉等所要求的路肩设计高程;4.在保证线路稳定、工程合理的条件下,力求设计坡度线与地面线接近,使填挖高度较小, 以减小工程和少占农田;5.尽可能设计比较平缓的坡度,较小的相邻坡段差和无害坡段;6.中心填挖高超过2025m或边坡超过35m时,应考虑高填与高桥,深挖与隧道方案比较;7.隧道洞门仰坡开挖不宜过高;8.车站尽可能选在工程地质较好、地形平坦、填挖较小的地方。一般挖高宜控制在1.5m 左右,个别地段也不宜超过3m。二、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1.按平面线路位置在纵断面图纸上点绘地面线及绘制线路平面;2.在纵断面图上标注控制点高程;3.大致布置车站位置及高程;4.根据平面大致估算曲线阻力折减、隧道折减,进站起动缓坡,出站加速缓坡坡值与位置;5.与平面配合逐段设计纵断面;6.地形、地质复杂地段,平、纵、横断面统一考虑。新建双线铁路(赣龙线)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书)表4坡度计算表(示例)坡段类型里 程坡段长度(m)采用坡坡度差坡段终点设计高程备注瑞金车站(设竖曲线)曲线段曲线段曲线段仰山排站曲线段1曲线段曲线段曲线段直线段隧道段直线段曲线段古城站曲线段曲线段隧道段隧道段曲线段曲线段11表5 竖曲线要素计算表竖曲线编号1234第四章 工程费及运营费计算 因学时所限, 本章工程费计算预可研精度计算工程量及工程费; 年运营费计算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与行车有关的行车费, 另一部分是固定设备维修费。第一节 工程量及工程费计算 工程费=(计算项目单价相应工程量) 本设计只计算以下工程费: 1.施工准备: 征地费 2.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 3.桥涵工程: 桥梁 4.隧道工程 5.轨道工程一、征地费1.征地面积(1) 区间 对于路堑, 占地宽: (如图1) B=B2 +2.0+9.2+2m(H+0.6) 对于路堤, 占地宽: (如图2) B=B1 +9.2+2m1 h+2m2 (H-h)(2) 车站 B=20m 总占地面积: A=(1/1334)*(Bi +Bi+1 )li (亩)2.征地费=总占地面积单价=A30(万元)=0.4P(万元)二、路基工程1.路基断面设计原则:(1) 按级重型轨道标准,直线段双线铁路路堤宽11.0m,路堑宽10.6m;曲线段双线加宽由计算得,加宽值在缓和曲线段递减(增)。(2) 路堤段面形式及边坡: (如图1) 边坡系数选择: h8m 1:1.5 8mh20m 1:1.75 20mh30m 1:2.0 图1 路堤断面形式图 图2 路堑断面形式图(3) 路堑断面形式及边坡: (如图2) 边坡系数选择: h10m 1:0.5 10mh20m 1:1.0 20mh30m 1:2.0(4) 挡墙设置:2.横断面设计: 路基面边坡及支挡建筑物设计(1) 首先在平、纵面上选择需要做横断面的设计点。直线地段50-60m间隔取一点以 及地形变化点, 但整公里处及桥、隧起终点必须有断面;(2) 在方格图纸上作出中线;(3) 根据平纵断面点绘地面线。一般要求在距中线左右各15-20m范围内;(4) 算出中心填挖高: 中心填挖高=路肩标高-地面标高;(5) 戴帽子。3.工程数量计算:(1) 按平均面积法计算区间路基土石方数量 V=li *(Ai +Ai+1 )/2 (2) 站场土石方数量计算 站场土石方以站坪长度范围的正线土石方减去两端各100m的正线土石方数量为基 数, 乘以线路设计手册表4.2.1中系数,即为站场土石方数量。4.工程费: 土石方及圬工单价参照铁路工程建设估算指标 (简称:估算指标) 工程费=工程量相应工程单价三、桥涵工程 桥梁按座-延米计, 涵洞按座-横延米计, 并按估算指标计算工程费。四、隧道工程 隧道按座-延米计, 并按估算指标计算工程费。五、轨道工程 统计新铺轨道正线, 站线公里及道岔组数, 按估算指标指标计算工程费。路 基 土 石 方 数 量 计 算 表赣龙线( )桩号横断面距挖方分类及数量(m3)填方面积(m2)离总数量土石数量 挖 填(m)松土普土硬土 软石次坚石坚石(m3) 土 石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数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编制:复核:第五章 以均衡速度法编程计算往返走行时分在本章中要学习有关Wi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